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霞,山東省樂陵市實驗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德州市作協(xié)成員。喜歡讀書和旅游,因為讀書可以養(yǎng)心怡情,行走可以開闊視野,工作之余,也喜歡養(yǎng)幾盆花草,聽聽音樂讓心情游走在文字筆墨間,多篇散文和隨筆發(fā)表在《中華校園》《德州晚報》《樂陵文藝》《樂陵市報》和網(wǎng)絡平臺。堅持用文字記錄生活,讓生活因文字而精彩。 十月,是你們的生日 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愛人 農(nóng)歷的十月初七是妮爸的生日,忙忙碌碌中也沒來得及準備生日禮物,恰逢周末,妮爸提議自駕去青銅山大峽谷度過這個特別的日子,我欣然同意。在步入中年以后我居然不再排斥夫唱婦隨,一些瑣碎的事兒更愿意接受妮爸的安排,自從妮外出求學,一屋兩人三餐四季成了我們家的日常,我們倆也只好相看兩不厭了! 車子平穩(wěn)地一路前行,車窗外閃過一樹一樹的金黃,一隊大雁排成人字形在碧藍的晴空中漸行漸遠,我的目光一直追隨著那行優(yōu)美的弧線消失在天的盡頭。身旁的妮爸輕聲地哼著歌,專注地握緊方向盤,有他在,我從來不用操心要去的地方,二十多年的相互追隨,默契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的一種習慣。 或許秋天出生的人性格都比較溫和吧!妮爸總是把他認為最好的留給我,咬了一口的水果,舒服的座位,好看的書… …剛出鍋的紫薯他搶先拿起一個掰開,迅速地剝皮咬下一塊,在我嘲笑他貪吃時,他已經(jīng)把剛才那半個紫薯剝好皮遞給我,“我嘗了一口,這個很軟糯,快吃吧!”眼前的這個男人年輕時木訥寡言且不懂風情,現(xiàn)在卻深知我所有的小心思,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滿足我一個個小小的愿望…… 春天,他帶我去南方賞金黃的油菜花、粉嫩的櫻花,陪我徜徉在潔白的梨花林中,漫步在紫色的槐花樹下,在大自然中舒緩疲憊的身心;夏天,他邀我一起去海南,和我赤腳在沙灘上戲水聽濤,帶我去天涯海角欣賞椰風海韻,幫我圓了兒時以為遙不可及的夢想;秋天,他跟我去田野里看紅通通的棗兒、毛茸茸的蘆葦,仔細的拍去粘在我衣服上的草籽…… 認識一個人是一瞬間的事,真正想要懂一個人或許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年輕的時候我喜歡電影里那些浪漫的故事,到了一定的年齡才發(fā)現(xiàn),妮爸雖然給不了我香車寶馬美味佳肴卻能包容我所有的不完美,我們在在平凡的時光中互相珍惜,共同扶持,在柴米油鹽的煙火氤氳里把日子煮成了詩和遠方,因為我們想要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平常簡單!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青銅山上層林盡染,溪流潺潺,連綿的群山如畫逶迤,我們剛進山門就遇到一尊慈眉善目的壽星,石壁上刻著大大的“壽”字,歡快的溪水順著壽星飄逸的胡須流淌著,一串串水珠飛濺在石壁上激起朵朵白色的水花,這讓我和妮爸欣喜不已,連忙給這兩個壽星合影,心里默念著無數(shù)遍的祝福把他們定格在我的心里。 秋陽下,那一樹樹金燦燦的黃楓并肩站立,明艷的色彩少了青蔥歲月的蓬勃,多了一份成熟的溫潤與坦然,和妮爸攜手同行在秋天的路上,心里是滿滿的踏實:年輕時我們曾披星戴月風雨兼程,人到中年我們依舊熱愛生活,一起看山賞水,留在彼此心底的都是最溫暖的陪伴,那一份懂得讓未來的歲月更加靜好,只要和妮爸在一起就是我的全世界??! 生日快樂,我的愛人! 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手足 十月十六是妹妹的生日,一大早她就在家人群里招呼兄弟姐妹們回家吃飯,孩兒的生日娘的苦日,一向孝順的她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更愿意陪著父母吃頓飯。 妹妹比我小一歲,從小就特別懂事。奶奶說我是家里的第一個孩子,嬌慣的有些任性,都三四歲了還常常讓奶奶抱著,一歲多的妹妹本來已經(jīng)會蹣跚走路了,家里活計多,實在沒功夫照看兩個孩子,就用棉被把妹妹圍在炕頭上。我趴在奶奶的肩上吵著要去街上玩,奶奶不放心把妹妹一個人留在家里,就對她說:“敏,你看你姐姐不聽話,奶奶也抱不了你們倆呀!”炕頭上的妹妹搖晃著小手趕忙含糊的說:“我跑,我跑?!蹦棠探o妹妹穿上棉褲,一手抱著我一手牽著走路晃晃悠悠的妹妹出門了…… 稍大些,妹妹跟著我一起去田地里拔草,每次裝滿筐妹妹總是先幫我把沉甸甸筐發(fā)起來,她自己再使勁弓著腰慢慢地扶著膝蓋站起來,從來不說苦和累。上學后,我們倆就睡在西屋的一張大床上,我膽小,睡里邊,她沒得挑,只好睡外邊“保護”我。天剛黑,她就困了,端著飯碗哈欠連連,更別說讓她干活了。每天晚上我寫完作業(yè)不是幫著娘搓棒子,就是剝棉花桃,妹妹早已呼呼入睡了。衣裳要么被胡亂的扔在床頭,要么蹬在床尾,弄得皺巴巴的也不在意,因為個頭差不多,娘每次都給我們倆做一樣的衣裳,每次她的都比我的壞的快! 雖然不善于熬夜,但妹妹起得早。每天天不亮,她準時起床,摸索著點上燈,穿上衣服,就打開小收音機調臺,收音機里傳來刺刺拉拉的雜音,妹妹耐心地擺弄著,不一會兒就傳出英語講課的聲音,她邊聽邊讀,聲音不大卻還是吵醒了睡意正濃的我,我氣呼呼的在被窩里翻來覆去可也拿她沒辦法。 妹妹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初中畢業(yè)后機緣巧合在糧店上了班,失去了繼續(xù)讀書的機會,有了一份人人羨慕的正式工作。她勤學好問,很快熟悉了糧店的業(yè)務,又打得一手好算盤,繁雜的賬目在她手指靈活的躍動下,在算珠啪啪的滾動中被整理的清清楚楚,這個本領也為自己日后開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時代的發(fā)展讓一些行業(yè)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失去了工作的妹妹開了一家燒烤店,她為人和善,從不斤斤計較,選擇食材的要求特別高,有時近乎苛刻。不新鮮的羊肉不用,添加劑不用,臨界期的食品不用,技術不熟練的燒烤師傅不用……有一次,父親把家里吃不了的豆油提到店里來想讓妹妹用,妹妹一看不是自己用的大品牌的食用油就堅決不留,父親又回家拿了一桶跟妹妹店里同品牌的油來,結果因為還有一個多月到期又被妹妹拒絕了,父親只好無奈的把油拿走了。 妹妹的店面不大,裝修也不豪華,卻每天食客盈門,樓下樓上都坐滿了還有在外面站著等座的,海超燒烤城開了二十多年,來吃飯的大多是熟客,大家吃的一個是味道,一個是放心!我們家人卻“不愿意”去妹妹店里吃飯,比較一致的說法就是我們?nèi)チ苏也坏缴系鄣母杏X:剛占好的空位要讓給新來的客人,等了好久吱吱冒油的羊肉串馬上烤好又要讓給著急先吃的食客,我們餓著肚子聞著誘人的肉香還要充當服務員跑前跑后,唉,啥時候也能作為普通食客去大吃一頓解解饞呢? 小時候一黑天就摸不到大門的妹妹,現(xiàn)在為了生計卻每天熬夜到一兩點,還要早起去市場買新鮮的食材,她極少去逛街,去參加聚會,稍微有點空閑就做好吃的邀家人去吃。尤其是我不太會做飯,她做好了總會叫我,我們倆在一起,很多人以為她是姐姐,因為她從小讓著我,呵護我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我自然特別享受這份來自手足親情的幸福! 妹妹總是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每年的初秋季節(jié),她準會去市場上買紅艷艷的辣椒,回來洗凈控干加大蒜剁碎,再佐以甜面醬、白糖、米醋熬制辣椒醬。她做的醬顏色鮮亮,味道酸辣,很是開胃下飯,但是也很費功夫。起初是送給店里就餐的客人,后來就有人想買點帶回家吃,妹妹總是很慷慨的送一瓶,一大鍋醬往往幾天就分沒了,她就不辭辛苦的再做,趕上辣椒貴的年份,自己舍不得吃卻舍得送人。 客人忘在店里的手機、沒喝完的名酒,都不用擔心,妹妹都會通過各種方式聯(lián)系他們,替他們保管,甚至有一個人把自行車放在店里半年多也不取走,因為大家都知道妹妹是個實誠人!今年的生肉價格一路上漲,別的店都調整了價格,妹妹一直堅持著壓低利潤,她說這些年多是熟人在照顧她的生意,自己少賺點,大家就能多吃點?,F(xiàn)在,像這樣不精明的商人真是不多見呢! 妹妹說我在哪里她就在哪里!真的,每當我遇事無助時第一個想到商量的人就是她;每當我受到委屈難過時能毫無保留傾訴的人也是她;四十多年的漫長歲月因為有手足之情的陪伴我從來不覺得孤單,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姐妹還要一起慢慢老呢! 生日快樂,我的手足! 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父親 “媽媽整天嘮叨說你太傻,嘴里咽下酸辣心里裝上豁達,你說你是兒女的一匹老馬,再累也愛忙活這個家……”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父親,眼前總會浮現(xiàn)出他風風火火走路的樣子,耳邊回響著那洪亮有力的聲音,在我們的心中,從沒覺得父親已經(jīng)是快七十歲的老人。 十月二十是父親的生日,大家商量著也給父親做一頓飯,讓為我們操勞了大半輩子的父母也嘗嘗兒女的手藝。弟弟燉了一大鍋羊蝎子,妹妹帶來了噴香的炒雞,妮爸拿來了家里最好的酒,妹夫特意給老人買了兩只大螃蟹,父親還是做了我們最愛吃的韭菜藕合、炸豆腐干、水煮花生米,他知道妮爸不吃肉,總是照顧到每個孩子的喜好,父母永遠是這世上一輩子都惦記我們的人! 父母搬來城里居住七年多了,雖然老兩口都有穩(wěn)定的退休工資,但生活還是保持著一貫的節(jié)儉,平時粗茶淡飯,舊衣布鞋,尤其是父親總是閑不住,不是在妹妹店里幫忙就是聯(lián)系客戶送貨,我們勸他少干點活,他卻說:“人不勞動身體就垮了!”仿佛閑著就體現(xiàn)不出人生的價值,我們也只好提醒他凡事量力而行。 一入冬,父親就經(jīng)常去菜市場逛,今天買兩袋地瓜,明天買一捆大蔥,后天又買一大包白菜,把車庫堆得滿滿的,然后就挨個給我們姐弟打電話,說地瓜他和娘已經(jīng)熬過粥吃著很甜,白菜比超市里買的便宜,吃什么盡管去家里拿。我勸他不要再像以前一樣儲存過冬的蔬菜,超市里四季都有新鮮的,他卻不以為然的說:“按季節(jié)吃菜對身體好,再說百菜不如白菜!”父親固守著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我們也不敢多說什么。 周末一早就接到父親的電話:“中午家來吃飯吧,我蒸包子了?!备赣H從小吃苦耐勞,艱苦的成長經(jīng)歷讓他特別珍惜現(xiàn)在的富足生活,他善于粗糧細作,白菜幫剁碎加肉做餡,白菜葉切細絲煮面條,嫩菜幫削薄炒醋溜白菜,雖然是普通的家常菜,但我們都喜歡吃父親做的飯。每逢假日孩子們都放假回家,父親準會張羅一桌豐盛的飯菜給他們補充營養(yǎng),他最拿手的糖醋梭魚一次做五條也被吃的湯汁不剩,那酸甜的鮮香是家的味道,更是父親對兒女深情的愛! 父親是個熱心腸,他總是力所能及的給予別人幫助,但他特別怕給別人添麻煩,自己能做的事盡量親力親為。父親年輕時開著卡車走南闖北卻無瑕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現(xiàn)在退休了,有時候在電視上看到自己曾去過的地方早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忍不住連連贊嘆。今年恰逢建國七十周年,小姨一家多次邀父母去北京,妮也希望能給姥爺姥姥當向導,看到父親動心了,我趕忙去商場給他買了新衣服和旅游鞋,弟弟妹妹也都給他準備要帶的禮物,這下父親再也找不到不去的理由啦! 一周的北京之行讓父母玩的特別開心,小姨細心的安排行程,德叔的后勤工作更是到位,不但陪同他們玩遍了北京名勝,更是嘗遍了北京美食,也圓了母親想與父親同游北京的夢想。爬長城,登城樓,瞻仰毛主席遺容,游故宮,賞頤和園,觀雁棲湖美景,三十年后再度進京的父親驚訝于祖國的變化之大,往日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終于身臨其境了,這讓父親興奮不已,這里走走,那里看看,滿足的笑容讓父母看起來都年輕不少呢! 在小姨家臨出門前,父親把幾千塊錢用報紙裹好悄悄放在臥室電視柜的抽屜里,他覺得這一周已經(jīng)給小姨和德叔添麻煩了,自己有退休工資不能再花小姨的錢。上車坐好,才對德叔說藏錢的事,車下的德叔急的直跺腳:“大哥,我真服了你了!擔心你會這么做,你和大姐下樓后我還特意摸了枕頭和床墊,結果你換地方藏了?!薄靶值埽€是老的辣吧!”父親滿意的笑著朝車窗外揮揮手。從北京回來,父親開始擺弄在家閑置很久的智能手機,還學會了使用相機拍照;開始關注旅游信息,準備明年春天和母親繼續(xù)出游呢! 有人說“兒女是貼身內(nèi)衣,舒服不舒服自己心里知道;父母是‘老棉襖’,雖不時尚甚至粗笨,但卻最護體最溫暖?!备赣H就是那件溫暖我們的‘老棉襖’,他用自己的方式向我們傳遞著父愛,用自己半生的行動告訴我們怎樣做人做事。愛的語言有很多種,時至今日,我還是羞于向他說出感恩的話,但在未來的歲月里,我愿盡可能的陪在父母的身邊,用點點滴滴的關懷去溫暖他們的老年時光! 親愛的老爸,祝您生日快樂! 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寶貝 十月二十六是妮的生日,自從外出求學,這個陽光自信的孩子已經(jīng)九年沒有在家里過生日了。 二十二年前的初冬妮來到我們身邊,這個愛笑的小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快樂。妮八個月時擁有了第一本書,十個月會喊爸爸媽媽,一歲生日抓周時沒有被桌子上的吃食吸引,而是一手拿著《嬰兒畫報》專注的看,一手握著一支筆,那萌萌的樣子真是可愛極了! 妮自幼性格獨立,剛會走路的她發(fā)現(xiàn)自己邁不上高高的臺階就放下手里的玩具,蹲下身子慢慢爬上去,從不會哭鬧著讓大人抱,妮的獨立既讓我欣慰又心疼。三年級時,妮爸因病去醫(yī)院換藥,我去外校聽課,小小的妮擔心上課遲到,在給爸爸寫了留言后獨自走了四里多路準時到達學校。 小學畢業(yè)隨父母去濟南參加歷城二中的選拔考試,住的地方遭遇暴雨停電,妮爸背著妮蹚水到達考點附近,在過馬路時妮不小心踩在水洼里,穿著濕漉漉的鞋子妮獨自走進了考場。考試結束的時候,學校大門兩側圍滿了焦急的家長,我也擠在人群里踮起腳伸長脖子朝校園里張望,孩子們陸續(xù)走過人墻,同來的小伙們也都回到了家長身邊,遲遲不見妮小小的身影,我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妮上學比小伙伴們早兩年,成績雖然不錯,但心智上遠不如別的孩子,她會不會迷路呢?難道從別的門出去了嗎?我不敢往下想了…… 和妮爸目不轉睛的盯著學校門口,人群逐漸散去,陪著我們一起等的嫂子不停地安慰我,我卻什么都聽不進去,真擔心妮會走丟了。終于,妮從容的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線里,她不慌不忙的從校園里走出來,全然沒有發(fā)現(xiàn)我急的臉都變了顏色。我一把攬過妮,問她怎么出來的這么晚?妮說考試結束大家都涌向出口,她個子小擠不過來就先去洗手間了,出來后發(fā)現(xiàn)校園又大又美麗,就四處看了看才出來的,唉,也難怪妮沒見過世面,小學六年,我們學校因條件所限,既沒有操場也沒有校園,這次出來參加考試也是為了檢驗一下妮的真實成績呢! 三天后的一個傍晚,妮爸接到了歷城二中打來的錄取電話,同去考試的二十多個小伙伴只有三個順利通過考試,妮是其中唯一的女生!妮爸興奮地抱著妮轉圈圈,“寶貝,看到你的成績爹覺得比娶媳婦時還高興呢!”看著這個得意忘形的家伙,我真想收拾他,自從有了妮,我在他心里的位置就自動下降了,都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這一點我自是深信不疑的。 綜合多方考慮,我們最終放棄了歷城二中,選擇在家門口的三中就讀。這一年我調入了新的學校,還沒適應新環(huán)境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對妮的照顧也僅限一日三餐,那時的我們各自忙碌,很少關注妮的學習。妮查到中考成績打電話告訴我時,我正陪著自己的學生參加小升初的考試,628分,我茫然地問身邊的同事這個分數(shù)能上高中嗎?她驚呼:“太高了!”這三年,我努力帶好自己的班,常常為了工作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功夫關注中考分數(shù),妮偶爾說過高中想去德州一中讀書,我只是隨口說考上你就去,竟然也沒放在心上,對于自己的未來,妮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啦! 去德州上高中后,妮如離巢的小鳥,飛得愈來愈高,離家愈來愈遠,在家待的時間也愈來愈短。從縣城到京城,我不知道小小的妮為了靠近心中的夢想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但我知道一次次歷練是成長也是財富,獨自拼搏的求學之旅讓妮的青春更加色彩斑斕,祝福我的妮能夠圓夢北京! 生日快樂,我的寶貝! 張愛玲說:“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fā)現(xiàn)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蔽矣邢噱σ阅膼廴耍】得骼淼母改?,血緣至親的手足,懂事陽光的孩子,我愛家人正如他們深深地愛著我一樣! 金秋十月,懷著感恩的心我用簡單的文字記下和親人們在一起的溫暖時光,記下煙火日子里一家人的彼此守護,雖然我從來沒有對家人說過感謝的話,但我知道父母愛孩子從來不需要理由,我們對父母也有著深情的孝順,兄弟姐妹間的血脈親情更讓我們互相依戀,離巢的小鳥從未走遠…… 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保留刪改權,文責自負。來稿請附作者簡介、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及個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眾號發(fā)表過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