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媽說:一個好的父親要打破老掉牙的“權威”意識,成為女兒心中溫暖、崇敬、有堅實肩膀的男人,在她成長的路上,為她披荊斬棘,助她乘風破浪。 作者:簡辛(爸媽精讀主筆) 《三十而已》從熱播到結局,一直備受關注和熱議。 大家從三個30歲女人的情感生活比對著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或多或少的找著自己的影子。這也是這個劇深入人心的地方。 除了感情線以外,我內心最受感動的就是三位女主的老爸: 顧爸爸——養(yǎng)老院生活,不給女兒添任何負擔的給力老爸。 王爸爸——小縣城退休在家,懂得尊重女兒選擇的高情商老爸。 鐘爸爸——一手好廚藝,實力寵愛公主的護崽老爸。 從這三位老爸對女兒的疼愛、支持和保護中,讓我想到了曾經(jīng)在書里看到的一句話: 父愛真的是一種智慧,是陪伴女兒一生的最寶貴財富,也是無價的遺產(chǎn)。 爸爸給的安全感和底氣 在劇中顧佳無疑是一個獨立、聰明、自信又堅強的女人,無論是對老公公司事務的處理,對兒子升學的奔波,還是后來對自己事業(yè)、婚姻的硬核處理手段,都讓覺得又颯又美。 顧佳身上有一種女人特殊的魅力,她獨立,能干,邏輯思維縝密,沒有成年人動不動就崩潰的情緒化問題。 無論結局她的婚姻怎樣,至少30歲的她是能夠給自己安全感的人。 她的安全感除了她具備的高素質、高智商和高情商能夠帶給她,就是顧爸爸給她的。 顧佳兩次去養(yǎng)老院看望他,他細心的發(fā)現(xiàn)了女兒有心事。 顧爸爸并沒有過多的問顧佳是不是和許幻山之間出現(xiàn)了問題,而是告訴她: “挺直了腰桿兒過日子,你爸爸在養(yǎng)老院這邊還沒死呢,有什么事有你爸爸呢?!?/span> 多有力量的一番話啊。 就是這樣一番話,讓顧佳感受到了她背后父親的愛、保護和支持。這種愛是有溫度和厚度的,讓她覺得這就是堅實的后盾。 來時,還心事重重;回去時,便眉頭舒展。 她告訴兒子:姥爺給了她一顆定心丸。 顧爸爸對顧佳的愛,就是顧佳絕地反擊的最強底氣。 顧爸爸對顧佳的愛,印證了心理學中關于父親對孩子成長影響的說法: 和善的父親能夠讓孩子成長過程中感受到堅定的力量,并更加有安全感、責任感,解決問題能力也更強。 爸爸給的信念感和勇氣 美國一位心理學博士專注研究“父女關系”數(shù)十載,她曾提出父親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通過鼓勵的言語和行為能夠讓女兒建立自信,她不再需要通過別的男人獲得價值感。 劇中王漫妮在結束了與“海王”的情感糾葛后,丟掉工作,身心俱疲,打道回老家。 漫妮是在自己的戰(zhàn)場上敗下陣來了,突然回到家里爸爸媽媽又高興又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當漫妮媽媽想要上前問清楚是怎么回事時,王爸爸第一時間就捕捉到了女兒失落情緒,但并沒有過問太多。而是立刻為女兒準備她最愛吃的菜。 在王爸爸身上我看到了父母與子女間一種最重要也最寶貴的東西——界限感。 這是一種高級的尊重。 很多時候孩子在外面打了敗仗,受了傷害,回到家里并不想要說什么,她需要的是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里自愈。 漫妮也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實現(xiàn)了自愈,她感受到了來自家庭所給予她的關愛和力量。 早在幾年前網(wǎng)上流傳這樣一段話:
當漫妮最后決定要重回上海時,漫妮最難面對的就是要再一次離開,告別爸媽。 王爸爸看到了女兒眼里的堅定,也看到了她的那份不甘心和不死心。 他再一次給了漫妮最有力量的愛,并把為她準備結婚的錢塞到女兒手里。這是來自爸爸的信任、支持和鼓勵。 這份愛讓離家漂泊的女兒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家這個大后方給她的力量和信念。 爸爸給的歸屬感和溫暖 在劇中鐘爸爸的話不多,但是寵愛女兒的功力可一點不必前兩位老爸差,也是我最喜愛的一位。 在鐘媽媽勸曉芹懷孕要孩子的時候,鐘爸爸說快讓女兒好好吃飯吧。 當?shù)弥獣郧垭x婚時,鐘爸爸力挺女兒說“能把我那么好脾氣的女兒逼離婚,說明陳嶼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一口一個公主,在鐘爸爸眼里、心里,曉芹是最優(yōu)秀的女兒。 無論什么時候,都能感受到鐘爸爸對曉芹的寵愛。 這種十足的寵愛讓曉芹的成長環(huán)境格外溫暖,這也是她性格溫順善良的主要原因。 鐘爸爸給女兒的這種歸屬感和溫暖不僅僅體現(xiàn)在對“公主”的愛,還體現(xiàn)在對鐘媽媽的愛。 兩個人走在外面總是手拉著手,像鐘媽媽說的:不管遇到好事、壞事、特別難的事,不管三七二十一,第一時間就是想到鐘爸爸,這就是信任。 鐘曉芹的身上所散發(fā)出善良、溫柔、熱情和自信,都源于爸爸和媽媽的相愛,也讓她充滿幸福感。 這可能就是周國平所說的: 家庭和睦,父母相愛,孩子能在有愛和快樂的氛圍中度過童年,她的人生就有溫暖明亮的底色,心理健康,情商良好。 爸爸的愛,是不可替代的 心理學領域關于“父女關系對女兒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分支。 在《養(yǎng)育女孩》中史蒂夫·比達爾夫說:“如果爸爸比較投入,那么女兒通常都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自信,學習成績更好,并且較少出現(xiàn)少女懷孕、酗酒或者吸毒這樣的問題。” 其實,即使沒有學習過心理學,我們也都知道父親對女兒成長過程很重要。 對于女孩來講,爸爸的愛是尤其不可替代的。 媽媽讓女孩安心,爸爸給女孩自信。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影視劇也開始重視體現(xiàn)一種新的父女關系,比如: 《小歡喜》里喬英子和爸爸(沙溢)、《少年派》里林妙妙和爸爸(張嘉譯)、《中國式關系》里馬小驛和爸爸(陳建斌)。 女兒和爸爸的關系,越來越像朋友,在女兒遇到問題的時候,老爸總是又暖又酷的出現(xiàn),成為女兒生命里的“土味英雄”。 心理學家阿德勒早就說過,在家庭生活里,最不需要的就是權威存在。 所以,一個好的父親要打破老掉牙的“權威”意識,成為女兒心中溫暖、崇敬、有堅實肩膀的男人,在她成長的路上,為她披荊斬棘,助她乘風破浪。 女兒心中的“超級英雄”,是專屬于爸爸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