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詞的立體感來呢,詩詞以意境取勝,好比我們畫一副畫,我們現(xiàn)在畫出來的畫是平面的,而不是立體的。也就是說我們講的內容是如何提升詩詞的境界。用一句時髦的詞來說,就是增加詩詞的立體感。
總結了下個人經驗,通過以下五個方面來增加詩詞的立體感。 1、 通過時空的轉換而構成詞的立體感; 2、 通過空間的轉換而構成詞的立體感; 3、 利用頓挫和點染; 4、 虛實; 5、 景結。
我們再來講下頓挫,也叫提頓。
既然使用了情景的手法,就要注意使用頓挫。頓挫往往同抑揚連起來,說成抑揚頓挫,唱京戲的多講究抑揚頓挫。唱腔避免平板,避免沒有起伏,要有高低,是抑揚;要有緩急,唱到關鍵性的句子,要作小頓,唱得搖曳多姿,這就是頓挫。
詞里抒情和寫景也需要注意這個。 我們舉個詞的例子; 《滿庭芳.周邦彥》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欄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白雨齋詞話對周邦彥的詞推崇備至,但是略有言過其實的味道。大家可以有機會讀下這個白雨齋詞話。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圃。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鼻叭渲v景物美好,用“午陰嘉樹清圓”作小頓。下面兩句就來個轉折,轉到那兒土地低濕,衣服都潮潤的,地方不好,“衣潤費爐煙”是第一個轉折的小頓。
接下去說小橋綠水,可以泛船聽歌,又來個轉折,轉到尋歡作樂上,“擬泛九江船”是第二個轉折的小頓。
接下去卻說自己像社燕飄零,在外作客,只能借灑澆愁,沒有聽歌雅興,是第三個轉折,用結尾作頓。
小結轉入另一意的意味,而這些頓挫寫得很含蓄,所以說“頓挫中別饒?zhí)N借”。
這里我們要講下,頓挫的作用。
使用了情景的手法,就要注意使用頓挫。頓挫往往同抑揚連起來,可以避免作品趨于平實,趨于直白。一般多用在長調寫作,長調呢,并不是由于字數(shù)多,反而好寫。其實字數(shù)多符合詞牌平仄要求的未必是詞,搞不好寫成了韻文。
這個呢,大家先了解下,我們以后會專門的講解長調該如何寫 首先要寫好中調和小令,才能學好長調,否則長調寫不好。宋代著名詞人,張先。歷來被人評價為無長調之才,只精于小令和中調。
我們接著要介紹下,賦比興在詞里的應用。
賦比興,這里講的是寫作手法,不是修辭手法。
我們以前講過,古典詩詞的寫作手法千變萬幻,但是歸根到底就三種手法---賦比興。
這里我們在簡單的介紹下:
賦呢,就是平鋪直敘。
例如 《查子.去年元夜時》 歐陽修[北宋]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透!
也有人說這首是朱淑真的作品。這里我們不討論作品的歸屬。來講下,賦體的運用,賦可以敘事,可以抒情,可以議論,可以寫景。
又如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篇也是用的賦的手法。
這里我們要講下比。
比是什么意思呢,以一物比作另一物。
修辭手法中的比,有很多種,這個比呢就是比喻,有明喻,暗喻,曲喻,博喻等等。但是寫作手法中的比是說,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例如,詩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边@個就是使用的比的手法,將王倫對李白的情誼這個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了。 詞中也有,如“ 一江春水向東流”,又如《易安武陵春》 中的結句,“載不動,許多愁”等。
大家記住,寫作技法里的比,是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
形象化
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
結合我們講的如何增加詞的立體感中的第四個方式 虛實來講, 這個叫化虛為實,或者叫以實寫虛。
借復習賦比興,我們來引出今天課程的另一個重點——虛實。
我們經常聽人家說,好的詩詞要虛實結合。那么什么是虛,什么是實呢?
何謂虛實?就方法而言,詳細為實,簡略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就對象而言,景為實,情為虛;眼見為實,想象為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過去和將來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但是虛實不是絕對的。根據(jù)詩詞的主題來確定,以柳永雨霖鈴來論,上片為實下片為虛,這個呢要看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和表現(xiàn)主題來定。
我們講下虛實這章的第一點: 以實寫虛。
就是作者把心緒﹑情感等物化,變無形為有形。
如李煜的《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睂o形的“愁”物化為“東流”的“一江春水”,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愁”的綿綿不絕。
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币浴耙淮煵?,滿城飛絮”喻愁之深廣,以“梅子黃時雨”喻愁之綿綿不絕,用江南暮春時煙雨迷蒙的情景,形象真切地表現(xiàn)出詩人內心的無限“閑愁”。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寫作時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可以使我們的情感變得具體形象。有時作者要表達主觀性很強的內容,往往采用化虛為實的手法。 這個要通過形象的比喻,來實現(xiàn)。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br>“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這些都是。
賀鑄的那首是使用博喻的手法,通過兩個以上的事物來比喻同一物體,“離恨恰如春草”呢,這個是使用明喻手法。
明喻就是直接用一物來比作另一物,曲喻呢,就是繞了一彎來進行比喻。
例如,易安的 “載不懂許多愁”,又如牛希濟的 “猶記綠蘿裙,處處憐芳草”。
比喻的手法還有很多,以后我們講在修辭課中重點介紹。
下面 我們來重點講下詩詞中的虛實。
在國畫的傳統(tǒng)技法中,虛,是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詩畫同理,詩歌借鑒了中國畫的這種方法。詩詞的“虛”,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
有三種情況都是詩詞中的虛的表現(xiàn):
A、以夢境描寫或者仙佛鬼怪世界描寫卻不在眼前。
B、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
C、設想的或者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
我們分別來簡單介紹下:
A、以夢境描寫或者仙佛鬼怪世界描寫。 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 例如,我的一首《滿庭芳. 記夢》
夢斷廊橋,沈園風惡。溯回往事如煙。夢中猶記,相伴理云鬟。俏目流連顧盼,對瑤月、錦瑟同彈。夢醒后,千般萬種,歷歷映心田。 韶華隨水去,瀟瀟暮雨,盡灑胸前。漫留得,黃昏孑影春殘。猶恨歸鴻又過,未替我、書信頻傳。佳期杳,倚欄望月,月白水連天。
上片使用了濃厚的筆墨,全部在描寫夢中的景象,下片重點在抒情。上片描寫了過去的種種美好,反襯了下片的情感。這個情感是感傷過去,
B、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
《念奴嬌.赤壁懷古》 軾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痹佻F(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臨江仙》
倦倚紗窗聞竹韻,驚回往事朦朧。依稀去歲賞春濃。拈花聽絮語,踏月沐清風。
數(shù)十年來如一夢,此身猶似飄蓬。當時月色已無蹤。劉郎今又至,還識舊桃紅?
“拈花聽絮語,踏月沐清風。”這個就是虛,回憶中的景象也是過去,也是虛。
C、設想的或者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
例如 杜甫《月夜》 今夜鹿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還有就是柳永的雨霖鈴,下片的描寫都是虛。“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后的景物。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虛,那么我們來看下什么是實。
2、什么是詩詞中的“實” 。
在中國畫中,實是指圖畫中筆畫細致豐富的地方。而在詩詞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xiàn)實;《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钡取?nbsp;
“虛”與“實”的關系
(1)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秹粲翁炖岩髁魟e》仙境的美好與現(xiàn)實的黑暗構成了對比。從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視權貴的精神。
(2)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的中心的。
歐陽修《踏莎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nbsp;
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寫虛。通過設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以上就是關于如何提升詩詞的立體感中的虛實篇。
下面我們還的講下,如何利用空間的轉換來提升詞的立體感。
A、寫景要構成一副立體的畫面,未必需要把所有的景物都寫進去。只需截取個別景物。多使用移步換景這個手法。
《臨江仙》 倦倚紗窗聞竹韻,驚回往事朦朧。依稀去歲賞春濃。拈花聽絮語,踏月沐清風。
數(shù)十年來如一夢,此身猶似飄蓬。當時月色已無蹤。劉郎今又至,還識舊桃紅?
“拈花聽絮語,踏月沐清風?!边@個就是虛,回憶中的景象也是過去,也是虛。
C、設想的或者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
例如 杜甫《月夜》 今夜鹿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還有就是柳永的雨霖鈴,下片的描寫都是虛?!敖裣鼍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后的景物。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虛,那么我們來看下什么是實。
2、什么是詩詞中的“實” 。
在中國畫中,實是指圖畫中筆畫細致豐富的地方。而在詩詞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xiàn)實;《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钡取?nbsp;
“虛”與“實”的關系
(1)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秹粲翁炖岩髁魟e》仙境的美好與現(xiàn)實的黑暗構成了對比。從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視權貴的精神。
(2)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的中心的。
歐陽修《踏莎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nbsp;
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寫虛。通過設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以上就是關于如何提升詩詞的立體感中的虛實篇。
下面我們還的講下,如何利用空間的轉換來提升詞的立體感。
A、寫景要構成一副立體的畫面,未必需要把所有的景物都寫進去。只需截取個別景物。多使用移步換景這個手法。
例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要點,切莫對湊景物,要把不同點的景物 串聯(lián)在一起,展現(xiàn)出一副完整的畫面。
B、上片寫景作為鋪墊,下片抒情,注意過片要首重抒情。這個是填詞的常用手法。
《蘇 幕 遮.懷 舊》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 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 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時候寫景呢,要注意兩點:
一是順序問題,寫景的順序, 二是、所描寫的景物構成一副完整的立體畫面?;蛘咭唤M完整的畫面。
要注意是感悟出什么是移步換景,該如何使用。 《鬥 百 花》 颯颯霜飄鴛瓦 ,翠幕輕寒微透,長門深鎖悄悄, 滿庭秋色將晚。眼看菊蕊,重陽淚落如珠,長是淹殘 粉面。鸞輅音塵遠。 無限幽恨,寄情空殢紈扇。應是帝王,當初怪妾 辭輦。陡頓今來,宮中第一妖嬈,卻道昭陽飛燕。
這個是在描寫中注意移步換景的手法。
移步換景有兩種手法:
一種是,眼中所見的景物描寫,
例如,《蘇 幕 遮.懷 舊》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 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由整體到局部,由近到遠,構成一副完整的立體畫面 第二種手法呢,是心理所想的景物。
例如,從地上寫到天上,有千里之外寫到眼前,這個呢,可以說是虛擬的景象。
關于結尾,我們再次簡單的講下,
1、景語結句,要體現(xiàn)出主題情感??梢允鞘褂帽鹊氖址?,也可以使用寄情于景的手法。但是不管使用哪種手法,景語結句必須做到一點,結的深遠。
2、情語結尾,要注意,情感表達必須真實且表達的言語必須顯而易懂。所以說情語結句,要做到言淺情深。
以上是我們講的如何增加詞的立體感的五個要點: 1、 通過時空的轉換而構成詞的立體感; 2、 通過空間的轉換而構成詞的立體感; 3、 利用頓挫和點染; 4、 虛實; 5、 景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