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前幾天的一則有關漢字的趣聞吸引了我的注意:上海一位姓葉的律師覺得有些漢字不尊重女性,需要更改,他甚至一下子舉出了“娛、耍、嫖、婪、嫉、妒...”等十六個漢字來佐證自己的觀點。不想,他看似義正言辭的說法卻鬧了笑話。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葉律師犯了“望文造義”的錯誤。因為他舉的那些字都是形聲字,一表音,一表義,而“女”只是作為表音的聲旁存在,他卻偏認為它是表義的,這才誤讀了其含義。 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與葉律師不同,他非但沒有誤讀漢字含義,反而還創(chuàng)造了一個漢字,且沿用至今。不過,說起這個字的產(chǎn)生經(jīng)歷也可以說是很坎坷的了。為什么這么說呢?請聽小編細細道來。 點擊加載圖片 劉半農(nóng)于1891年出生在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舊家庭,他和兩個弟弟并稱“江陰劉氏三杰”。他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過人的聰穎,6歲精通詩詞歌賦,16歲入常州府中學堂讀書,20歲就能教書育人。后來,酷愛寫作的他還成了《新青年》的編輯。由于受到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沖擊,他便涌入到了“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的浪潮中。北大校長蔡元培十分欣賞他,破格錄用他為北大國文系教授。 點擊加載圖片 但是,由于年紀過輕,他遭到了胡適等人的排擠。1925年,榮膺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后的他再度回國,擔任北大國文系教授。1925年,他以《漢語字聲實驗錄》一書獲得了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nèi)語言學專獎,這讓他在學術界名聲大噪,同時也堅定了他推動“漢字拼音化”革命的決心!1925年,在劉半農(nóng)的主持下,“數(shù)人會”成立,經(jīng)過22次激烈討論,擬定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 點擊加載圖片 除了漢字拼音化外,劉半農(nóng)還提出了漢字簡單化的新觀點。于是,劉半農(nóng)又開始擬定編寫簡化字的書籍,比如《大學辭典》、《中國大字典》,但因為經(jīng)費不足都作罷。1933年,他終于編撰完成了《標準國音中小字典》,其中收錄了9000多個字,而“她”字也收錄在其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她”字竟是劉半農(nóng)發(fā)明的!起初,劉半農(nóng)還因為這個字被普通婦女“謾罵”了足足三年!多數(shù)女性認為發(fā)明這個字是對女性的歧視,她們質(zhì)問劉半農(nóng)為什么不讓男他再改一個字,而非要女她改一個字。 點擊加載圖片 其實,這并不是劉先生的本意,而是公眾的關注點有問題,難道改個字就是歧視女性嗎?相反,這恰恰是尊重女性的做法。之前的舊社會只有男他,沒有女她,女子總是被視為男子的“附屬品”,竟連個獨立的字都沒有!劉先生是新文化運動的倡議者,他自然是深知女子數(shù)年來被歧視,被壓迫的苦楚,又怎會歧視女性呢?可如今,他為了標榜女性獨立造出了女她卻被指責歧視女性,豈不可笑? 點擊加載圖片 劉先生在造出她字后雖然受到輿論的轟炸,但同時也得到了部分理性中國人的贊許。周作人于1918年8月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撰文,提及了劉半農(nóng)的這個建議:“中國第三人稱代名詞沒有性的分別,狠覺不便。半農(nóng)創(chuàng)造‘她’ 字和 ‘他’ 字并用?!眲⒑陶Z也發(fā)文稱,她字的發(fā)明是這一時期國人“所發(fā)明的最迷人的新詞語之一”,就連大文豪魯迅先生也對這一發(fā)明贊不絕口,認為一個她字關聯(lián)著具有戰(zhàn)士,詩人,語言學家三重身份,可謂是一字千鈞! 雖然劉先生被罵了三年,也有很多人為他不值,替他辯護,但小編覺得,一個新事物從誕生到普及總是要有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或許是曲折的,但終歸結果是好的。對此,你怎么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