春夜微醺,花香襲人。酒后茶余,隨手揀一本書,在燈下漫無目的地瀏覽,見書中文字,饒有興味,于是漸漸沉浸其中——書上說的是白居易的詩歌。 白居易曾經(jīng)寫過五首《放言》詩,都是奉和好友元稹的。大概在1300多年前,那時候是唐朝的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權(quán)貴而被貶江陵司馬。那個時候,都城在長安,江陵(湖北荊州一帶)基本上屬于蠻地,不是個好地方。而司馬呢,是個俸祿還可以的閑官兒,屬從五品,大概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副廳級調(diào)研員巡視員之類的官兒吧。元稹貶官江陵以后,寫過五首《放言》詩,發(fā)牢騷,抒胸懷,騷人風(fēng)致,淋淋漓漓。元稹的才華和白居易比肩,兩人私交也不錯,時人稱之為“元白”。我們無從猜想,當(dāng)白居易讀到好友元稹在江陵寫的五首《放言》的時候,心里的感受是什么。 其后五年,白居易步元稹后塵,被貶江州司馬。在當(dāng)時,江州是比江陵更糟糕的地方,白居易的心情可想而知。貶官途中,舟船顛簸,風(fēng)吹浪激,白居易感慨萬千,想起了好友元稹五年之前寫的《放言》詩,這時候,他對這些詩歌的理解一定和五年之前不一樣。于是,他步元稹詩韻而和之,遂有白版《放言》五首,其中第三首對后世的影響最大。其詩曰——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dāng)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fù)誰知? 歷史上的白居易有這么做作的文藝范么? 詩的意思通俗易懂。一言以蔽之,就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任何人,任何事,只有經(jīng)過歷史的檢驗,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才能辨別真?zhèn)巍R粫r一地的現(xiàn)象,不僅不能辨清是非,分辨真?zhèn)危疫€有可能“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卑拙右子昧藘蓚€典故,來說明他的觀點。一個是周公輔成王時,被別有用心的管叔、蔡叔等人散布流言,污蔑他要篡位自立。在管蔡流言漫天飛舞的情況下,大賢大德大智大勇的周公,依然惶恐有加,遠遁避禍避嫌。后來,成王弄明白事情的真相,才又把周公請回來了。白居易說,如果周公沒熬到水落石出那一天就死了,可能就要背一個造反的罵名呢?可見好人的好也是需要時間驗證的啊! 另一個例子是王莽。王莽是新莽王朝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西漢王朝的終結(jié)者。沒有王莽篡漢,就沒有劉秀南陽幫二十八星宿的崛起,也就沒有東漢的存在。照這樣推理下去,沒有東漢,哪有三國和《三國演義》?呵呵,歷史可不是新新人類的文字游戲。歷史很真實,很冷酷,有人說它是血與火,有人說它是火與冰,只有胡適說他是個任人打扮的小菇?jīng)觯ü媚铮?,結(jié)果,這位民國大名人被這個小姑涼玩弄得客死異鄉(xiāng),活著和死后,都是名大于實。不知道老夫子再生一次,還會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菇?jīng)霾唬?/span> 王莽在沒有篡漢自立的時候,也是一個謙恭有禮,好學(xué)向上的青年楷模,儒生模范。當(dāng)然,他也與西漢王室沾點邊兒。她的姑姑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漢成帝劉驁的生母。仗著這層關(guān)系,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努力,王莽在成帝時代就已經(jīng)飛黃騰達,位高權(quán)重,名滿天下了。成帝無子,死后由侄兒子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漢哀帝極力打擊王莽及其家族,王莽不惱不恨,雷霆雨露,都是皇恩,他都謙恭接受,謹(jǐn)慎修身。他的名望因此而遍及天下,眾望所歸。那時候,如果天下百姓人手一票選舉,王莽一定是那個時代的川普。哀帝死,平帝立。平帝僅九歲,焉知世事輕重,國是緩急?此時,王莽的姑姑王政君已經(jīng)是耄耋老人,可她人老心不老,對朝廷政治的影響力絲毫不比后世的慈禧太后遜色!老人家不是力薦幾位德高望重能力超拔的輔政大臣輔政,也不是組建一個中央顧問委員會來顧問,而是力推王莽出來協(xié)助九歲的小皇帝主政,把王莽順利助推到篡位自立的有利位置。于是乎,劉家的西漢王朝,毫無懸念地“顏色革命”為王家的新莽王朝了。白居易感嘆說,王莽謙恭未篡時。在沒有建立新莽王朝之前,王莽是個好人。而篡漢自立,徹底暴露了他虛偽奸詐的狼子野心,他從楷模而成為奸賊了??磥?,衡量一個人、一件事,真的要有全局觀,發(fā)展觀,唯物辯證觀了。 讀罷白詩,思緒萬千。站在窗前抽煙,就想,難道王莽顛覆西漢王朝,真的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歷史合理性嗎?讓一個眾望所歸的人,輔佐一個九歲的娃娃當(dāng)皇帝,王莽的姑媽王政君到底幾個意思?難道這老太太心里就沒有那么一絲兒想法,要把劉家的江山改姓她娘家的王姓么? 誰敢說有?誰又敢說沒有? 唉!春風(fēng)沉醉的夜晚呀!若有一曲清詞,幾杯薄酒,亦或兩三摯友,一枰黑白,該多好呀!再不濟,若有郁達夫或者川端康成筆下的女子,長袖善舞,翩躚傳情,撫琴清唱,撕云裂帛,也不枉了這微醺的時光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