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韻”在中國畫中是指是生氣和神韻。我們在欣賞一幅畫作時怎么判斷畫面有無“氣韻”,因素眾多,但是最為重要的是以下幾點:一是看畫面是否呈現(xiàn)出生命的力量;二是要看畫面中描寫的物象以及整幅布局有無凸顯精神、氣質與個性;三是要看畫面是否有其內韻與外形的節(jié)奏和韻律;四是要看畫面是否具有雅韻之態(tài)。 肖大平作品 簡單的形容,就是氣韻生動的作品必須具有:包含精、氣、神、韻。畫面精氣十足,神韻悠長,又富含生命力,并能折射出物象的氣韻個性,還富有耐人尋味的格調之美。 房全友作品? 客觀地看待“氣韻”,“氣韻”就是作品對物像“形神”的表現(xiàn);如主觀的講,就是畫家的藝術修養(yǎng),畫家審美意趣,畫家的藝術境界以及其獨立的藝術的風格與特點等。 杜艷作品 人性的體現(xiàn)與傳達是中國畫的藝術之基,畫面中所有產生的意蘊無不建立在人性之上的。所以畫面有畫家之心靈的寄托,也有畫家對社會所寄托的希望,以及對世人與社會的警示和引導。所以畫家必是大智慧者,是集才情、智慧的完美統(tǒng)一者。因而“氣韻”是畫家本體與畫面主體生命,精神的完美融合。 陳云鵬作品 畫面產生“氣韻”就產生了畫家與畫面結合而生的另一空間的生命。這個生命是和我們在同一個宇宙的自然生命與精神空間,此生命的存在與現(xiàn)實社會有著一致性和恰合性。中國南朝文學批評家鐘嶸《詩品序》中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本褪钦f,天地陰陽(宇宙元氣)而生萬物,萬物的進化與發(fā)展,觸發(fā)了人的精神,從而有了繪畫藝術。從而印證畫中自有乾坤之說,畫中乾坤少“氣韻”而不可生也。 韋智杰作品 “氣韻生動”出自《畫品》——南朝齊·謝赫:夫畫品者,蓋眾畫之優(yōu)劣也。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雖畫有六法,罕能盡該。而自古及今,各善一節(jié)。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唯陸探微、衛(wèi)協(xié)備該之矣。然跡有巧拙,藝無古今,謹依遠近,隨其品第,裁成序引。故此所述不廣其源,但傳出自神仙,莫之聞見也。六法“氣韻生動”排第一,可我們如果細品六法之意,就可知,其他五法是為“氣韻生動”服務的,也就是無其五法之根基是達不到“氣韻生動”的境界的。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自六法始,評論中國畫皆“氣韻生動”為首。甚者一言概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