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固有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出自莊子《齊物論》,大意是: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沒有什么不可以存在,沒有什么東西是沒有價值的。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因為立場不同,所需要的利益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人生的境界也不同,對待事物和人的看法就會不同。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和物,必然會對本來的事物和人產(chǎn)生巨大的偏差,本來有意義和價值的會變得沒有意義和價值,甚至認為有反作用。 世間的美丑善惡,都是人為判定,以自己的角度去判斷,也許你覺得是善的,別人覺得是惡;你覺得是美的,別人覺得普通;你覺得是有意義的,別人覺得有害;因為你們所處的角度不同,你們的立場不同,你們的境界高度不同。站在高處看風(fēng)景,一切都是美好的,站在低處看,到處都是垃圾,就是這個道理。 莊子說: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告誡我們要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不為世俗所累,不要只處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不要隨意對人和事下結(jié)論。當你看不慣一件事,看不慣一個人時,多想想是不是自己的角度和立場有問題,是不是自己所處的高度不夠。 看不慣的東西,看不順德人和事越多,這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就會越來越狹窄,所能接觸的也越來越少,見識就會越來越差,他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他的判斷也就越來越糟糕,成就也就越來越受影響。 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去理解看待人和事,你的境界也就越高。母奶勞作不行,卻能產(chǎn)奶;公雞生蛋不行,卻能打鳴。每個人每樣事物,都有他的價值所在,你沒看到,只是你的角度不對,高度不行。正如有人說:沒有不是人才的人,只有你給的條件和所處的環(huán)境不對,沒給他發(fā)展的機會。 人生在世,難免會有看不慣的人和事。當看不順看不慣時,多想想如果自己處在他們的位置,自己會怎樣?如果他們和自己是完全沒有關(guān)系的,自己會怎樣?不去計較他人的不堪,多看看他們的優(yōu)點。 不計較,就不會將自己拉入爭斗的漩渦,不被爾虞我詐所累;不計較,就不會樹敵太多,不會遭人陷害;不計較,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計較,就能事事看得開,看的順,心胸就會更加開闊,境界也會越高,格局也更大。 不必隨意對別人的行為、言語看不慣,也不必對一些事情看不順。以存在即合理的觀點看待萬物,去發(fā)現(xiàn)和引導(dǎo)別人和事物的內(nèi)在價值和優(yōu)勢。以有用即當用,無用為大用的觀點去理解和使用萬物,發(fā)揮他們的價值。 以更高的視角去看待萬事萬物,以更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對待萬事萬物,以更高的境界去接納萬事萬物。再小的個體也有其價值,再小的個體也有其絢爛的一面,再小的個體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因為色彩斑斕,世界才美麗;因為有不同的個體,世界才斑斕,不要忽略輕視任何一個微小的個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