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暴力造成的傷害,遠超想象。其實不少家長都對孩子說過下面的話,但卻沒有意識到那些話語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以下 的話你有說過嗎? 1, 考試成績不理想,不陪孩子改正錯誤,反而說“考這么差干脆不要養(yǎng)你了”。 (這會讓孩子感覺自己隨時會被拋棄,增加他的不安全感。) 2 , 考試沒有比得過別人,家長罵孩子“丟人”,還拿他和別人家孩子比較。 (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自信心不足。) 3, 孩子去請教一個問題,結果被罵“白癡”。 (這會讓他們不愿意和成年人交流,遇到事情會選擇逃避。) 也許在你看來,一句“廢物”、“豬腦子”不算什么,但對孩子的殺傷力卻是不可估量的。不知道,你的哪一句在他心里掀起了一場海嘯。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孩子的心靈本就脆弱而稚嫩,一句否定的話語、一個輕蔑的眼神、一聲嘲諷的冷笑,都會讓他們失去方向,迷失自我。 而家長的一次溫柔的鼓勵、一個安慰的擁抱、一個暖心的微笑,能給孩子帶來的能量不可估量。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漸產生對學習的懷疑或者對某種能力失去興趣,因此失去信心。 如果此時父母或者周圍的人一直在他旁邊說'你真笨’、'你做不到’這類的話,那么這個孩子應付地變得越來越笨。 作為父母我們要懂得“教育”這兩個字的真正意義。 “教育”中的“教”,即是成年人要以身示范,言傳身教,做孩子的道德榜樣;并向孩子傳授學習方法與技能、人生經驗和已經形成的知識,引導孩子勇敢地去探究未知和適應社會等。 “育”,即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尊重和順應孩子的天性和興趣,讓孩子在模仿和嘗試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家長一定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01 不比較 很多孩子從小可能都有一個隱形的敵人,就是“別人家孩子”。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然而這樣的對比不僅僅是傷害了孩子,家長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很受傷??吹絼e人家孩子這好那好,越發(fā)覺得自己家孩子一事無成,這種心態(tài)下,很難會用客觀的眼光來看待孩子。 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地給予孩子肯定,使得孩子越來越放大自己的優(yōu)點,而不是一味地強調孩子的不足。生活在欣賞里的孩子,才會越來越自信,而生活在批評里的孩子,自己也會慢慢變得喜歡指責別人。 02 欣賞和贊美要出于真心 我有一位鄰居奉行“棍棒教育”的爸爸,經常打兒子,可是兒子卻越來越叛逆,他問我怎么教育才能讓孩子聽話。我告訴他要多夸獎孩子,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回到家,他看著吃飯的兒子,突然說:“兒子你真棒”。孩子嚇了一跳說:“爸,我今天在學校除了跟人打架沒做別的壞事,你想揍就揍吧?!?/p> 很顯然兒子并不相信他的贊美。我們對待孩子,要出于真心地稱賞和贊美孩子好的行為,比如這位爸爸,平時不注意跟孩子的溝通,見到孩子突然沒理由地來這么一句,孩子自然不信了。 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xiàn)就具體事情進行表揚,比如平時孩子放學喜歡在外面玩回家晚,今天突然回家早了,可以說:“我兒子比昨天進步,知道珍惜時間了,比昨天提前了十分鐘回家呢”,這樣孩子就知道你所期待的是什么,怎么做才是比之前有所進步。 03 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 有一個小女孩小時候生了一場影響智力的大病,上學比較晚,同班中她年齡最大,學習成績也最差。有一天老師讓用“相信”一詞造句,小女孩說:“我相信石頭會開花”,這話一出同學們哄堂大笑。 老師制止了大家的笑聲,說:“我也相信石頭會開花”。一個月后,老師把一塊長著鮮艷花朵的火山巖帶進了教室,同學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同學嘲笑女孩了。小女孩學習越來越好,還學會了寫詩。 我們對待孩子一定要有愛心,從一點一滴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并且能夠理解和包容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而不要輕易地把這種差異定義為“笨”或者“傻”,消極和否定只會毀了孩子,只有愛和賞識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 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同,孩子更是如此,尤其是來自父母的肯定。很多事實都能證明,及時賞識和贊揚孩子,比事后再給予贊揚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 如果父母沒有對孩子的成績表示出及時的關注,會讓孩子感到失望,而這種失望很可能會讓他們失去繼續(xù)努力的動力。 及時贊賞孩子的成績,表現(xiàn)出家長對孩子的真心賞識和熱切期望,這能傳遞給孩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這種力量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會促進孩子智能發(fā)展和身心健康,大大增強孩子對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從而激勵孩子奮發(fā)向上。 從現(xiàn)在起,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做到: 不再對孩子的錯誤大肆批判,而是和他一起改正; 不再隨意地羞辱、唾罵孩子,而是心平氣和地聊聊; 不再把自己的壞脾氣轉移到孩子身上,而是用愛與溫柔滋潤孩子。 相信被如此細心呵護的孩子,終將成為你們的驕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