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有人開始在報刊上討論“她”字。“她”在宋代的字典《集韻》上解釋為“蜀謂母曰姐或作她”。“她”字作為女性的第三人稱是后起之義,代替了白話文運動初期的“伊”字。后來有人發(fā)難了,認為“她”字表現(xiàn)出一種男尊女卑思想,為什么“他”是“人”字旁,而“她”則是“女”字旁,難道女人不是人么?主張把“他”改成“男也”,以示男女平等。 在漢字中,有的字的確有男尊女卑的傾向,這恐怕與千百年來的國情有關(guān)。其實在上古之時并非像后世這樣,《通鑒外紀》說:“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shè)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瀆?!苯Y(jié)婚是人類繁衍后代避免亂交的文明,男女在這方面據(jù)史學(xué)家們考據(jù)當時是平等的。
然而后來男人的強勢出現(xiàn),逐漸形成男尊女卑,《白虎通》中明確指出;“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婦者,服也,以禮屈服?!逼┤邕@個“如”字,在解釋“女”字時直接說女即如(順從)也,所謂“少如父教、嫁如夫命、老如子言”。在造字之初就使女性成了被領(lǐng)導(dǎo)者。
既然“女”字有了卑服之義,在漢字造字之初就將有的“女”字偏旁的字烙上低卑的色彩。像“嬾”字在漢代《說文解字》中出現(xiàn),《集韻》中說“女性多怠故從女”。再如字義不好的字:奸、婬、奴、妒、婪等,這些字都歸在“女”部是不公平的。
其二是本來是形容美好的褒字,后來由褒而貶,形成詞義的轉(zhuǎn)變演化。如“妖”字,本作巧也、妍也講,曹植有“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的句子,妖女就是美女。妖妙、妖妖均是作美好講,然而現(xiàn)在用“妖”字很少有褒義了。再如“嫖”字本作“輕”講,嫖姚為勁疾之貌,漢將霍去病被封為嫖姚校尉,杜甫有詩云:“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痹跈?quán)威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面,嫖只有男子玩弄妓女的意思了。
“男也”字公案最終不了了之,作為男性代詞的“他”以“人”旁終于被人們認可并廣泛應(yīng)用。
?。ū緳陂L期征集“日知錄”三字篆刻,投稿郵箱:rizhilu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