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改革課題是教師職稱評定的硬性條件,然大多數(shù)教師注重教學而不顧課題研究,或者有相當多數(shù)的教師能夠描述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卻不知從何處下筆來寫課題,教改課題成了不少教師的痛楚,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寫好課題申請書。 首先我們要明確教學改革包含哪些內容。教學改革包含學校辦學思想與辦學定位,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專業(yè)建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實訓、實驗、實習、社會實踐活動,教學資源共享,教學管理與質量保障,人才培養(yǎng)質量評價,教師學術發(fā)展與教學能力提升等,包含實踐與理論研究。了解了教學改革的內容,才不至于寫的時候找不到范圍。 其次我們要明確教學改革項目與一般科研項目有什么區(qū)別。一般科研項目學理性強,探索各學科的基本規(guī)律與原理,解決各學科面臨的前沿性理論與實踐問題,突出“研”;教改項目具有針對性、實踐性、應用性,來源于教學,歸結于教學,突出“改”。了解課題的區(qū)別,財更有針對性,不至于傻傻分不清楚。 最后,選題一定要切合實際。第一,抓住當下熱點問題,最好以政府文件做依據(jù),改革更有意義,如2019年教育部發(fā)布《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意見》等。第二,教改來源于教學,要善于觀察,尋求問題,例如:操舞類體育課項目中,為什么第三排學生學習效果要優(yōu)于第一排?是被前排學生擋著看不到而發(fā)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還是第一排學生主觀能動性沒被激發(fā)出來?第三,隨時關注研究領域的學術動態(tài),多看文獻,會多一些靈感。 課題申報書各地區(qū)有差異,但里面的大概內容都相差不大。下面我們拿申報書來實際操作一下。 封面部分:課題名稱盡量用陳述句,不宜用“如何培養(yǎng)...”結論式句型。如: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大學數(shù)學學習成績的基礎,改為:大學生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研究。也可以縮小范圍使研究更現(xiàn)實,如“”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研究。 1.申請書封面 2.基本信息表 3.立項依據(jù) 4.研究綜述 5.研究內容 6.創(chuàng)新與關鍵問題 7.改革基礎 8.方案與計劃 9.預期成效 10.成果應用 11.經(jīng)費預算 之后的一些表格就不是我們能能操作的了,寫好課題申報書只是第一步,后面的具體實施研究與課題結題又有不少問題,我們以后再講。課題的申請需要大膽嘗試,不怕失敗,越挫越勇,持之以恒,不能一次失敗就喪失信心。當然有人說課題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所以在申報過程中要時刻聽取別人意見,不斷地完善與修改申報書,以求更完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