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盤尼西林 很早之前,自從有了網(wǎng)絡(luò),每到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我們總會看到這樣的廣告: 一位青年在大城市的企業(yè)里打拼,要過節(jié)了,應酬也多,于是打電話給家里說:“媽,最近忙,我不回去了?!彪娫捘穷^是一位兩鬢斑白的母親,孤獨地坐在沙發(fā)上聽著電話里發(fā)出的盲音... 還有一個曾經(jīng)風靡一時的網(wǎng)絡(luò)段子,說是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送上了大學,每晚都等著兒子能給自己打個電話聊聊天。兒子到了大學后就把母親忘得一干二凈,每個月只有到月底時才能想起來給母親發(fā)個短信,內(nèi)容很簡單,除了標點符號就仨字:“媽,錢,兒”。 很多很多家長都特別喜歡并且認同這兩個情景,并且一口咬定:對,我兒子就這樣,一點不差! 面對這樣的話語,我特別想說—— 那些口口聲聲,‘母行千里兒不愁’的人,應該看著你們... 你們真的被錯怪了 有多少年輕人為了一個訂單賠客戶喝酒,然后獨自在家門口蹲在地上一次次嘔吐,他們昏沉的腦袋里唯一能清醒的意識就是想喝一碗媽媽端來的熱水。他們不想回家么?當然想,但是沒辦法,他們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家變得更好。 有多少年輕人每天都在拼命加班,或是和好朋友吵架了,和戀人分手了,工作失誤了,又被扣錢了...然后拿起媽媽打來的電話時,臉上又堅強地露出微笑,說自己每天朝九晚五從不加班,有幾個好哥們特別鐵,和女朋友關(guān)系越來越好,這個月又拿到獎金了... 很多時候,母親抱怨孩子怎么不常打電話,孩子們能怎么辦,他們說什么呢?現(xiàn)實中哪有那么好的日子啊,他們把自己一件件不如意的事都說出來讓父母跟著擔憂難過么?其實,到了孩子們真正遇到高興事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打電話了。 那陣子還有一個關(guān)于數(shù)學題的網(wǎng)紅段子,叫“你還能和父母待多少天”。作者算了筆賬,假如你每年春節(jié)回家和父母待五天,一天你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時間最多不超過五個小時,五天一共才25個小時,假設(shè)你的父母還有40年的壽命,一年有25個小時,那么40年有一千個小時,加起來一共才42天不到。 乍一看確實如此,但我想說何必要把這些數(shù)字進行無限放大來博取眼球呢?我可不可以按照這個方式來算一算我們還能活多久呢?那一定得把睡覺的時間去掉,每天8小時,一年2920小時,假如我們還能活50年,那就是146000小時,等于6083天,約等于17年,好了,你現(xiàn)在只能活33年了。 這個算法顯然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未來,只把年輕人的現(xiàn)在當作了愛的籌碼,一邊讓他們加油干事業(yè),一邊又酸溜溜地讓他們多花時間來陪父母,年輕人只能說一句:我的心好累啊... 很多當父親的經(jīng)常會教育孩子,說你們這叫什么累,我們當年,那才是...干得了農(nóng)活,抗得起面袋,搬得動煤氣罐,騎兩小時自行車還挺快... 我承認,論體力,這一代確實不如父輩,可是時代不同了,我們面臨的問題也不能同日而語了。每個時代都有它的難題,歷史不會放過任何一批年輕人,因為只有經(jīng)歷磨難與考驗,他們才會成長、成才。父輩們從前有多艱難,現(xiàn)在的年輕人也一樣承擔著同等的壓力。 即便如此,大多數(shù)的年輕人還是會在特定的節(jié)日里給母親買禮物,送上一句祝福,并永遠留在朋友圈里。 究竟誰更懂誰?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 為什么會這樣?有些時候,真的是“知子莫若父”嗎? “擔憂”是因為母親不知道孩子離開自己視線后到底會干什么,她怕孩子吃虧上當有危險,然而沒受到過挫折的年輕人會成熟嗎?母親所了解到的兒子,永遠是那個離開自己時的兒子,再往后他所經(jīng)歷的事情,她不會知道,就算知道,也只是九牛一毛。 有多少走上犯罪道路的年輕人,在母親心里面他們還是那個懂事乖巧的大男孩?又有多少已經(jīng)能夠獨當一面的青年佼佼者,在母親眼里還是那個一無是處的受氣包? 相反,孩子會完全了解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這些年一直在為孩子灌輸自己無窮無盡的人生觀,把自己認為的對與錯毫無保留地傳達給孩子,孩子們從記事開始就在父母的影子下長大,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刻在他們的眼中,沒人能比他們更了解父母了。 所以,當母親遠行時,假如她是個好榜樣,孩子自然無需擔憂。孩子要做的就是讓母親不再擔憂。 成長也許是給母親最好的禮物 母親沒有錯,孩子也沒有錯,兩者湊到一塊怎么就時而陰雨時而晴呢? 有首歌寫得好,叫“有一種愛叫作放手”。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種出鏡率很高的動物——獵豹。這是一種獨居的動物,雄性獵豹和雌性交配后就撒手不管了,幾個月后獵豹媽媽帶著幾只豹娃娃就出現(xiàn)在了大草原上。獵豹媽會一直負責把豹娃娃帶到和自己體型一樣大,在此之間,她教孩子們?nèi)绾伪寂?,如何捕獵,如何躲避敵人等和生存相關(guān)的一切。 一年后,豹娃娃就長大了,雖然還未完全成熟,但獵豹媽會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離開孩子們。她明白,想讓孩子們完全成熟就要放手,在自己的庇護下,它們就永遠長不大,不會成為一名大草原上合格的獵手。數(shù)年之后,那些早已成熟的獵豹們也許不會記得兒時母親的模樣,但它們卻成為了大自然這個鏈條中一個必不可缺的動力零件。 我們會認為豹娃娃們沒有良心么?它們沒有在有限的生命中一直陪伴母親,但它們卻在更重要的世界中做著讓自己發(fā)揮價值的事情。它們讓這片大草原時刻存在著危機感,從而影響著其他生命的更新?lián)Q代。它們只有自己變得足夠強大,才能獲得繁衍后代的權(quán)利,才能讓大自然的鏈條一直運轉(zhuǎn)下去。 人又何嘗不是這樣? 假如一個母親的孩子有能力在社會上貢獻出重要的作用,這位母親一定是驕傲自豪的。她不會因為自己的私情來阻礙孩子的發(fā)展。同樣,優(yōu)秀的孩子也不會忘卻母親的養(yǎng)育之情,越是努力成功的人,就越懂得感恩。 所以,你還在為母親節(jié)不知道要送什么禮物而發(fā)愁嗎?你還在為母親節(jié)不能陪在她身邊而自責嗎?你還在為自己到底要盡孝還是前進而猶豫嗎? 變強,成長,把母親的擔憂“刪除”。“忠孝兩全”其實并不難,難的是你看不清自己,拿不定主意。 所以,身為孩子的我們,盡情地去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吧,讓自己不斷地成長吧,在今天,不為別的,只為報答母親! 在成長中,如果你有迷茫,如果你不知所措,又不想讓母親擔憂,就來我們悅讀讀書會吧,這里有很多同你一樣的人在經(jīng)歷著不同的人生,也許你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注:文中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作者簡介 盤尼西林 文案小編,音樂老師,做過設(shè)計,干過印刷,愛看電影,愛寫文字,愛回憶...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即日起,關(guān)注公眾號可獲得上月共讀書目電子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