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學家顧彬評論當代文學,認為我們沒有那種皇皇巨著,根本就沒有了文學,只不過是垃圾。關于這樣的評價,我個人不太認同,畢竟每個人對于文學的理解不一樣,至少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成長起來的那一批作家,他們的作品還是值得一讀,特別是賈平凹的《廢都》,還有陳忠實的《白鹿原》,那都是經典之作,個人認為是可以存世。 賈平凹和陳忠實同為陜西作家,兩個也都先后獲得過茅盾文學獎,可以說是王不見王,但是要論數量的話,賈平凹要比陳忠實寫得更多,特別是進入新千年來,差不多每兩年都會出版一部長篇小說,所以說在創(chuàng)作力方面,他是要比陳忠實更高一籌。當然文學并不是拼數量,還是要看質量,陳忠實盡管只有一部長篇小說《白鹿原》,但是卻同樣在當代文學占據了一席之地。 那筆者今天就來與大家聊一聊這兩位作家,看看他們到底誰的小說更好?賈平凹的《廢都》,還有陳忠實的《白鹿原》,哪一部小說更具有文學性。 先來說一說賈平凹,他最早是小短篇小說,而且很多短篇也是膾炙人口,例如《天狗》、《五愧》、《臘月正月》、《黑氏》等等,那都是經典之作;另外他的散文更是一絕,個人認為可以排進前三名。不過后來他放棄了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完全投入到了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先后出版了《浮躁》、《廢都》、《秦腔》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過在這幾部長篇小說中,《廢都》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由于里面大量兩性的描寫,從而使得這部小說一度暫停出版,直到2009年才重新回歸再版。 賈平凹自己也說過《廢都》的創(chuàng)作,正是他人生最悲痛時期的作品,這一時期他剛剛離婚,又陷入了一場官司,可能是有了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使得他對于現(xiàn)實的感知更加深刻,所以寫得就更為真實。整部小說洋洋灑灑,講述了作家莊子之蝶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迷失了自我,其實所折射出來的正是當時社會改革時期最真實的面貌,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不能把這部小說當成一部不雅作品來解讀,它更多的是直面問題的根源。 《廢都》的出版讓賈平凹成為最具有爭議的作家,正是由于寫得太過了露骨,讓當時人難以接受。不過在我個人看來,這樣的一種描寫是很有必要,畢竟一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它是方方面面,只有這樣才能夠表現(xiàn)出一個完整的社會面貌。盡管這部小說存在著爭議,但它卻是賈平凹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陳忠實是屬于那種中規(guī)中矩的作家,看他的短篇小說和散文,這一點最為突出,可是到了《白鹿原》,他又是借鑒了西方小說的表現(xiàn)手法,特別是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對他影響最深,這也使得他在《白鹿原》里,大量的借鑒了《百年孤獨》。 《白鹿原》講述了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那段風云突變的歷史,時間跨度長度半個多世紀,把白鹿原上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的爭斗,還有當時歷史所發(fā)生的大事,全部融入進了小說中。其實這部小說同樣遭受了人們的批評,不過后來還是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再次獲得了人們的肯定??梢娪械臅r候一部文學作品,它同樣有自己的命運,這和人是一樣。 賈平凹的《廢都》主要還是關注人的內心世界,而陳忠實的《白鹿原》所關注的是整個民族的走向,其實起點不一樣,寫作的手法自然也不同。但是從這部小說中,我個人還是偏向于《廢都》,畢竟那是一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期,人們對于新鮮事物不太了解,可是賈平凹在這部小說中,卻是一語成讖,有著超前的眼光,這也是《廢都》最具有價值的一個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