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4 半夏瀉心湯來源《傷寒論》,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 【組成】 半夏12克 黃芩 干姜 人參 甘草(炙)各9克 黃連3克 大棗12枚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溫服。 【功效】寒熱平調(diào),消痞散結(jié)。 【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 君藥:方中半夏和胃降逆,消痞散結(jié)為君; 臣藥:干姜溫中散寒為臣; 佐藥:黃芩、黃連瀉熱開痞,人參、大棗甘溫益氣,以補脾虛為佐藥; 使藥:甘草補脾和中而調(diào)和諸藥。 凡因寒熱互結(jié)于心下,胃氣不和,見證如上所述者,均可用之。 【配伍特點】寒熱并用、辛開苦降、補瀉兼施。 辛開苦降——指用辛味藥如半夏、干姜開結(jié)散寒,配合苦味藥如黃芩、黃連以降泄除熱,用于治療寒熱互結(jié)之痞癥的方法。代表方為半夏瀉心湯。臨床多用于治療胃部疾患。 【方歌】半夏瀉心配連芩,干姜人參草棗全;辛開苦降除痞滿,寒熱錯雜痞癥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