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頸椎病的患病率達到7%-10%,這說明全國近1億頸椎病患者,而且還在以每年100萬人的速度上升,頸椎病已經(jīng)是危害我國民眾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為什么會得頸椎病 雖然造成頸椎病的原因千變萬化,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頸椎不恰當?shù)幕顒印保畛R姷摹安磺‘敾顒印本褪恰伴L期低頭”。頸椎病是由于頸部椎間盤退變或者勞損等原因,導致頸部動靜力平衡失調,產(chǎn)生椎間盤突出(或膨出)、韌帶鈣化、骨質增生、壓迫或刺激頸部肌肉、神經(jīng)、脊髓、血管、椎動脈或交感神經(jīng)等組織而出現(xiàn)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稱其為頸椎骨性關節(jié)病,簡稱頸椎病。臨床常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視模糊、記憶力下降、上肢麻木、項背疼痛、下肢行走步態(tài)不穩(wěn) 、肌肉萎縮,甚則四肢癱瘓。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多,但因電子產(chǎn)品的發(fā)展,頸椎病越來越年輕化、低齡化。 一、青年人的頸椎病多因 1、高強度工作壓力下 2、頸部受寒:早晚騎車、運動等保暖不夠而受涼。 3、低頭姿勢過久(手機族)或枕頭太高或太低,頸部應力平衡發(fā)生改變,血液循環(huán)不暢,頸部肌肉勞損,頸椎間盤逐漸脫水甚至膨出、突出或頸椎產(chǎn)生骨質增生,由此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jīng)根、血管及交感神經(jīng),由此產(chǎn)生的頸肩、頭部、上肢及行走不適等一系列病癥。 中老年人的頸椎病多因 1、年老體衰,筋骨退化或退行性改變 2、頸部受寒(風寒侵襲) 3、姿勢不良,有長期低頭史或枕頭太高或過低導致骨關節(jié)退行形變所致。 中醫(yī)如何治療頸椎病 1、推拿治療:推拿手法是祖國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時推拿醫(yī)生運用雙手和簡單器械在患者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jīng)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fā)作期不宜推拿,否則會使神經(jīng)根部炎癥、水腫加重,疼痛加劇。 2、針灸治療:根據(jù)中醫(yī)基礎理論,頸椎病的發(fā)生多由于風寒侵襲、氣滯血瘀、肝腎虧虛等所致,因此,針灸治療頸椎病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針灸達到舒筋通絡、行氣活血、化瘀止痛等目的。 3、物理療法:簡稱理療,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目前欽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推拿科二區(qū)開展的理療項目有:雀啄灸、偏振光、艾炙、穴位貼敷、子午流注、雷火灸、體外沖擊波、草藥藥包燙熨等。 ▲鄧貴毅主任為患者做推拿治療 如何預防頸椎病 1、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做頭部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既能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fā)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于頸段脊柱的穩(wěn)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頭易使頭部前屈,增大下端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3、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勞累,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4、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損傷,防止其發(fā)展為頸椎病。 5、走路或勞累時防止閃、挫傷。 6、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及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鍛煉。 7、注意端坐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8、中醫(y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之功,合理的少量服用可起到強壯筋骨,可有效的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 9、頸椎病常見中醫(yī)分型:氣滯血瘀證;風寒濕證;肝腎虧虛證。 氣滯血瘀證: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法,方選身痛逐瘀湯加減。 風寒濕證:以祛風散寒,祛濕通絡為法,方選羌活勝濕湯加減。 肝腎虧虛證:以補益肝腎,通絡止痛為法,方選獨活寄生湯加減。 圖/文:鄧貴毅 整理:宣傳科 專家簡介 鄧貴毅 推拿二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運用廣西脊柱正骨手法及北京宮廷正骨手法治療頸胸腰椎疾病引起的相關癥狀,四肢小關節(jié)錯位,尤其是骨盆移位引起腰腿痛及下肢癥狀療效明顯。 文源:推拿科二區(qū) 鄧貴毅 整理:宣傳科 |
|
來自: zgrzwd > 《頸肩背腰腿疼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