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蘇軾,你首先想到什么? 美食家們可能想到東坡居士那一碗讓人垂涎三尺的東坡肉;詩詞愛好者們可能出口成誦“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旅游達人們可能脫口而出自己打卡過的西湖美景蘇堤春曉。 在不同的人心中,蘇東坡的形象也不盡相同,但不管是哪一種,人們對于東坡居士的喜愛之情可以說是溢于言表的。
由此可見蘇東坡的個人魅力之大,簡直可以稱其為5000年來通透有情、豁達有趣的文學(xué)男神。 一、黃鐘大呂,文學(xué)大家在文學(xué)史上,詞,興于唐而盛于宋。宋詞無論是在其表現(xiàn)形式還是思想內(nèi)容上都廣受大眾所喜愛。既然提到宋詞,那么就不得不提蘇軾。他的《東坡樂府》是宋詞發(fā)展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 區(qū)別于之前詞人們婉約清麗的文風(fēng),蘇軾的詞為詞壇吹來一股豪邁慷慨、激昂明快的新風(fēng)。其詞開豪放一派,為詞在文學(xué)史上的發(fā)展增添了新的生命力,與豪放派的辛棄疾并稱為“蘇辛”。 不只是宋詞,蘇軾在散文上取得的成就亦頗高,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以及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并稱為“唐宋八大家”。 蘇軾的文學(xué)作品,涉獵廣泛、數(shù)量眾多,不管是歷史典籍還是秘聞野史,他都饒有興趣。他是真正熱愛文學(xué)、熱愛創(chuàng)作之人,并且以極高的文學(xué)造詣璀璨閃耀于中華文明的浩瀚長河。 二、多才多藝,人間樂趣最近兩年網(wǎng)絡(luò)上比較火的一句話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闭娴哪猩瘢欢ㄊ菗碛兄?strong>有趣的靈魂,讓人折服于他的幽默與真性情的。 套用一句網(wǎng)絡(luò)句式:不喜歡縱情山水的美食家不是好書法家。東坡先生興趣愛好極為廣泛,多才多藝的他真真是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他喜好山水,經(jīng)常造訪名山名水、遍歷大好河山。在其弟蘇轍眼里,暢游山水的蘇軾仿佛是逍遙自在的山中神仙:“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迸c自然為伴,靈山秀水之間,蘇軾的豪爽與活潑想必也與經(jīng)常出游、開闊眼界有關(guān)吧。 除了寄情山水,蘇軾還喜歡花木、品茶、釀酒、美食,他的書法與繪畫造詣也極高: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與文同并稱“湖州畫派始祖”。這樣一位多才多藝的文藝青年自然是名副其實的真男神了。 即使是在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密州,蘇東坡也能苦中作樂,調(diào)侃自己去廢棄園子里尋菊果腹,怡然自得,不覺辛苦。如此可愛直率,誰能不愛呢? 三、伴侶知己,有情有義有一種吸引力法則,大意是: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近朱者赤”,男神身邊也總是圍繞著一群優(yōu)秀的人兒。 在友情上,蘇東坡作為一個擁有真性情的文人,身邊聚集了不少優(yōu)秀可靠的朋友知己。 意氣風(fēng)發(fā)之時,他們脾氣對味,文字上互相指點,仕途上互相幫助,生活上互相傾聽;遭貶患難之時,他們不離不棄,危險面前共進退,大浪之中共沉浮,困難之下共承擔。 在愛情上,蘇東坡更是有幸與知心伴侶相知相守、情深意暖。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背鯇W(xué)這首詞時,我就被它的真摯情感所打動了。蘇軾在這首寫給亡妻王弗的悼亡詞里傾注了太多心血,足見蘇軾對妻子的愛意之深。 蘇軾與第二任妻子王閏之也是一段溫暖和美的姻緣,他稱她為老妻,彼此尊重、相濡以沫,風(fēng)風(fēng)雨雨二十五年,直到閏之46歲時去世,蘇軾在祭文中寫道“淚盡目干”。 這樣一位重情重義的男人,對待侍妾王朝云也是真心愛護、情深意長。朝云天真玲瓏,蘇軾懷念她:“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diào),每逢暮雨倍思卿。”如此深情,不禁讓人感嘆:有夫如此,人生無憾啊。 四、為民惠民,世代傳頌東坡先生在官場浮沉的年歲里,幾經(jīng)被貶,起起落落,不管官職處境如何,唯一不變的是他那顆為民著想、利民惠民的心。 蘇軾在密州任職的第二年,恰逢密州蝗旱災(zāi)害相連,西北方的西夏又不斷進擾。他直接去到受災(zāi)前線辦公,一邊向朝廷報告請求減稅;另一邊聚集各方力量突擊抗災(zāi),終于將災(zāi)難消除。年近不惑的他不但解除了人民疾苦,而且時刻準備著馳騁沙場,他寫下《江城子·密州出獵》這一名篇,抒發(fā)了為朝廷效命、保護百姓的志向情懷。 在杭州時,西湖淤塞、水草瘋長,蘇軾與水利專家商討計劃并召集工人,終于想出筑造長堤的法子來治理西湖。治理好后的西湖美不勝收,民眾感激不盡、喜笑顏開?,F(xiàn)在蘇堤仍在,蘇軾的功績不可磨滅。 在定州,蘇軾帶領(lǐng)人們將荒野水灘變成了能解決民眾溫飽問題的水田;在惠州,蘇軾力促完成了東江大橋的建設(shè),便利了民眾的交通往來……為民辦事的例子還有很多,心系蒼生的蘇軾當之無愧真男神的稱號。 五、通透豁達,赤誠一生除了優(yōu)質(zhì)文章、高尚品行、真實性情,蘇軾最讓人贊嘆佩服的,是他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通透的心靈智慧以及磊落赤誠的情懷。 我日常讀蘇軾詞,尤其喜愛的一句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醉歸遇雨,不要害怕這風(fēng)雨啊,拄著竹杖、穿著草鞋、披著蓑衣,也可在風(fēng)雨里瀟灑來去啊。 縱觀蘇軾的一生,哪怕遭遇再多的坎坷磨難,他也依然以樂觀態(tài)度面對,寵辱不驚,有真正的大家風(fēng)范。他一生與佛結(jié)緣,外學(xué)內(nèi)化,吸收成自身的智慧養(yǎng)分,在禪意的頓悟里修煉了一顆干凈剔透的赤誠之心。 每當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讀讀東坡的詩詞,想到他那么多的磨難都翻越了,我這點兒小挫折又算什么呢?他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仿佛燈塔般溫暖明亮。 讀完江曉英所著《蘇東坡:最是人間真情味》,窗外的雨也小了些,雨天讀書真是人生暢快之事!這本傳記如此條理清晰地深入探究了蘇東坡的一生,為讀者更好的了解蘇東坡其文其人構(gòu)建了立體、形象的理解空間,讀罷收獲頗豐、感受頗深。 我收拾好背包出門,走在街上,正好雨停了,想起那句“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就繼續(xù)前行吧!無論風(fēng)雨陰晴。文學(xué)男神的樂觀精神將會永遠激勵著我前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