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扣題起,既有扣題詞,也有扣題意的。
(1)扣題詞。如李白《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首聯扣題,開門見山,抒發(fā)了對孟浩然的欽敬愛慕之情。一個“愛”字是貫串全詩的抒情線索?!帮L流”指浩然瀟灑清遠的風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學才華。這一聯提綱挈領,總攝全詩。到底如何風流,就要看中間二聯的筆墨了。中二聯好似一幅高人隱逸圖,勾勒出一個高臥林泉、風流自賞的詩人形象。
(2)扣題意。如劉禹錫《始聞秋風》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天地肅清堪開望,為君扶病上高臺。首聯扣題意,采用擬人手法,代秋風設辭,匠心獨具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動可感的秋風形象——“我”。去年秋序已盡之時,我們一起觀賞黃菊怒放,別情依依;今又值暑盡秋來之際,我們正好共聆寒蟬啼鳴,情意款款。兩句沒出現“秋風”字樣,卻句句寫“秋風”。一“昔”一“今”,顯示時序的匆匆變換;一“別”一“回” ,寫出秋風的去而復返;一“看”一“聽”,點明二者的心心相印。
2、敘事起,敘事既有一般事件,也有歷史史實或傳說。
(1)一般事件。如王維《觀獵》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觀獵》全詩,前半寫出獵,后半寫獵歸。首聯起得突兀,講述一個將軍出獵威武神態(tài):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聲強風一起呼嘯;將軍的獵騎,飛馳在渭城的晴郊。像是在講故事,生動、形象。
(2)歷史史實。如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歷史上晉武帝司馬炎命王濬率領以高大的戰(zhàn)船“樓船”組成的西晉水軍,順江而下,討伐東吳。詩人便以這件史事落筆,開頭寫“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遙遙,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
(3)以傳說起。如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而得名。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又云蜀漢費文偉登仙駕鶴于此。詩即從樓的命名之由來著想,借傳說落筆,然后生發(fā)開去。
3、寫景起。如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讲辉壙蛼?,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吓c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題為《客至》,首聯卻先以四周所見景物為襯托,以引出題面。描繪了草堂環(huán)境的清幽,景色的秀麗。不僅點明時令、地點和環(huán)境,還寫出詩人與山水鷗鳥為伍,顯出與世相隔的心境。
4、抒情起。如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游望》獨有宦游人, 偏驚物候新。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 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 歸思欲沾襟。詩一開頭就發(fā)感慨,說只有離別家鄉(xiāng)、奔走仕途的游子,才會對異鄉(xiāng)的節(jié)物氣候感到新奇而大驚小怪。言外即謂,如果在家鄉(xiāng),或是當地人,則習見而不怪。在這“獨有”、“偏驚”的強調語氣中,生動表現出詩人宦游江南的矛盾 。
二、承承,律詩的承應注意與題目之關合。如果將律詩的起承轉合劃分為兩個小組,承句理所當然地應歸到詩的前半部分,和起句聯手,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部分,為轉合提供一個堅固穩(wěn)定的平臺,好讓轉合在其上演繹出撼人心魄的詩情。律詩的承一般由頷聯完成,這是律詩最基本的布局。如杜甫《詠懷古跡.明妃》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首聯寫昭君村,頷聯承接首聯,寫昭君本人。詩人只用這樣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只看上句的紫臺和朔漠,自然就會想到離別漢宮、遠嫁匈奴的昭君在萬里之外,在異國殊俗的環(huán)境中,一輩子所過的生活。而下句寫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黃昏這兩個最簡單而現成的詞匯,給人一種天地無情、青冢有恨的無比廣大而沉重之感。
三、轉轉,律詩的轉應俯仰上下,照顧前后。一般頸聯在頷聯的基礎上要發(fā)展,與前聯之意相應相避,要有遞進(詞意和語句結構都要避免合掌)。楊載在《詩法家數》中說到律詩的轉折:“要變化,如疾雷破山,觀者驚愕。”他強調“轉折”要具有出神入化、令人驚愕的效果。下面介紹三種常用的轉法:
1、景情轉換法 景情轉換法,八句詩,常常四句寫景(或亊),四句寫情(或議論),中間加以轉折,形成前后兩段。如王灣《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的前半“山、水、潮、帆”的寫景。后半轉寫情,“海日”、“江春”的到來而驅走了“殘夜”和“舊年”,無疑悄悄地向人們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于綠水之上,繼續(xù)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引起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2、反轉法 反轉法即從題目之正面意義,轉為反面之意。如韋應物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對秋山。此詩寫作者在淮水邊重逢闊別十年的梁州老朋友的喜悅之情,頗有感慨。前半寫過去:首聯概括了以前的交誼;頷聯統(tǒng)包了分別十年繁復的世事人情。后半寫當前:寫重逢情景,相聚、痛飲和歡笑,寫環(huán)境、形貌和心思,是詩的主體。詩的題目寫“喜會”故人,而頸聯于“歡笑情如舊”中,卻感嘆年華老去,鬢發(fā)斑白,由喜轉悲。一喜一悲,筆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聯以反詰作轉,以景色作結。為可不歸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這個結尾給人留下了回味余地,這可視為向反方向轉。
3、擴轉法 擴轉法即從題目之本意,擴大范圍之轉法。如杜甫《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題目是“月夜”,首聯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頷聯點題,“今夜露白”,“故鄉(xiāng)月明”,勾起懷鄉(xiāng)之情。頸聯由懷鄉(xiāng)轉而憶及分散于四方的兄弟(杜甫有四個弟弟),可視為擴大范圍之轉法。
四、合合,律詩的結句,按內容分,亦有多種方法,擇舉六法。
1、就題作結。如張說《幽州夜飲》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全詩以“夜飲”二字為中心緊扣題目。首聯描寫“夜飲”寒冷的環(huán)境,渲染氣氛。頷聯緊接首聯,進入“夜飲”, 詩人抒發(fā)衰老的感嘆。頸聯,隨著宴會開始,并逐漸進入高潮的時候,軍士們舞起劍來,那矯健剛勁的舞姿,令詩人為之感奮。尾聯“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這十個字鏗鏘有聲,似乎將愁苦一掃而光,轉而感激皇上派遣的深恩,以在邊城作將為樂、為榮,呼應題意。
2、由題外作結。如劉禹錫《蜀先主廟》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yè)復五銖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題為《蜀先主廟》,首聯寫先主廟堂威勢逼人,頷聯贊劉備的英雄業(yè)績,頸聯為劉備功業(yè)未成、嗣子不肖而嘆息。尾聯感嘆后主亡國,卻以“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作結,初看似與題目無關,但是從題外反面發(fā)揮議論、感慨,仍與題意相合。
3、用期望、志向作結。如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首詩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尾聯寫主人不僅以這次歡敘為難得,更約定客人來年重陽佳節(jié)再來做客,到那時籬菊已開,又另有一番賞心的情趣了。
4、以抒情作結。如王維《漢江臨眺》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ひ馗∏捌郑憚舆h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這首詩是王維到湖北襄陽,在漢江登高遠望所作。漢江與楚國的邊塞及湘水連接,在荊門山和支流眾多的長江相通。江水奔流不息,像流到天地之外,遠望山色,若隱若現??ひ叵袷瞧≡谇懊娴乃?,波濤像在遠空中翻滾。尾聯抒情作結:襄陽的景色真美好,我愿意像山翁(晉代山簡,曾鎮(zhèn)守襄陽)一樣,在這里酣飲。
5、以景作結。如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托南戳魉囗懭胨?。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此詩寫聽蜀地一位和尚彈琴,極寫琴聲之入神。首聯寫和尚來自故鄉(xiāng)四川,表達對他的傾慕;頷聯寫彈琴,以大自然的萬壑松濤聲作比,令人感到琴聲之不凡;頸聯寫琴聲蕩滌胸懷,使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尾聯的奇妙之處在于,不是直接寫琴聲如何美妙,而是以寫景作結。聽者沉浸在藝術享受之中,不覺天色已經晚:舉目四望,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疊疊,布滿天空。從而使人感到琴聲的美妙,回味無窮。
6、以象作結。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尾聯以詩人形象定格,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詩人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于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fā),簪子簡直插不上了(古代成年男子須束發(fā),故也用簪)?!鞍装l(fā)”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兩點說明 (一) 律詩的轉合有時比較隱蔽,不容易看岀來。以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為例: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在這首詩下自注:“余田園在東京。”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悅,寫下這首生平唯一的一首快詩。有人認為這首詩只起承,沒有轉合。即:除第一句敘事點題外,第二至第八句,都是承其意,抒發(fā)忽聞勝利消息之后的驚喜之情,奔涌直瀉,沒有轉合。但也有人卻認為這首詩不僅有起承轉合,而且還是虛實結合,只是轉得比較隱蔽,不容易被發(fā)現。我更喜這種分析:它前兩聯寫實,后兩聯寫虛。前兩聯寫詩人初聞蜀中大地“收薊北”,意味著盤踞八年的“安史之亂”老巢被摧毀,杜甫禁不住“涕淚滿衣裳”!這是悲極而喜而又喜極而悲!他回頭看看與自己一同飽受戰(zhàn)亂苦難的妻子兒女,她們哪里還有愁云?遂卷起詩書,與家人同喜同樂!“收薊北、涕淚滿衣裳、卻看、漫卷詩書”都是突然之間“喜欲狂”的生活真實。后兩聯轉寫虛。詩人要煥發(fā)青春,返老還童,“放歌”、“縱酒”歡慶勝利,共慶失土的收復; 要與年少的兒女作伴還鄉(xiāng),告別流離失所的生活。詩人雖然此時身在異域,思緒早已鼓翼而飛,沿著涪江入嘉陵江,穿巴峽入長江,再出巫峽至襄陽,轉向洛陽還故鄉(xiāng)。詩人回家暢想曲的節(jié)奏輕快、和諧,地點轉換讓人目不暇接,一瀉千里! 這里要特別注意“須”字和“好”字,這說明“縱酒”和“還鄉(xiāng)”并未發(fā)生,是虛寫。
(二)律詩的“轉”,不一定在頸聯,位置也可能有所變化. 以毛主席《長征》為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首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起,扣題;第二句“萬水千山只等閑”承首句,進一步闡述“不怕難”;中間四句對第二句作展開描述:第三第四句寫寫二山;第五第六句寫二水;第七句“更喜岷山千里雪”轉,宕開一筆;第八句“三軍過后盡開顏” 作結,深化主題。這首律詩的起承轉合,并不符合通常首聯起、頷聯承、頸聯轉、尾聯合的布局,好像將一首絕句從中間斷開,挿入二聯對仗構成。將“承”提前到首聯的第二句,中間兩聯可以看作第二句承的繼續(xù),還是寫“承”。而將“轉”推遲到尾聯的第一句,末句才“合”。整首詩也是符合起承轉合的。戴鐵杵老師作品:致東海詩詞學會(次韻亦舒《路上》)戴鐵杵茅茨未敢說無憑,且借龍箋畫紫藤。樂道不甘攀大賈,潔身庶可告山僧。詩題四壁吟低調,筆學千軍躍上層。東海樓臺輝日月,群公助我摘星燈。李白有詩云:“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鄙鷦拥乜坍嫵隽俗咸賰?yōu)美的姿態(tài)和迷人的風采。暮春時節(jié),正是紫藤吐艷之時,但見一串串碩大的花穗垂掛枝頭,紫中帶藍,燦若云霞。灰褐色的枝蔓如龍蛇般蜿蜒。難怪古往今來的畫家都愛將紫藤作為花鳥畫的好題材。
豈由天命定沉升 (七律疊韻二首) 戴鐵杵
(一)懸弧無意喻岡陵,賈島詩成瘦似僧。樂道不甘攀大賈,潔身庶可告良朋。恃才人競登金榜,憂國吾思履薄冰。今世盡多唯物者,豈由天命定沉升?
(二)亦似相如病茂陵,飄然云水苦吟僧。恨憐才未逢知已,遲復書常慢舊朋。幸有兒孫能跨灶,笑輸公子戲調冰。個人得失渾閑事,萬里神州日正升。功勛詩友、中華詩詞律詩專欄首席版主亦舒評點;工穩(wěn)大氣,起聯運典,厚重有致。頷聯句式,靈動有味。頸聯拓開,述事見情,灑脫豁達。七句小我,結筆大情。中華詩詞論壇律詩專欄版主金戈鐵馬評點;立意高遠、章法煥然、遣詞典雅、意蘊無窮,欣賞。中華詩詞論壇律詩專欄版主書風劍雨評點:自然流暢,很見詩懷,“恨憐才未逢知已,遲復書常慢舊朋?!鳖H有回味! 中華詩詞論壇律詩專欄版主開心嘟嘟^_^評點:工穩(wěn)有味,賞讀問好。
振鐸甘為孺子牛(七律疊韻二首)戴鐵杵
(一)晚晴豪縱筆耕稠,夕照依依韻事悠。窗外堪憐懷舊燕,燈前更憶拓荒牛。菊隨秋老芳香烈,楓任霜侵歲月流。認取如弦存直道,尊榮端不讓王侯。
(二)六秩人生歲月稠,千山萬水自悠悠。抽絲苦作春蠶繭,振鐸甘為孺子牛。正氣總從胸際涌,清風常向卷中流。晚來筆健心尤廣,敢斥城鄉(xiāng)富貴侯。敢斥城鄉(xiāng)富貴侯(七律疊韻二首)戴鐵杵
(一) 晚晴豪縱筆耕稠,夕照依依韻事悠。窗外堪憐懷舊燕,燈前更憶拓荒牛。菊隨秋老芳香烈,楓任霜侵歲月流。認取如弦存直道,尊榮端不讓王侯。
(二)六秩人生歲月稠,千山萬水自悠悠。抽絲苦作春蠶繭,振鐸甘為孺子牛。正氣總從胸際涌,清風常向卷中流。晚來筆健心尤廣,敢斥城鄉(xiāng)富貴侯。瘦西湖畔蜀岡東戴鐵杵水上鳧莊畫檻通,虹橋西岸蜀岡東。五亭倒影粼粼浪,一塔穿云面面風。山寺鐘聲清窾坎,隔江山色遠空蒙。釣臺花嶼雷塘路,都入詩人指顧中。中華詩詞論壇律詩專欄版主馬哥評點:詩意厚重,贊賞!中華詩詞論壇律詩專欄常務管理金華稗草評點:情景俱佳,思緒隨風飄向遠方。書香一縷為君留戴鐵杵
(一)書香一縷為君留,抹盡憂思抹盡愁。酒綠燈紅人莫醉,出山泉水自清流。
(二)楚水蒼茫憶舊游,書香一縷為君留。琴弦譜出民生曲,不羨人間富貴侯。
(三)由來媚骨輸雄骨,畢竟清流勝濁流。返樸歸真驅翰墨,書香一縷為君留。三十年同學會66年高中畢業(yè),77年恢復高考才能上大學。畢業(yè)30年,同學難得齊聚母校,感慨萬分。難得心齊聚一城,天南地北敘真情。流連不作棲梁燕,吟唱何輸出谷鶯。同學少年思往事,重逢舊雨締新盟。陽春三月花如錦,更喜青山夕照明。金戈鐵馬先生評點:難得心齊聚一城,天南地北敘真情。首聯點題,天南地北齊聚(會)一城!流連不作棲梁燕,吟唱何輸出谷鶯。頷聯反對見意!出句反扣首聯“聚”字,對句緊扣首聯“敘”字!對句典出《詩經·小雅·伐木》,用典貼切!同學少年思往事,重逢舊雨締新盟。頸聯出句順流而下,對句轉進“締新盟”! “同學”補充首聯綰合詩題?!芭f雨”“新盟”用詞典雅,且為當句對!陽春三月花如錦,更喜青山夕照明。尾聯景結全篇,意蘊豐厚,令人振奮!頷聯虛字對,頸聯實字對,如此構篇, 但見靈動,不覺板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