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體出現疼痛的情況,可以通過中藥類的止痛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常用的延胡素也稱作元胡,對于身體出現胃腸道疼痛表現,可以通過芍藥甘草湯。而出現熱性疼痛伴有痛經的表現,可以通過失笑散。如果身體出現寒性痛經的癥狀,可以通過活血止痛的藥物,比如乳香或者是沒藥。在臨床應用中對于身體患有風濕性關節(jié)疼痛,可以通過祛風散寒止痛,活血的藥物,比如蘄蛇、羌活、獨活、烏藥。對于身體出現疼痛,比如陽明經頭痛,可以通過白芷、川芎。如果身體出現太陽經頭痛出現的癥狀,可以通過羌活、蔓荊子。如果身體時受陰經引起的頭痛癥狀,可以通過細辛、柴胡。如果是厥陰經引起的疼痛癥狀,可以通過吳茱萸和藁本等藥物。另外罌粟殼也有良好的鎮(zhèn)靜神經、止痛的作用。 中藥的止痛藥有: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黃、乳香、沒藥、五靈脂等,根據各種藥的性味歸經不同其功效也各不相同。 外用止痛: (1)一位長者向我介紹,她膝關節(jié)痛(骨刺),吃藥作用不大,但用了外用方后,疼痛減輕,逐漸消失。我把她的外用方用于臨床:頸椎痛或頸椎病、腰痛或腰椎病、膝關節(jié)痛(骨刺)、肌肉痛、下肢抽筋、痛經等,效果不錯,現介紹給大家: 八角茴香 25克,杜仲25,川斷25,無碘粗鹽500克(如沒有無碘粗鹽,有碘的粗鹽也可以,但先把有碘的鹽炒熱,再放入中藥一起炒熱)共入鍋炒熱,裝入布袋,(如果很燙,外面還可以用毛巾或布包裹一下敷痛處,不太燙了,再去掉外面的毛巾或布,繼續(xù)敷痛處)敷痛處,一天敷2--3次,也可以連續(xù)敷2次,冷了可以回鍋再炒熱,反復敷用,藥味沒有了,再換一帖藥,同上操作。 八角茴香外面的藥房和醫(yī)院的藥房都沒有,我改用小茴香,效果也一樣。 有的病人向我反饋,2帖中藥的劑量加500克無碘粗鹽效果比一帖中藥的劑量好。你如果癥狀比較重,可以劑量加大,都用50克。 外用方相對比內服方安全,副作用小。此方用于虛癥、寒癥,您不妨試試看,只要敷上去很舒服,說明你是屬于虛癥、寒癥。注意:不要把皮膚燙壞?。ü﹨⒖迹?/p> (2)蓖麻子、毛莨、蟾酥、馬錢子、冰片、乳香、沒藥、楓香脂、蜂房、雪上一枝蒿。 (3)方子很簡單:刺梨樹根、鐵籬笆刺 根。配方:各等分,泡酒,七天后可用。 藥和酒的比例不很嚴格的,因為草藥的計 量,一般也不是要求很精確。外搽的藥 酒,度數用的是60度白酒。 主治:跌打扭傷、軟組織損傷、紅腫、脹 痛,急性的效果尤佳! 用法:外擦涂抹腫痛患處,候稍干又涂 抹,如此反復涂搽患處,無需推拿按摩。 功效:5分鐘左右痛止,15分鐘左右腫消。 |
|
來自: 昵稱14956499 > 《《陳達松百寶丹》系列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