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全國各省陸續(xù)公布高考成績,每年的高考放榜之日,那些狀元們也會成為焦點。 其中湖北的理科狀元,是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唐楚玥,以語文146分,理科數(shù)學149分,英語143分,理科綜合287分,總分725分的成績奪得第一。 唐楚玥的各科成績都非常優(yōu)秀,其中語文成績達到了驚人的146分。 我們都知道,語文不像是有標準答案的其他科目,想要拿高分是很難的。 唐楚玥的學習之路,可以說始于母親一句鼓勵的話。 2009年的7月份,唐媽媽帶著孩子去武漢大學參觀游覽,在激勵同行的高中生努力學習時,年僅7歲的小楚玥卻聽進了心里。 她先是好奇地追問媽媽,多少分才能考取武大,接著又仿若不滿足一般,追問唐媽媽高考滿分是多少,有沒有人考滿分等等問題,還立下了豪言壯語:“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最高分可能會考720分,保底也是590分。” 十一年后的今天,她放下的豪言壯語成為了現(xiàn)實。 唐楚玥的一天 大家肯定都非常想知道,這么優(yōu)秀的人,一天的學習和生活是如何度過的,我們來看看唐楚玥的部分口述。 早上6:30寢室鈴響,準時爬起,洗漱、做清潔,6:50離開寢室。 到了食堂,看著琳瑯滿目的美食,有時也會糾結(jié)吃什么,一般會選擇即有營養(yǎng)又節(jié)省時間的,早餐時間盡量控制在十分鐘左右吧。有時候還會買兩包子一袋奶就往教室跑了。 到了教室,大概7:05,離上課還有一會兒,我一般會做做語文的摘抄,看看作文素材什么的。 到了7:15,英語或者語文課代表就會帶領(lǐng)大家開始早讀了。 從7:45一直到12:00,是一上午的五節(jié)課和一個大課間。這一上午都是主課,所以,很重要,一定要把一天的精力都用上,其實,每天聽著不同的老師在講臺上大顯神通,也挺有意思的,在體驗樂趣的同時還收獲了知識,多么完美。 整個上午學習結(jié)束,就去食堂吃中午飯,中午吃完飯,就回寢室休息,13:45起床14:00進教室。 從14:00到14:20的這段時間,是“午間時光”。 我們的午間時光,周一和周五屬于英語,一般會聽英語聽力材料,鍛煉我們的聽力,也能學到一些小知識。 周二和周四屬于語文,周二看視頻,比如中國詩詞大會等詩詞類節(jié)目,讓我們沉浸在詩歌藝術(shù)的陶冶中,平語近人之類的節(jié)目,讓我們了解到國家的政治走向、領(lǐng)導人的治國理念,感動中國,更是讓我們對這些無私奉獻的英雄人物敬佩不已…… 而周四的“新聞聯(lián)播”是有班上的一對男生女生站在講臺上錄制的PPT,為同學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新聞。 周三則是同學都很期待的唱歌,文藝委員精心組織,有才藝的同學可以利用這個時間盡情表演。 下午的學習從14:20到17:10,基本上都是副科,比如:體育、音樂,書法,選修、心理等等,可以放松一下我們的大腦。 晚上從18:15到18:45是語文或者英語課代表帶領(lǐng)大家晚讀的時間。 讀完之后,大家就開始安安靜靜地自習了。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安排,可以做作業(yè),可以刷題,或者復習整理,很快時間就過去了。 到了8:05分,做完眼保健操,同學們就會下樓跑步,繞著操場跑,還有這樣一個口號:一圈武大華科,兩圈復旦交大,三圈清華北大。 20:30上課鈴響,緊接著就是自習課,直到22:00,就放學了,一整天的學習就結(jié)束了。 這就是唐楚玥高中時期一天的時間表,確實非常自律。 然而,自律是基本素質(zhì),并不是致勝秘籍,因為,這并不是唐楚玥的專屬時間表。 學習的方法 很多學生其實一天的時間表跟唐楚玥差不太多,那為什么她超越了所有人呢? 因為學習的方法不一樣。 有限的時間做更多的事 家長們可以認真觀察孩子,看看孩子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做多少事情,比如半個小時能練幾張字帖,做多少道數(shù)學題等,觀察一段時間,記錄下來。 這樣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shù),孩子的真實能力下,單位時間能做多少事,掌握了這些,就可以給孩子談?wù)?,幫助孩子建立高效率學習的習慣。 把作業(yè)分類 一般來說,孩子的作業(yè)主要分為三類: 01、每天的常規(guī)作業(yè),包括練字、摘抄美文等。 02、每天跟著學習進程安排的作業(yè)。 03、孩子自主學習的作業(yè)。 常規(guī)作業(yè)的難度都不大,要求的是孩子持之以恒的堅持,這部分作業(yè)見縫插針都可以提前做了。 利用好白天的閑散時間,比如下課課間休息時,當做換換腦子輕松下,還可以做好兩節(jié)課之間的轉(zhuǎn)化,比如上課前的零星時間,吃飯后休息的時間,都可以隨手做些簡單的作業(yè)。 第二類作業(yè)才是真正的作業(yè),是對當天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非常重要,需要在精力最佳的時間段完成,比如開始寫作業(yè)的時間。 做作業(yè)的時間就是復習的時間,做作業(yè)和復習是一體的,當然如果作業(yè)難度不大、量不多,最好利用在校的碎片時間完成。 第三類是作業(yè)之外的自主學習時間,這是很重要的部分,“無預習不聽課,無復習不作業(yè)”,這部分工作做好,是很多學霸學習上致勝的法寶。 而把前兩類時間節(jié)省出來,正好可以用來完成這部分作業(yè)。 分清優(yōu)勢學科和弱勢學科 那么多學科,肯定有孩子喜歡的、擅長的和不喜歡的、不擅長的,很多孩子喜歡開始做作業(yè)的時候,先寫喜歡的擅長的作業(yè),把難的作業(yè)留到最后。 其實作業(yè)寫到最后,學生的精力已經(jīng)耗盡,寫作業(yè)的效率很低,很可能根本學不進去或者馬虎完成。 所以寫作業(yè),重要的是分清楚對象,分清楚優(yōu)勢學科和弱勢學科。 如果說根據(jù)學習進度而布置的作業(yè)是重要作業(yè),那么難度較大的作業(yè)、自己不擅長的學科作業(yè),更是重中之重。 在每天精力最好的時間完成重要作業(yè),留出時間做好自主學習,才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法寶。 優(yōu)秀的父母總相似 每次高考成績公布后,媒體們都會爭相采訪這些學霸們。 其實,一直有很多人以為高考狀元都是死讀書的“書呆子”,都以為他們是被“控制型”父母管教出來的埋在題海中的孩子。 可是,當他們的生活浮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父母不僅不是“拿著棍棒的虎爸狼媽”,反而在其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 這些學霸們也不是死讀書的“書呆子”。 濰坊一中的孟令昊,以711分的成績奪得今年的山東省高考狀元,同時,他還是一名“藝術(shù)生”。 孟令昊從小就喜歡拉大提琴,從五年級開始學習,早早就拿下了大提琴十級證書。 高中三年,他在班上都是特立獨行的一個人,每天的晚自習時間他都要回家練琴,雷打不動,基本上每天最少兩個小時,高三的時候每天練三個小時。 他的父母不僅沒有擔心孩子的學業(yè)受到影響,反而全力支持。 孟令昊的父母都是山東大學的畢業(yè)生,家庭氛圍就是民主。 “爸爸媽媽特別懂我,從來都是鼓勵和引導,即便是考砸了,也都一直安慰我?!?/span> 特別懂我,這四個字說明了很多。 不少孩子上了初中就開始慢慢對父母關(guān)上心門,而孟令昊的父母做到了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在一個舒適的狀態(tài)下成長。 2014年的安徽省理科狀元董吉洋,不僅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同時還獲得了中國奧數(shù)競賽金牌、小提琴專業(yè)八級,并且是國際象棋國家二級運動員,還是一名運動健將,在網(wǎng)球、羽毛球、長跑等各類比賽中斬獲名次。 所以她后來被稱為“全能學霸”。 這一切,離不開她父母的培養(yǎng)。 董吉洋的父母在她小的時候就很注重對她的興趣培養(yǎng),學業(yè)上也從不給她過重的負擔。 “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么,就把電視關(guān)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span> 不是口頭教育,不是光說不練,而是尊重孩子,且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孩子。 ![]() 宋慶齡曾經(jīng)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jié)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 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需要的不是被父母在后面驅(qū)趕著往前跑,而是要父母的陪同,一起進步。 當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際遇,作為父母,我們只要盡自己所能,給孩子好的成長空間,其他的就交給孩子自己,去拼搏,去追求。 順其自然,靜待花開, 不是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而是竭盡所能之后的不強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