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因為失眠就醫(yī),仔細詢問,原因千差萬別,想太多,不順心,煩躁,擔心,焦慮…… 失眠伴焦慮是我們臨床常見的身心疾病,兩者關系密切,焦慮是失眠的主要原因,失眠會使人痛苦、煩躁不安,也會加重焦慮的嚴重程度。 焦慮伴失眠,《傷寒論》中有提到過:“心中煩,不得臥”,《問齋醫(yī)案》也指出說: “征忡、驚悸、汗眩、饑嘈、不寐乃一體之病?!?/p> 此類患者常有入睡困難、早醒及再入睡困難等癥。 除了睡眠,其還會有煩躁易怒、驚恐、緊張、想哭、心悸、胸悶、汗出、口干、頭痛等神經(jīng)紊亂及軀體化癥狀。 病 因 病 機 1、憂思多慮。思慮過多,容易耗傷心脾;肝郁克脾土,肝氣郁結會使脾氣虛弱,繼而會使氣血生化不足,無以奉養(yǎng)心神,心神失養(yǎng),神魂難安而失眠。 2、情志過極。情緒過極,可致臟腑功能的失調(diào),少陽氣機疏發(fā)不暢,郁而化火,肝膽相火引動君火,上擾心神而失眠。 3、氣血不足。氣血不足致營衛(wèi)失調(diào),衛(wèi)氣晝不行于陽,夜不行于陰,故出現(xiàn)白天疲乏勞累,夜間睡眠不佳。
論 治 要 點 1 從肝論治,疏肝理氣解郁 肝藏血,主疏泄,焦慮會使氣血運行不暢,肝郁化火,邪火擾動心神,繼而加重失眠,因此 在治療上,注重舒肝行氣,主以舒肝行氣之品,佐以養(yǎng)血柔肝、除煩安神,使肝氣得舒、心血得養(yǎng),失眠癥狀得以好轉。 從肝論治法,其尤其適合于女性患者,因為女性失眠多是肝氣不舒所致,且女子以肝為先天,故需疏肝柔肝。 常用:北柴胡、木香、枳殼、薄荷疏肝理氣解郁,當歸、白芍養(yǎng)血柔肝,配伍柏子仁、炒酸棗仁、遠志養(yǎng)心安神。 2 從心論治,滋陰養(yǎng)血安神 失眠病位在心,心主神志,神安則眠,神不安則失眠,加之憂慮使肝失疏泄,陰血不足,血虛無以養(yǎng)心,心虛則神不守舍,以致失眠,因此 在治療上需加補血行血之品,使心血充沛,加行血之效,使氣血運行得法,陽氣入于陰,心神得安。 焦慮伴失眠患者心血耗損情況嚴重,以致虛火內(nèi)熱, 在補血行血同時,加清熱滋陰,使心血得以充養(yǎng)。 常用:酸棗仁、遠志、首烏藤、牡蠣安神;當歸、郁金、白芍補血行血;配伍些川牛膝、菟絲子、枸杞子滋補腎陰;龍膽草、燈心草、淡竹葉、黃連瀉火除煩等。 3 從脾論治,健脾益氣祛濕 肝郁克脾土,以致脾虛氣弱,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心血不能充養(yǎng)而失眠;脾主運化,運化無力,水飲內(nèi)停,滋生痰熱,痰熱內(nèi)擾于心,心不安也可致失眠。 因此在治療上,注重補脾益氣、化濕祛痰。 常用:黃芪、白術健脾益氣;半夏、竹茹燥濕化痰,除煩安神;炒神曲、茯苓、砂仁、生薏苡仁健脾化濕。 張仲景推薦兩方 1 酸棗仁湯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功用:養(yǎng)血安神,清熱除煩,治療因肝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所致的焦慮伴失眠。 方組:酸棗仁15g、甘草3g、知母6g、茯苓6g、川芎6g。 2 逍遙散 該方是張仲景的四逆散及當歸芍藥散合方,可以疏肝解郁,能實現(xiàn)肝脾同治,重在治肝。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養(yǎng)血,治療因肝郁血虛引起的焦慮伴失眠。 方組:柴胡12 g、白芍12 g、當歸12g、茯苓12g、白術12g、炙甘草6g。 對于焦慮性失眠,中醫(yī)認為,其與憂思、情志、氣血等因素有關,治療上常予疏肝解郁、理氣健脾、化濕祛痰、養(yǎng)心安神等治法。 |
|
來自: 昵稱17447218 > 《失眠、第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