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爆發(fā)活動形成的湖泊大家比較熟悉的是火山口湖,比如長白山天池,和堰塞湖,比如五大連池,然而還有一種類型叫瑪珥湖是比較罕見的類型。瑪珥湖區(qū)別于其它火山口湖的特點是平地爆發(fā),蒸汽、泥石同時噴發(fā)后形成火山口。 1)地球深部的炙熱巖漿沿著斷裂帶上升,卻在上升過程中遇到了地下水。當火與水、熱與冷機械混合,就產(chǎn)生了大量的蒸汽,形成爆發(fā)性膨脹。 2)巖漿、水和碎裂的圍巖不斷混合,地下的“大鍋爐”不堪負荷的時候,就會發(fā)生劇烈的爆炸,而爆炸的過程可能會不斷重復(fù),直至巖漿被耗盡或是沒有更多的地下水參與為止。爆炸沖破了松散的沉積蓋層,形成一個圓形或者近圓形的洼地,而爆炸激起的巖塊、角礫、火山灰、火山渣、圍巖碎塊被拋射出去,然后又圍繞著爆炸點散落堆積。 3)火山平息冷卻以后,如果火口圓坑底切到地下水面,就會積水成為湖泊,大氣降水也會聚集在湖盆成為湖泊。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中國目前唯一發(fā)現(xiàn)的火山瑪珥湖,湖光巖。湖光巖位于廣東省湛江市西南18公里的地方,是一個面積只有2.3平方公里的湖泊。它的形成源于16萬年前這里的一次火山爆發(fā),高溫熔巖遇到地下水造成一次巨大的蒸汽爆炸,在平地上炸出一個圓形的火山口。冷卻后形成了現(xiàn)在的湖泊。湖光巖瑪珥湖近似圓形,東西方向最長1.9公里,南北方向最寬1.4公里,面積約2.30平方公里,分東西兩湖,東湖小,西湖大,湖水水面標高23米,湖底標高1.0米,湖水最大深度22米。湖水溫度從上到下逐漸降低,由27℃到17℃,湖水水質(zhì)清澈透明。環(huán)形火山丘呈封閉式圍繞火山口湖,海撥高度在40米到90米之間,主要由火山碎屑巖構(gòu)成,環(huán)形火山丘在臨湖一側(cè)常形成懸崖陡壁,外側(cè)則為平緩的山坡。 別看這個湖泊不起眼,這里是研究地質(zhì)氣候變遷的寶庫,被稱為“地球年鑒”。湖光巖剛形成的時候預(yù)測水深超過400米,(目前水深只有20米),經(jīng)過長期的自然沉積,目前湖底已形成低于海平面400多米的火山泥沉積層,湖水在四周火山堆的保護下,不受外界水系干擾,其沉積層忠實地記錄了地球古植被的變化,成為研究地球古氣候與環(huán)境演變的重要參考。 自1996年以來,湖光巖已列入中國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和國際“歐亞瑪珥湖”研究計劃等項目,并已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 未解之謎與傳說 有湖就一定會有圍繞湖的各種傳聞與謎團。 謎團一:大旱不干,大雨不溢,落葉無影,超強自潔。 湖光巖沒有河流注入,水源主要是地下水補給,但是旱季雨季,水面高度始終沒有變化,周圍植被繁茂,落葉入水很快就不見,水體常年清澈,雖然不流動,但是不臭不腐。據(jù)《雷州府志》記載,該湖“大旱不涸,淋雨彌月不溢 ;“以水中皆黑沙石至清無垢,人沒肩尚可數(shù)足指紋,故亦名凈湖 。時至今日,湖水仍然清澈見底,且不臟不臭。這可能和周圍分布較多火山巖,巖石多空隙的吸附凈化功能有關(guān)。 謎團二:湖區(qū)不見蛇、蛙、螞蟥。 有道是有水必有蛙,而2.3平方公里的湖光巖,水中竟沒有一只青蛙,也沒有蛇和螞蟥的蹤影。 謎團三:湖邊高湖心低 按說一個湖的湖面應(yīng)該是在同一水平面才對,然后據(jù)說湖中心的水位居然要比湖邊低30厘米。仿佛湖底有一個巨大的磁力在起作用。 謎團四:湖底直通大海 由于湖光巖地處海邊,距離湛江口只有不到5公里,曾有湛江潛水學(xué)校的學(xué)員聲稱在湖里看見過海魚湖底還有一個大洞。便有傳聞湖底與南海相通的說法。 趙建國是國家體育總局湛江市潛水運動學(xué)校的一名專業(yè)潛水教練,他曾多次在湖光巖進行潛水訓(xùn)練。至今,他仍然清楚地記得二十年前,1984年的那次潛水經(jīng)歷。1984年的大概6月份左右,趙建國進行一次日常潛水訓(xùn)練時,他在湖底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洞口。洞口不是很大,大概直徑兩米左右差不多。是在湖底的一個斜洞,出于好奇他潛走進去兩三米遠,但是由于沒有帶水下照明設(shè)備,洞內(nèi)非常黑暗,水溫也急劇降低,最后就不敢進去了。 謎團五:1948年湖水暴漲淹沒寺廟 1948年八月十五,湖光巖的湖水突然暴漲,在湖光巖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廟----愣嚴寺。寺廟依山而建,面朝湖光,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楞嚴寺的地勢要比湖光巖高出不少,連續(xù)5天湖水暴漲,水量很大寺廟被淹。在湛江市檔案館有湖水暴漲的歷史記載:在一份出版于民國三十七年,也就是1948年的報紙上記錄如下:“本市奇事,湖光巖在連日天晴下,湖水陡漲約一丈,湖水淹沒周圍的樹木,幾乎蓋頂,并涌入楞嚴寺,寺中由低至高分級排列的菩薩塑像,逐級被淹,主持和僧人驚恐而逃,同時極力搶教經(jīng)書、經(jīng)文和游客題錄,將這些珍貴的資料搬到山頂暫避。百千余年來所未見。” 除了這些未解之謎,還有坊間的一些傳聞。 傳聞:湖光巖龍魚水怪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在湖光巖里就陸續(xù)有了湖怪的傳言,很多人在那里看見了一個形體巨大的生物,就像傳說中的天池水怪一樣,人們議論紛紛,在湖光巖里也有一個神秘的水怪存在。1998年5月28日,湛江科技大學(xué)六十多名學(xué)員正在湖光巖旁邊的望海樓玩耍,突然湖中央水面出現(xiàn)兩條巨大的不明水生物,目測個頭比和附近的快艇相當。 對于湖底洞穴,水怪種種傳聞 中央電視臺《走進科學(xué)》曾派出攝制組進行調(diào)查。以下是節(jié)目中的文字整理片段。 主持人:其實做這種題目,尤其是這種調(diào)查類的題目,對我們來說,比較頭疼的問題就在于,目擊報告太多,實際證據(jù)太少,而你要想真正地找到實際證據(jù),又非常困難,這種事情往往是這樣,你不去拍它,它總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等你架還機器去找它的時候,它再也不肯露面兒了。那么現(xiàn)在兩位先生告訴我們說,當年他們下去了,39米深,很深,有這種洞的存在。但是他們也不敢確定這個洞是否真的通向大海,現(xiàn)在我們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有沒有洞,二是有洞的話是否跟大海相通。那么在當?shù)貪撍畬W(xué)校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三位潛水員,利用一些先進的設(shè)備就這兩個問題進行進一步探究。 潛水攝影是一項技術(shù)性很強的工作,三位攝影師有著豐富的潛水和水下拍攝經(jīng)驗。2008年4月2日,在湛江市潛水學(xué)校趙建國教練的帶領(lǐng)著,水下攝影小組一行三人向湖光巖深處出發(fā)了。 水面上橘紅色的浮球所在位置居離岸邊三百米,據(jù)說這里是湖水最深處。當年趙建國教練和張玉坤教練都是從這個位置下潛的,所以今天三位潛水員也將從這里下潛,進行水下搜索。 湖光巖那天的能見度基本上是一米到一米五,是個什么概念呢,就是你伸出手可以看見手但看不到自己的腳。 潛水教練邱雷:我們在水下甚至能夠感覺到這個水是有味道的,就是有一種類似硫磺的味道。 潛水教練吳立新:水底狀況不是像那種硬泥底,它是特別軟的沉積的那種淤泥,而且我做了嘗試,用手臂插到淤泥里頭,幾乎就插到肩膀這個位置還沒有到底, 由于淤泥很厚,所以盡管潛水員們已經(jīng)下潛到了水下19米的深度,但厚厚的淤泥還是擋住了他們,大家無法再進一步向下探索。在水下,大家不僅沒能看到傳說存在的洞穴,就連一條體型稍大的魚都沒有發(fā)現(xiàn)。除了零星可見的小魚小蝦,連續(xù)兩天的潛水拍攝,大家一無所獲。盡管結(jié)果有些出人意料,但對于這樣的結(jié)果,潛水員們似乎也并不特別意外。 根據(jù)以上內(nèi)容分析梵君試著推斷一下,湖區(qū)不見蛇、蛙、螞蟥。是由于湖水含有硫磺類物質(zhì)造成的。湖水暴漲可能堵塞聯(lián)通外圍水域的湖底通道淤泥被地質(zhì)活動壓力沖開后大量海水涌入造成的。 小小一個湖光巖卻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等著我們?nèi)ヌ剿鳌?/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