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北宋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那一刻,李煜便日夜沉浸在愁海之中:離開家國的愁;親人離散的愁;淪為階下之囚的愁,各種各樣的愁,時時刻刻都在刺痛著他身上的每一根神經(jīng)。 李煜的詞自被俘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而后期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寫下很多充滿離愁的詞,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就像他的這首經(jīng)典名篇《相見歡·無言獨(dú)上西樓》,便是已經(jīng)歸降宋朝時,所表現(xiàn)出的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寫盡了人生離愁,曾被后世學(xué)者譽(yù)為宋初'婉約派開山之作'。 相見歡·無言獨(dú)上西樓 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首句'無言獨(dú)上西樓'將人物引入到畫面中。'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tài),'獨(dú)上'二字則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孤獨(dú)身影。無論是神態(tài)還是動作的描寫,都揭示出詞人內(nèi)心深處隱寓的很多不能傾訴的孤寂與凄婉。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形象地描繪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絲喻愁,新穎而又別致,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深處深深的寂寞、萬般的無奈和無法排遣的離愁。 尾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緊承上句寫出了李煜對愁的體驗與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內(nèi)心深處,是一種獨(dú)特而真切的感受。 這首詞感情真實,深沉自然,即使有滿腹愁苦,也只能'無言獨(dú)上西樓',眼望殘月如鉤、梧桐清秋,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qiáng)壓在心底。這種無言的哀傷更勝過痛哭流涕之悲。不愧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堪稱不朽之經(jīng)典。 李煜作為皇帝或許是失敗的,但是在他的另一面,則是能促使他成為'千古詞帝'的重要特點,那就是有真情、有自尊、有堅持。
終于,他在42歲生日的宴會上,因《虞美人》而引來了殺身之禍?!队菝廊恕分?,人世再無李后主,'千古詞帝'的一生落下帷幕,讓很多的后人為他感到惋惜。
李后主的詞均被記載在《李煜詞傳》中即使已經(jīng)過去了千年,但是依舊能夠從他的詞里,看到曾經(jīng)李煜眼中的此情此景,與他遙遠(yuǎn)而又寂寥的情感惺惺相惜,仿佛他所經(jīng)歷的,與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深深契合。 《李煜詞傳》以李后主流傳于世的詩詞作為切入點,通過三十余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于世的詩詞,用散文體小說的創(chuàng)作方式,演繹其至情至性、充滿悲歡離合的傳奇人生。 這套書共有6本,其中還包含有《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y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fā);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 到了浪漫的五月,我們不妨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體會他們的人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六本書,只需要45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來一場古典行,感悟古人的智慧,何樂而不為? 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以下鏈接購買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