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張仲景方證化裁全解》之半夏瀉心湯化裁加減

 允峯 2022-10-05 發(fā)布于黑龍江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今天我們學習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我們來看一下方藥的組成。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干姜 黃芩 黃連 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看一下條文:

330.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宋359)

“傷寒”,是有表證存在。“本自寒下”,說明病人原來就有里虛寒的太陰下利。

傷寒的表邪,還沒有內(nèi)陷,并且病人原來就有太陰的下利,但是醫(yī)生給用了攻下法和吐法,更虛其里。里面中下焦寒飲更盛,導致邪熱內(nèi)陷,和本來的太陰水飲相互格拒,出現(xiàn)“寒格”。就是說,下焦虛寒水飲泛濫上逆,阻隔上焦陽氣邪熱,陰陽不相溝通,吐下逆反厲害,上吐下瀉的現(xiàn)象突出,甚至食入后就吐,胃不接納飲食了。食入口則吐,下利也會很嚴重。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在類方是屬于半夏瀉心湯類方的,但是從方劑加減化裁的角度看,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與半夏瀉心湯相比較,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把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放在半夏瀉心湯的類方當中,是從痞證這個角度來說的,其實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是對治陽痞的,與半夏瀉心湯有著正反的區(qū)別了。

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說一下“痞證”的話題了。

痞者,天地陰陽不交,升降失司,水火不運,寒熱互結(jié),痞悶塞于心下而不通暢,證屬少陽、厥陰。是本寒熱也。

所謂痞證,就是病情表現(xiàn)的寒熱錯雜,交阻于心下,痞悶不通暢,氣機不得升降,一般是虛寒水飲與濕熱相互結(jié),以少陽病和厥陰病為多見。

我們綜合上邊的描述概括一下,痞證病機,就是寒熱錯雜,這是核心。至于病位,痞證則是可以出現(xiàn)在任何地方的。那么,這就有了一個極其扼要的把握點,面對患者的時候,如果患者有寒熱錯雜的情況,你就有了思考痞證的可能了,再進一步,分一下寒熱的多少,這就有了陰痞、陽痞的把握了。

寒熱錯雜,寒多熱少的是陰痞;熱多寒少的就是陽痞。你看簡單不?

對治陰痞的方劑,你就在陽旦類方中挑選,對治陽痞的方劑你就在陰旦類方中挑選,漢傳中醫(yī)怎么推進中醫(yī)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你看看這種規(guī)范的對治方式,你會明白一些的。

我們把這種思維方法,用到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上來,你看看是不是極其吻合?并且,你完全可以運用這種思想對方劑方證沒有全部描述出來的內(nèi)容給予補充,以方測證。

可以說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的方證除了“食入口即吐”以外,還有上焦燥熱、心煩、失眠、口干口渴、心下痞悶、食入口則吐逆,舌質(zhì)淡或紅,苔滑而黃膩,下焦反而腹瀉,腹痛等等。

有了這些思考,我們就應該能夠掌握陰痞與陽痞的分別了,其代表方劑,陽痞這邊就是小前胡湯,陰痞這邊就是半夏瀉心湯。你把這兩個方劑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就明白了,兩張方劑的藥物差不多,只是寒熱有所偏傾罷了。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與半夏瀉心湯相比較: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沒有甘滋的甘草、大棗,甘味藥具有緩急的作用,癥狀急,盡量減少藥味牽扯,因此不用這些甘滋舒緩的藥。

也沒有用辛溫的半夏,怕增加上焦陽明熱,單用干姜溫虛寒水飲并止利,還可以解表止嘔,如果仍然有點表邪未盡的話豈不是更合適。

增加黃連的量,加強清上焦陽明熱之力,同時也可考慮協(xié)熱利。黃連、黃芩清陽明熱、除煩,也有止協(xié)熱利的作用。

本來下利,津液就不足,再給吐下,更加損傷津液。加上人參甘滋養(yǎng)津液,也能承擔部分佐藥功能。

干姜溫中解表,止嘔止利。干姜,反佐黃連、黃芩的寒涼,寒熱互用,交通陰陽。干姜辛熱,黃連、黃芩苦寒,辛苦除痞,這一定會有痞證的癥狀的。

師父講解條文是說:“這個方子很靈,不單是成人,很多小兒有這個癥狀而不愈的,也很靈。要是用了還嘔吐不止,就得加半夏了。那就有了瀉心湯的意思了?!?/span>

嘔吐不止,是可以考慮水飲上逆的厲害的,因此,加用半夏是十分合拍的,在這里也有必要參考一下現(xiàn)代中藥學藥說一下半夏這味藥一個作用,現(xiàn)代中藥學認為半夏“功善降逆和胃止嘔,各種原因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應用,對痰飲或胃寒嘔吐尤宜,故為止嘔要藥?!?/span>

參考這個說法理解師父說的“要是用了還嘔吐不止,就得加半夏了。那就有了瀉心湯的意思了。”豈不更有意思?!

嘔吐止不住加半夏,這就是虛寒也重了,一個干姜不能溫化降逆全部解決了,加半夏能夠辛散水飲,降逆化痞。這種病情還是挺重挺急的。臨床上越是急病重癥,用藥越是簡潔,抓住寒熱,重用某藥,單刀直入,以扭轉(zhuǎn)乾坤。

從方子整體配伍看,陰性藥多于陽性藥,邪熱比虛寒重,六綱為陽明太陰合病,屬少陽,五證為陽痞。

劉志杰經(jīng)方解析法

四象解析法

君藥:黃連3

臣藥:黃芩3  人參3

佐藥:無

使藥:干姜3

君藥:

黃連  大寒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利,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

黃連性大寒,對治上焦燥熱證。治療“腸澼腹痛下利”,對水熱互結(jié)導致的下利,療效卓著。

臣藥:

黃芩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諸熱黃疸,腸澼泄利,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黃芩清熱瀉火,還能逐水,對治“腸澼泄利”,善治水熱互結(jié)的協(xié)熱利,協(xié)助君藥黃連清陽明熱,對治水熱互結(jié)的協(xié)熱利。水熱互結(jié)可伴有血運不暢,屬血瘀,會發(fā)生腹痛,黃芩還能下血瘀(“下血閉”),止腹痛。

人參    甘滋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補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人參清熱,養(yǎng)津液。

使藥:

干姜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干姜“溫中”治療“腸澼下利”,能治療“胸滿咳逆上氣”,降逆止嘔的作用明顯。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方證

六綱:陽明太陰合病,熱多寒少,屬少陽

五證:陽痞證

主要癥狀:食入口即吐,腹瀉,腹痛,口干渴,心煩,失眠,心下痞悶。

常見體征:舌質(zhì)淡或紅,苔黃膩。

與半夏瀉心湯相比較,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不僅病位發(fā)生了變化,癥狀不同,更重要的是病性發(fā)生了改變。因此,方證就轉(zhuǎn)到對立面去了,由陽旦類方變?yōu)殛幍╊惙搅恕<訙p化裁個中之趣赫然昭昭?。?/span>

在這一次的仲景方證化裁的學習安排中,我是與大家共同來學習半夏瀉心湯方證化裁加減的。一共有九張方劑,前邊我們已經(jīng)學習提到七張方劑了,這七張方劑都是半夏瀉心湯的類方。但是,有一張方劑,也就是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它是從痞證類方這個角度說的,實際上它是陰旦類方。

剩下的兩張方劑,應該說不是半夏瀉心湯的類方了,一張是大半夏湯,一張是干姜人參半夏丸。當然,如果從痞證病機這個角度說,這兩張方劑,還是屬于陽旦類方,在針對痞證病機來說,其意義還是很重要。那么,師父讓我來與半夏瀉心湯的方證化裁加減放在一起學習,應該是用來闡述,方證化裁加減的另一部分內(nèi)容的。

這兩張方劑的主要藥物構(gòu)成是半夏與干姜(生姜),而這兩味藥的組成,在半夏瀉心湯當中又是重要的組成,半夏瀉心湯的君臣嘛。

當我們想到這些的時候,我們也就應該理解師父的良苦用心了。

半夏與干姜(或者生姜)是半夏瀉心湯的君臣組成,又是治療痞證的代表方劑,我們就應該從這里思考痞證病機的內(nèi)在意義。前邊我們已經(jīng)提到有關(guān)痞證病機的內(nèi)涵了。

那么,在痞悶不舒的內(nèi)容里,對比一下上逆嘔吐(因為,大半夏湯與干姜人參半夏丸都是主對上逆嘔吐的),就使我們在更廣的內(nèi)容上理解“上逆”與“痞證”的關(guān)系了。那個痞悶不舒當中是含有上逆的意思的,只是程度有別,同時痞證還伴有氣機不下罷了。上逆嘔吐只是一個內(nèi)容,而痞證則是既有上逆也有氣機不下兩個內(nèi)容,上逆可以理解為水飲上逆,氣機不下可以理解為上熱不降,這就是水熱互結(jié)交阻于心下的意思了。

好了,我們繼續(xù)學習大半夏湯和干姜人參半夏丸。

治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半夏丸主之。

《金匱要略增補》妊娠胎動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證第45條。

【干姜人參半夏丸】

干姜  人參(各一兩)  半夏(二兩)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為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

劉志杰經(jīng)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陰性藥:人參    微苦

平性藥:無

陽性藥:半夏  大溫  辛甘淡   

        干姜    

顯然,陽性藥物大于陰性藥物,是主對寒涼所引起導致的嘔吐的。

自從漢傳公開了劉志杰經(jīng)方解析法和漢傳中醫(yī)的十二步經(jīng)方辨治法式以來,不管你承認也罷,不承認也罷,對于方劑的解析,中醫(yī)診療的規(guī)范標準化,這就有了統(tǒng)一范本。同時,不僅僅使得方劑的解析有了規(guī)范的規(guī)程,也使得我們使用經(jīng)方乃至所有的方劑有了拓展的方法。

我們在對方劑做劉志杰經(jīng)方解析法之三才、四象分析的時候,即清楚的看到了方劑的陰、陽、中性的基礎(chǔ)構(gòu)成以及比例,也看清楚了方劑的君臣佐使的組合,如果我們再繼續(xù)沿著這條路往前走,我們再對方劑的構(gòu)成藥物的藥癥進行解析,那么,我們也就有了使用方劑拓展方法和思路。

我們對干姜人參半夏丸進行了劉志杰經(jīng)方解析之三才解析法,就有了干姜人參半夏丸的陰、陽、中性的認識,同時也就為四象解析法做了基礎(chǔ),接下來的劉志杰經(jīng)方解析之四象解析法就是必然的了。

四象解析法

君藥:半夏2

臣藥:干姜1   生姜汁

佐藥:無

使藥:人參1

我們一看這個四象解析法,就很清楚干姜人參半夏丸的主對了,并且十分清楚方劑內(nèi)部君臣佐使的組成比例,也就比較準確的把握了干姜人參半夏丸主對治的細微之處。許多方書,在記載方劑的時候,沒有藥物的重量記載,實際上這是很難準確說明方劑的主對治的。

同樣是半夏干姜兩味藥物,如果是半夏四兩,干姜二兩,這是一種情況,假如改為半夏二兩,干姜四兩,那就是另一種情況了。前者上逆多一點,而寒涼偏少,而后者則是寒涼偏多上逆偏輕一點了。如果再對藥物的藥癥展開解析,那么,你將會把握的更加細致。

干姜      生姜  大溫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人參    甘滋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補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半夏  大溫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你看看各藥物藥癥的主對治,你就完全可以依據(jù)這些主對治在使用這個方劑的時候,進行藥物藥量的調(diào)整了。我們再來看看大半夏湯。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锻馀_》云:治嘔、心下痞硬者。)

出自《金匱要略增補》嘔吐噦第21條。

【大半夏湯】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參 (三兩)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師父說:“這條,可是個重癥!胃反了。水飲大逆于上,胃氣虛的厲害,水飲結(jié)聚,堵住胃口了,吃什么吐什么,早晨吃的晚上吐出來,晚上吃的,過一宿,早上也吐出來。那個心下,要感覺滿而硬痛,按之還不算硬。成了虛痞了?!?/span>

用了半夏二升,要240克。量很大,加大降逆、散痞結(jié)水飲的力量。半夏本身,可以去腫瘤積聚的。加人參,補津液胃氣,虛痞要用人參的。白蜜可比飴糖功效好,現(xiàn)代來說,那個營養(yǎng)也充分啊,大補胃氣,養(yǎng)五臟六腑,還寬腸胃。同時,蜂蜜還緩解急迫,緩解病情。甘能緩急。

師父所說的情況有些朝食暮吐了,這就類似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胃癌的情況了。如果到了胃癌的地步,就難以治療了,師父說:“西醫(yī)的幽門水腫、胃癌,出現(xiàn)胃反,都可以用這個方子。西醫(yī)還有一種嚴重的神經(jīng)性嘔吐,也可以用這個方。

劉志杰經(jīng)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陽性藥:半夏  大溫  辛甘淡   

平性藥:蜂蜜    甘滋

陰性藥:人參    甘滋

陽性藥物半夏的用量是二升,可是夠重的,因此,大半夏湯的君藥是半夏,整個方劑的藥物熱性明顯大于寒涼,因此是對治寒涼性偏重的疾病。

四象解析法

君藥:半夏240

臣藥:無

佐藥:蜂蜜240

使藥:人參30

主要是用半夏降逆散結(jié)。大量使用蜂蜜,主要是考慮針對津液枯竭而去的,同時,蜂蜜還緩解急迫,緩解病情,甘能緩急。而使藥人參的使用補津液胃氣,也能協(xié)同蜂蜜,顧護胃氣養(yǎng)津液。

有了大溫的半夏與涼性人參的組合,就使得大半夏湯成為涼熱并用的方劑,也就有了針對寒熱錯雜的疾病的意義了。因此,這張方劑也就歸類于二旦類方,方劑的陽性藥物明顯大于陰性藥物,因此大半夏湯是屬于陽旦湯類方。從這一點上說,它于半夏瀉心湯都是陽旦湯類方的。

不過,半夏瀉心湯與大半夏湯的方證差別還是十分明顯的,半夏瀉心湯是針對痞證去的,而大半夏湯則是針對胃氣虛寒,厥陰病的上逆嘔吐去的。方證不同,藥物的差別也就大不同了。這個我們應該思考的方劑加減化裁的意義所在了。

下邊我用我的一個臨床醫(yī)案來說一下我對這個痞證與嘔吐上逆的關(guān)系理解。

【餐后嘔吐案】

孫某    19歲

初診:2016年3月17日

主訴:早飯后嘔吐一星期有余。

刻診:腹脹,叩診輕微鼓聲。小腹偶有腸鳴音。早飯后1小時內(nèi),嘔吐全部飯食。心悸。手足微涼,偶有腰酸??诓豢?,飲水不多。小便正常,大便溏,日1-2次。眼周發(fā)暗,詳細詢問得知睡前玩手機,睡眠很晚。

舌脈:舌淡,齒痕明顯,苔白膩略厚。脈兩關(guān)動,(短突跳如豆的那種脈象)

就其主訴而言,早晨飯后不出一小時就嘔吐,很容易令人想起大半夏湯的方證,不過,感覺不會那么嚴重。我們運用漢傳的規(guī)范診療程序也就是劉志杰經(jīng)方辨治法式來具體分析一下。

嘔吐,這是水飲上逆。舌象的齒痕明顯也說明這一點;大便稀也提示有水飲的可能,當然,這一點與腹脹又都提示病在里,因此屬太陰水飲上逆,加上手腳有點涼,又提示有少陰了,太陰少陰都有,自然就是是屬厥陰的,在這里表現(xiàn)出真陽不足了。因此,六綱是屬厥陰;

脈象的雙關(guān)動,是痞證表現(xiàn)的典型脈象腹部有點脹也支持這個痞證,加之脈跳突,還是有點熱的可能的,那個大便稀,也有協(xié)熱利的可能,十九歲的少年,并沒有拉肚子,這說明抗水飲的力量還是不小的,盡管有些真陽不足,但是還不那么嚴重,只是熱力不足罷了。

因此,患者的內(nèi)在病機仍然是寒熱錯雜的,加上脈象以及腹部有點脹,也就是脹不重,這就是痞證的表現(xiàn)了,五證病機就是寒多熱少的痞證。

病理產(chǎn)物分析,這個腹脹是氣機不順的表現(xiàn),有些氣滯的反映的,可以說有輕度的氣滯。加上水飲,就其病本考慮,就是氣和飲,加上嘔吐因此還有食的問題。

那么,六綱就是厥陰病,五證是痞證(涼滯寒飲多,煩溫少)。四本病理是,氣、飲、食。有了這些,病機寒熱錯雜的概念就確定了,那么類方范疇也就確立了。寒熱錯雜的類方,當然就是二旦類方了,患者又是寒多熱少,這不就是明顯的陽旦類方嗎。寒多熱少是陰痞,對治陰痞的方劑是陽旦類方。

既然是陽旦類方,且五證病機又是痞證,病理產(chǎn)物又以水飲為主。陽旦類方針對痞證的代表方劑就是半夏瀉心湯,對治水飲的代表方劑就是苓桂術(shù)甘湯。有了這些,主癥又是嘔吐,那么選用主對嘔吐的半夏做君藥就是自然的了。

其兼證就是水飲,溫化嘛,使用干姜、桂枝、白術(shù),就是臣藥了。

炙甘草,大棗就是佐藥了,還有茯苓。

使藥的使用主要還是針對那個可能有的協(xié)熱利去的,因此,完整半夏瀉心湯,仍然使用黃芩黃連。

需要說明一點,因為是用黨參代替人參,在現(xiàn)代中藥學里,黨參可是甘平的,但漢傳中醫(yī)認為,黨參的功效雖不及人參,但與人參接近,又因人參價格偏貴,平??梢杂命h參來代替。黨參的藥性仍然是涼性,在這里劃入使藥使用。

那么剩下的就是按藥癥相對的原則,化裁加減求方證高度相應了。

患者有時候有腹部腸鳴的情況,因此可以考慮加一個生姜的藥癥,同時,患者睡眠不足這個因素還是要照顧一下的,這其實導致的就是有點疲勞,也就是多少有點虛勞的意思吧,提高一下黨參的用量,就算是照顧一下吧。到此就可以決定處方了。

處方:

半夏40  黃芩30  黃連10  干姜30  炙甘草30

茯苓40  白術(shù)30  桂枝30  生姜30  大棗6個

黨參40

三劑,一劑兩日,一日三服。

3月24日復診

自訴服藥后仍然嘔吐了一次,而后就再也沒有嘔吐了。

脈象變緩,睡眠好而足,臉色明顯變紅潤了。大便不稀了(看來那個黃芩黃連還是應該用的)。

只是告訴患者不要過多玩手機,注意休息,病愈,不處方。

這個患者的嘔吐是十分明顯的,也具有食后吐的特點。但是,細分析之下,這個還是因為水飲上逆、氣機不順導致的,還沒有到達那種器質(zhì)性病變的程度,以氣滯為病理主導。因此,半夏瀉心湯有良好的對治功效。

在藥物方面稍加調(diào)整,提高一下方證吻合度也就可以解決問題了,這里主要是合病用合方,加上藥癥相對,這就是我的思考,希望大家多多批評。

當然,在這里有個痞證與痞癥的思考的問題,痞證是要體現(xiàn)病機的,而痞癥則是重在思考腹?jié)M痞悶等等的病狀表現(xiàn)。要注意分別。

在小小的一個半夏瀉心湯的方證加減化裁之中我們不可能詳盡展現(xiàn)方劑加減化裁的各個方面,只能簡單的說明一兩個問題罷了,等諸位師兄弟們把方劑加減化裁全部講完的時候,也許我們就能夠看到一個比較全面的方證加減化裁。

關(guān)于半夏瀉心湯的加減化裁我們就說到這里。謝謝大家!希望大家多多批評!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