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頸肩綜合癥中醫(yī)治療

 柴桂苓 2020-04-03

頸肩部疼痛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綜合癥群,可由許多疾病引起,嚴重者除頸肩部疼痛外,尚可引起頸啟部活動有不同程度障礙,影響工作和生活。臨床從“整體觀念”出發(fā),進行辨證分型治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病因病機

頸肩綜合征常發(fā)于40~60歲,多由年長休弱,肝腎不足,陰血虧虛,加以慢性勞損,以致陰血不能榮于筋脈,筋脈失于濡養(yǎng),經絡不舒,拘急不松,不松則痛,或因頸肩部急性損傷后氣血凝滯,復感寒濕之邪、筋脈阻塞不通,不通則痛。局部因痛則筋脈更急,因急則疼痛更增,因而筋脈不利,活動障礙。


二、分型與治療

1.肝腎不足,陰血虧虛型

多見于年老病人,素體虛弱,加以長期勞累,癥見頸肩酸痛,遇勞加劇,或疼痛反復不已,或肩、臂、手指麻木甚則肌肉削小,頸部或肩部活動不利或受限制,伴有形體消瘦,面色不華,精神不振,常有頭暈耳鳴,腰膝酸楚,飲食不香,舌淡蒼白,脈象細弱。

治以補益肝腎,養(yǎng)血舒筋,擬補腎養(yǎng)陰柔筋湯為主。方用制黃精15克、杞子12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5克、片姜黃5克、紫丹參15克、木瓜10克、桑枝15克、桂枝10克。以黃精、杞子補益肝腎; 配白芍、甘草柔肝斂陰以養(yǎng)筋緩急; 桂枝、丹參、木瓜、姜黃活血通絡止痛。

例1何xx,男,58歲,1978年 9月19日初診。

素體肝腎不足,兩肩反復酸痛已8個月,近兩個月來明顯加重,肩臂時有麻木,右側為甚,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檢查右側后伸30°,外展70°、前屈90°; 左側后伸40°,外展70°,前屈90°, 左側肩峰外側及肱骨大結節(jié)處壓痛,右側肩峰后方壓痛。患者常有頭暈,腰膝酸楚,不耐久勞,稍勞以后諸癥明顯加劇,舌淡紅,脈細。

西醫(yī)診斷:肩關節(jié)周圍炎。

中醫(yī)辨證:肝腎不足,陰血虧虛。先給予補腎養(yǎng)陰柔筋湯7劑,治后兩肩酸痛明顯減輕,精神亦見好轉,再以原方加蓯蓉15克,繼服10劑,囑其配合功能鍛煉,20天以后諸癥消失,肩關節(jié)恢復正?;顒?。


例2方xx,女, 50歲,1975年2月1日初診。

素體陰虧,常感午后潮熱,因長期伏案工作以致頸肩酸痛巳一年,經推拿等治療未見好轉,近來酸痛加重,且感麻木,有時麻木至小指,右側為甚,遇冷則麻木加劇,體倦肢軟,足跟常痛,不能久立,目干咽燥,口渴,飲食乏味,舌尖紅、少苔,脈沉細。檢查頸肩部廣泛壓痛,以頸椎4~6棘突壓痛為明顯,肩關節(jié)活動尚可,臂叢神經牽拉征陽性。X線拍片見頸椎3~ 7椎體前緣均見肥大性改變。

西醫(yī)診斷:頸椎病(根型)

中醫(yī)辨證:肝腎不足,陰血虧虛。予以補腎養(yǎng)陰柔筋湯加沙參12克,麥冬15克,服15劑后頸肩部酸痛已基本消除,精神轉佳,繼服原方15劑,配合鍛煉。1978年隨訪,情況良好,未曾復發(fā),且能堅持全日工作。



2.瘀阻寒濕滯絡型

多見于中年病人,素體陽虛,復因外傷,頸肩部疼痛,甚則痛似刀割,或痛無定處,入夜加重,或遇冷加劇,疼痛亦可隨天氣而變化,肩臂、手指可出現(xiàn)麻木,患者多有寒冷感,頸或肩部活動不利,動則疼痛,甚至活動障礙,以致梳頭、穿衣都有困難。常伴有身重肢冷,胸脘滿悶,胃納呆滯,舌多胖潤、苔薄白或膩,脈細澀。

治以散寒祛濕,活血通絡,以黃耆防己湯為主,方用黃耆15克、防已9克、當歸9克、羌活9克,白芍15克、防風6克、桂枝9克、秦艽9克、灸川烏9克、茯苓15克、陳皮6克。方以防己、防風、羌活、秦艽祛風燥濕; 桂枝、灸川烏勝寒止痛; 黃耆、當歸、白芍溫補氣血,全方具有散寒祛濕,活血通絡之功,籍達氣血充盈,筋脈通利。

例1沈xX,女,31歲,1978年9 月13日初診。

7月11日外傷致右肩關節(jié)脫臼,復位后右肩疼痛反復不已,遇陰雨天氣加劇,近兩天特別嚴重,以致不能端碗,夜不安枕。檢查右肩峰外側廣泛壓痛,前屈40°,后伸30°,外展50°,被動加大其活動范圍時,疼痛不可忍受,口淡無味,納呆,食后腹脹,舌淡,苔白,脈澀。

西醫(yī)診斷:肩關節(jié)周圍炎。

中醫(yī)辨證:瘀阻寒濕滯絡型。給予黃耆防己湯去川烏加元胡12克,連服10劑后疼痛已減半,即囑功能鍛煉,繼服原方10劑后疼痛消失,活動自如。


例2袁xx,女,48歲,1978年9月19日就診。

素體脾胃不健,納食喜溫惡寒。兩個月前不慎扭傷右肩引起酸痛,經針炎、中藥外敷未見好轉。近兩周來右頸肩及上肢漸感痹楚麻木,重著無力,脘腹脹、不思食,便溏,口淡,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濡。檢查:頸椎5,6棘突及棘突旁和肩部壓痛,臂叢神經牽拉征陰性,X 線拍片見頸椎5,6椎體前緣有唇樣改變。

西醫(yī)診斷:頸椎綜合征。

中醫(yī)辨證:瘀阻寒濕滯絡型。服黃耆防己湯15劑以后,痹楚麻木明顯消失,但仍感無力重著,原方加威靈仙12克、烏梢蛇15克,繼服10劑,諸癥消失。



頸肩綜合征臨床上是常見的,可由頸椎疾病或肩部疾病如肩關節(jié)周圍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等引起。致病原因尚未十分清楚?,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由于局部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引起肌肉、肌腱、筋膜、韌帶、關節(jié)囊等組織附著處成椎間盤的無菌性炎癥反應,或這些組織附著處的神經末梢受到無菌性炎癥反應的化學刺激而產生疼痛等癥狀。根據(jù)祖國醫(yī)學理論來認識,導致頸肩綜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年老體弱,肝腎不足。內經云:“肝主筋、 肝之合筋也。七八肝氣衰,肝不貯血,血不養(yǎng)筋,筋不轉動”,因此,身體虛弱,肝腎陰虧,筋脈失于榮養(yǎng),導致筋脈拘急不松,關節(jié)失用,是頸肩綜合征的根本原因?!爸尾”厍笃浔尽?,其本就是“內虛”,因此在辨證的基礎上,確立了補肝腎養(yǎng)血,柔肝斂陰之法,為治療頸肩綜合征的主要法則,因而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臨床發(fā)現(xiàn)有的病人雖然有過外傷血瘀、復受寒濕之邪引起頸肩綜合征,究其原因亦是在于素體虛弱,特別是中氣不足,衛(wèi)陽虛弱,以致寒濕之邪乘虛侵襲,進而耗傷氣血。寒濕之邪阻于筋脈,導致筋脈不通而疼痛,治療上雖然用散寒祛濕之法,但仍應從“本虛”出發(fā),采用溫補氣血、散寒祛濕之法,亦能獲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