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聯(lián)絡官 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 活血祛瘀藥 一、概念:凡以通利血脈、促進血行、消散瘀血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活血祛瘀藥。其中活血作用強者,稱破血藥。 二、藥性特點:活血祛瘀藥味多辛苦,性善行散,主入心、肝二經(jīng)。適用于各種瘀血阻滯的病證。 三、分類1.活血止痛藥:主要適用于血瘀氣滯所致的各種疼痛,如頭痛,胸脅痛,心腹痛,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肢體痹痛及跌打傷痛等。2.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主要適用于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 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等證。3.活血療傷藥:主要適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筋傷骨折及金瘡出血等傷科病證。4.破血消癥藥:主要適用于癥瘕積聚,血滯經(jīng)閉等瘀血重證。 四、使用注意1.注意配伍。2.孕婦及婦女月經(jīng)過多者忌用或慎用。 活血止痛藥 川芎 活血行氣——特點:通達氣血,為“血中氣藥”。應用:血瘀氣滯的胸痛、脅痛、痛經(jīng)、難產(chǎn),產(chǎn)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肢體麻木,跌打損傷,瘡癰腫痛。 祛風止痛——頭痛,風濕痹痛。 上行頭顛,下走血海.治血瘀氣滯諸痛,兼寒者最宜,被前人譽為“血中之氣藥”。治頭痛,屬風寒、血瘀者最佳。 延胡索 罌粟科,夏季采,陳舊良,宜醋制。 活血,行氣,止痛——特點:善行血中氣滯,為止痛良藥。血瘀氣滯胸脅、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腹痛、跌打傷痛等。 乳香與沒藥功效主治異同 相同點:均為樹脂類藥,能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為止痛要藥,治療跌打損傷、瘀血疼痛及瘡癰腫痛等證,常相須為用,入煎劑均需包煎,胃弱者慎服。 不同點:乳香長于活血伸筋,沒藥偏于散血化瘀,故行氣舒筋方中多用乳香,活血散瘀方中多用沒藥。 郁金 辛、苦,寒。 活血止痛——血瘀氣滯的胸脅脘腹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及癥瘕等。 行氣解郁——肝氣郁結(jié)之脅痛等。 涼血清心——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濕溫病濕濁蔽竅,神志不清及痰熱閉阻心竅的癲狂證。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及婦女倒經(jīng)。 利膽退黃——濕熱黃疸、肝膽、泌尿結(jié)石。 注意:畏丁香。 【配伍】 郁金配石菖蒲:石菖蒲辛苦而溫,功能開竅醒神、化濕豁痰。兩藥相合,既化濕豁痰,又清心開竅,治痰火或濕熱蒙蔽清竅之神昏、癲狂、癲癇。 郁金配白礬:白礬性寒,清熱消痰。兩藥相合,具有較強的祛除心經(jīng)熱痰之力,治痰熱蒙蔽心竅之癲癇發(fā)狂及痰厥等證。 姜黃 活血行氣、通經(jīng)止痛—血瘀氣滯胸脅心腹疼痛,經(jīng)閉,通經(jīng)及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肩臂疼痛;瘡腫。 五靈脂與蒲黃功效主治異同 相同點:化瘀止血,活血止痛,治療瘀血腹痛、產(chǎn)后腹痛等,以及各種出血,善治瘀阻經(jīng)脈之出血,均需包煎。 同中之異:化瘀五靈脂為優(yōu),止血蒲黃見長。 不同點:五靈脂又能解毒,治療毒蛇咬傷等,不可與人參共服;蒲黃又能利尿通淋,治療小便不利、血淋等。 虎杖 【性味歸經(jīng)】苦,微寒。歸肝、膽、肺經(jīng)。 【功效】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瀉下通便。 【主治病證】 (1)濕熱黃疸,淋濁,帶下。 (2)水火燙傷,瘡癰腫毒,毒蛇咬傷。 (3)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4)肺熱咳嗽。 (5)熱結(jié)便秘。 (6)肝膽及泌尿系結(jié)石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