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單品是我提出的一個概念,這類酒是相比傳統(tǒng)渠道產品而言的,其不是傳統(tǒng)渠道銷售,有些是經銷商定制產品,有些是酒廠直營的網銷產品。這兩年,有些酒廠的這類酒賣出了很好的性價比,畢竟其不走傳統(tǒng)渠道、不做廣告,讓出了很多中間利潤,通過互聯(lián)網和一些經銷商的垂直銷售,確實比傳統(tǒng)渠道酒便宜很多。 對于這類酒,更多出現(xiàn)于大曲清香酒和尚在釀酒但傳統(tǒng)渠道很薄弱的酒企。相比之下,濃香名酒和醬香酒基本沒有這樣的酒,對于醬酒和濃香名酒,因為現(xiàn)在資本熱擁,其主旋律都是在漲價,即便有些實力較弱的品牌,也會融些資,自己炒作自己的酒漲價。出廠新酒換次新酒便是一種典型玩法,這種操盤會讓自己的次新酒迅速漲價,但也會降低這些酒的開瓶率,在短時間內可給酒廠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營銷業(yè)績,但這卻會破壞酒廠的長期經營,畢竟這些酒很少被消費掉,遲早都會回流于市場。當然玩這種游戲的酒企往往是為了一個短期目標,比方說走IPO上市。如果酒廠成功上市,可以在資本市場融資圈錢,填補之前透支品牌的窟窿。 對于品牌力有限的地方名酒,則玩不動這種游戲,畢竟品牌實力有限,也沒有地方資本的扶持,因此這些酒企都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相應的戰(zhàn)略部署。相比品牌酒,地方酒企這幾年一直不好過,這波新冠疫情加劇了他們經營的難度。由于大眾喝酒越來越理性,大眾飲酒量逐年減少,而這也降低了地方名酒企的市場容量。面對這種局面,有的酒企縮小自己的市場,把精力花在重點關注的市場上,同時減少釀酒甚至不釀酒,減輕因釀酒而帶來的資金壓力。對于這些不釀酒的地方名酒品牌,真的不用想它能夠出什么性價比好的酒,一般準備這樣“過冬”的酒企,事先都會把酒企的債務關系理順,用最低成本運作。因為酒企沒有釀酒資金和債務壓力,其也沒必要便宜賣酒,多的酒存在酒庫中,每年結合需求賣,賺多少是多少,保證市場的正常運作,不產生產品的內耗性競爭。對于這些酒廠,即便基酒賣光了,也可以從其他地方弄點原酒貼自己的牌子再賣,這種玩法最終目的就是將酒企的運作風險降到最低,好等市場環(huán)境變好或有資本進入然后發(fā)力。 對于還在釀酒尤其是傳統(tǒng)渠道不給力的地方名酒企經常會出一些性價比好的酒,比方說鴨溪窖酒,90年代后期因為經營不善使得其中間經歷了“失去的十五年”?,F(xiàn)在復產的鴨溪窖酒因為傳統(tǒng)渠道薄弱,開拓傳統(tǒng)渠道市場前期又要砸很多的錢,在傳統(tǒng)渠道日薄西山的情況下,新晉的酒企都不愿意花大量精力擠這個市場。于是鴨溪窖在網上賣起了性價比,15年前鴨溪窖小雷泉做活動可以做到5元一瓶,合25元一斤,這價格在當時是很有性價比的,其酒質就是東北粳高粱釀的純糧酒。 鴨溪窖的這一做法使得酒廠前期運作很艱難,畢竟也沒有花大功夫在傳統(tǒng)渠道建設,網銷產品價格賣得低,沒有多少利潤,自然也少了許多傳統(tǒng)渠道。不過酒廠的堅持還是帶來了新的收獲,畢竟傳統(tǒng)渠道沒落,其影響的不僅僅是酒企,一些經銷商也在找新的方向。對于他們,雖然賣傳統(tǒng)渠道產品還是自己的主業(yè),但銷售額和利潤卻逐漸降低,對于忠實于自己的消費者,經銷商也想引導他們消費利潤高的酒。于是這些經銷商找到了鴨溪窖,畢竟其沒有傳統(tǒng)渠道產品的價格包袱,可以讓出更大的利潤空間。對于經銷商,需要的就是這種產品,畢竟自己的忠實消費者可以帶動,繞過傳統(tǒng)渠道產品完成消費。 從某一方面,鴨溪窖玩出了一種新的經營模式,其實不只鴨溪窖,河北的劉伶醉也是如此。對于劉伶醉和鴨溪窖,深挖確實可以挖出性價比不錯的產品。在當前,鴨溪窖的精品小雷泉雖然換了包裝,但其酒質跟之前的幾乎一樣,做活動也可以賣到11元一瓶,折合55元一斤,在當前濃香酒中,已經是不錯的性價比。 相比鴨溪窖、劉伶醉,這幾年地方名酒企也在出這類產品,但因受傳統(tǒng)市場的影響,這類產品都做不開。畢竟其傳統(tǒng)渠道有幾十個億的市場盤子,做開了怕影響這種渠道的產品銷售。因此對于這類酒企的這些酒,有的是限量產,有的是做大壇酒。比方說口子窖的70周年紀念酒,經常可以做到150元一斤,這個酒在口子窖圈里爭議很大,有人說其運用的是口子窖30年的基酒,有人說這酒品質很垃圾,連口子窖6年都比不了。在我的測評中,此酒的品質好于口子窖20遜于口子窖30,但這個價格確實對口子窖的傳統(tǒng)渠道產品破壞很大。 除了口子窖70周年紀念酒,白云邊的八眼泉兼香壇、高爐家的20年封壇、國井的1915封壇、肖爾布拉克壇藏原酒等都是這樣的產品,其幾十到一百多一斤的價格,對比同品牌300元以內的傳統(tǒng)渠道產品沒有壓力。對于這類酒,酒廠比較回避宣傳其品質,尤其是與傳統(tǒng)渠道產品的對比,而這也正是我談這類酒在圈內受到很大爭議的原因,畢竟這會侵害多少傳統(tǒng)渠道的利益。所以一些人在我的留言圈里發(fā)自肺腑的罵或者發(fā)一些與我差距甚大酒評,對于這些評論,除了人身攻擊、留言廣告和違反平臺和法律規(guī)定的,大多數我都會入選。因為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人覺得我說這些酒會漲價,對于我,不想看到這些酒漲價,更不想看到一些人因為我的酒評而頭腦發(fā)熱,瘋狂買來屯這些酒。對于這類酒,就是用來消費的,并不是用來炒作的。說到當前白酒炒作漲價,一線品牌(茅臺、五糧液)主要是資本炒作漲價,一些二線甚至三線品牌,有些漲價甚至是酒廠融資自己炒作自己產品的結果。因此對于垂直單品,要說大漲,要么是這些酒廠明年倒閉永遠停產不出酒,要么是酒廠自己融資炒作自己的產品,其他情況的價值變化,更多是跟物價走的。 在垂直產品中,大曲清香酒做的最深入,除此之外,鳳香酒也不甘示弱,也有不少這樣的產品。以汾酒拉起的性價比大旗在垂直產品中對傳統(tǒng)渠道產品進行性價比“絞殺”。出口紅瓷汾酒對比清香的傳統(tǒng)渠道200元內單品毫無壓力,西鳳的出口白鳳對比傳統(tǒng)渠道200元內鳳香單品毫無壓力。除此之外,同是十七大名酒的河南寶豐酒也開始做這類產品。旗艦店的網銷單品寶豐優(yōu)質壇30對比自己的200元以內傳統(tǒng)渠道產品毫無壓力。在清香和鳳香領域,除了這三款酒以外,汾酒的出口波汾、出口白瓷汾、館藏汾、大波汾;西鳳的綠瓶西鳳、墨瓶西鳳;寶豐的寶豐大曲在做活動的時候相比傳統(tǒng)渠道產品都有不錯的性價比。 相比一些濃香、兼香地方名酒企做的垂直產品,汾酒、西鳳和寶豐做的這類產品更多是一斤裝的,這更符合了消費者的需要。大壇裝的白酒因為容量大,反而不便于一般的飲用消費,一斤裝的酒,適用于很多白酒消費場合。因此從某一方面,清香和鳳香的酒企更加深挖這種市場,其實在幾十元的價位中,這種酒不僅對比清香、鳳香酒,對比濃香、醬香酒也有很好的性價比。畢竟幾十塊錢的傳統(tǒng)渠道濃香、醬香單品很少能做到純糧固態(tài)。 對于清香、鳳香酒企做這類產品,也是在當前白酒市場變局下的新布置。畢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走進互聯(lián)網,在互聯(lián)網上尋找有性價比的產品。在傳統(tǒng)渠道逐步沒落的大環(huán)境中,酒廠的一些過剩產能開始尋找新的渠道銷售,網銷是一種新渠道。不同于前幾年在互聯(lián)網上做傳統(tǒng)渠道產品傾銷,現(xiàn)在酒企更青睞用開發(fā)產品做互聯(lián)網市場,畢竟其在包裝、定位和價格上可以做到更好契合,同時其也降低了對傳統(tǒng)渠道產品銷售的影響。 對于垂直單品,目前清香酒、鳳香酒做的較多,主要做的是大眾口糧。在高端酒中基本不做這類產品,畢竟因為資本推動,高端酒在當前都可以賣出好的價錢。不過對于高端酒,其性價比的出現(xiàn)更與時機有關,畢竟這類酒開瓶率低,金融屬性強,一旦資本撤出,積壓于倉庫的產品重新回流市場,而這會給高端酒價格體系帶來極大的沖擊,上一輪白酒行情調整期許多名酒價格腰斬便是明證。其實從更早的時間軸來看,很多至今流通的八九十年代老酒在當時也是高端酒,相比之下,當時的一些大眾酒現(xiàn)在反而更不好買,因為這些酒在當時就已經被消費的差不多了,能夠留存于現(xiàn)在的酒很少。雖然現(xiàn)在陳年老酒價格被炒高,但在2000年左右陳年老酒價格最低的時候,這類酒在當時真的是無敵性價比,一些早期進入老酒圈的玩家到現(xiàn)在都發(fā)了財,這也是因為這二十年來老酒價格增長太快,在增長過程中,很多人賺得盆滿缽滿。 因此從某一方面,當前價格高漲的高端酒其實也在為我們以后能夠便宜價格買到這類酒打基礎,畢竟價格只有跳著越高,以后才會跌的越慘。對于我們酒友,為了自己喜歡的白酒,花了不少時間和功夫琢磨,因此我們買酒更應理智。白酒價格上漲超過物價本來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其背后還是有人推動才能表現(xiàn)出這樣的異?,F(xiàn)象,因此大家不要想著我測評某款酒覺得有性價比它就會漲價,其實很多酒本來就是給老百姓當口糧用的,漲價之后反而會影響其在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及地位。而對于那種被資本推動漲價的名酒,其價格總有一天會打回原形,甚至比原來應該銷售的價格更低。最后,關于當前白酒市場行情變化及性價比產品,作為酒友及行業(yè)的您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在留言區(qū)留言,我們一同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