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我們來認識下大明王朝第二張面孔:權(quán)力的奧秘朱棣這個參透了帝國權(quán)力的篡位者,把自己偽裝成名正義的化身,最終奪得皇位,玩轉(zhuǎn)權(quán) 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朱棣: 1.天生的將才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雖出生帝王家,但無絲毫紈绔氣。在朱元璋看來,他的所有兒子中,只有老四最像自己,他所作的,不用廢話,老四就能全明白。 朱元璋器重老四,不僅分封時將他分到分量最重的燕地,讓他成為燕王,還讓他娶了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長女。 朱棣自己也明白,太強悍遭猜忌,太懦弱不被器重。所以,他嚴格遵守父皇的規(guī)定,為人處世謹小慎微,權(quán)力以外的事絕不插手,分內(nèi)的事做得井井有條。 l 朱元璋68歲生日,諸王為慶賀萬壽,絞盡腦汁,獨朱棣送來幾株嘉禾,嘉禾乃莊稼接穗之異常大者,古來以為祥瑞,這個賀禮既符合朱元璋討厭奢華的個性,又迎合他重農(nóng)憫民的主張。 l 洪武二十年,名將藍玉征蒙古歸來,為了巴結(jié)燕王,送了一匹名馬,為防止老皇帝猜忌,他不僅沒接受,還訓斥藍玉,名馬應先送至皇上,果然,后來藍玉以謀反罪被殺。 l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棣年及而立,朱元璋命他和晉王朱?聯(lián)手出事,征討蒙古。朱棣冒大雪、深入不毛、兵不刃血,勸降敵人,而晉王連敵人的蹤跡都沒找到。 跟朱棣相比,朱標顯得懦弱無能,無奈,圣人有云,太子之位只能傳位嫡長子,但是這一切不得不讓朱元璋重新考慮自己的江山到底要傳給誰。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未及接班就撒手人寰,此時朱棣33歲。朱元璋又想立朱棣為太子遭儒臣反對(古代帝位為嫡長子繼承制),無奈只能立太子次子朱允炆為太子。而朱元璋的猶豫讓朱棣認識到自己對皇位的渴望。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駕崩,朱允炆登基。 2. 把自己打造成正義的化生朱允炆外表風度翩翩,天賦聰明過人,學識熟讀經(jīng)典,品德出類拔萃。遺詔中稱朱允炆“仁明孝友”。 新帝登基后,聽文人儒士建議削藩,一年連削五王。這逼使燕王最終謀權(quán)篡位。燕軍之所有具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是因為朱棣善于把自己打造成正義的化生,為民除害的菩薩。 l 他盡力表現(xiàn)的公私分明、嫉惡如仇。部下想升官,他積極找路子,沒官報答,賜財務(wù),微服私訪時,救人,處理矛盾,無不讓百姓稱贊。再加上他平素特別重感情,深得部下愛戴。所以,建文元年(1399年),他率領(lǐng)八百親兵起來對抗建文帝,底氣十足。 l 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多次發(fā)布公告列舉建文君臣的諸多錯誤和自己的正當:老皇帝去世時,病因不明,入殮倉促,讓人生疑;新皇帝即位不久就修改皇宮布局,有違“三年無改”之義;奸臣不遵守法度等。 多次公告下來,他把自己偽裝成大忠大義之人,把敵人丑化為罪惡滔天。 最終,順利地成為大明江山的主人。 3. 極致的賞罰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朱棣與老皇帝不同,他繼承了老皇帝的政治智慧,但是文化水平更高,所以方法更高明。 (1)繼位之后,大手筆賞賜: l 王府的親兵首領(lǐng)搖身一變成帝國新貴,封公封爵; l 原護衛(wèi)千戶朱能封為成國公; l 小小的指揮僉使張玉被封為榮國公; l 投降的建文遺臣,只要歸順,既往不咎; l 連曾經(jīng)的守城、船工等都進行封賞,以達到宣傳效果。 (2)反對的聲音,一個字:殺! l 削藩的始作俑者黃子澄,逮捕全家,但黃子澄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儒學原則還是咬緊牙關(guān),拒不承認這個皇帝,最后被砍去雙手雙腳剁成肉泥,全家老小,流放的流放,斬首的斬首。 l 曾在山東阻擋其南下的鐵鉉,被割下耳朵、鼻子,碎分其體。 l 建文帝的禮部尚書陳迪,割下其兒子的耳朵、鼻子讓他吃,還要問他味道如何。 l 發(fā)明了殘忍地制度。比如“誅十族”,跟方孝孺對罵,恨其嘴硬,將其嘴割破,直至兩耳,并且誅方孝孺十族。 “瓜蔓抄”,為泄一時之憤,廣加株連,濫殺無辜,動輒就有百人死于非命。 群臣開始人心惶惶, 這還是那個講義氣、重感情的朱棣嗎? 還是起兵時慷慨陳詞的正義化生嗎? 4. 洞悉人心朱棣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當他向世人展示過自己獅子般的恐怖面孔后,他知道這決不能成為天下人心目中恒定的形象。所以,他又開始招攬人心。 l 深知天下真正對他心懷不滿的是讀書人,在大屠殺之后雖然噤若寒蟬,但是心里并不認同。所以,他對文人學士特別寬容,多方優(yōu)待; l 即位不久,安排實行科舉和考試,擴大錄取名額,并為曾經(jīng)受屈的文人平反; l 永樂元年(1403年),他組織編撰了史上最大的一部類書《永樂大典》,以表示對文化的重視。 這樣一打一拉,讓文人忘記了他的兇殘,進而來歌頌他的豐功偉績,由此也形成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新流派——臺閣派。 對于朱元璋、朱棣父子你會發(fā)現(xiàn): l 朱元璋出生平民,所以尤其喜歡漢高祖劉邦,每每自比,行政上以劉邦為榜樣 l 朱棣篡得皇位,所以對同樣用血腥手段獲得皇位的唐太宗很有好感,每每提及此,敬慕之情溢于言表。 事實證明,帝位正是為朱棣這樣的人打造的,在他的治下,大明國力強盛,人民富庶,政治安定,文化繁榮。 對于這樣一個人,我們很難評判出他的好壞,但是我想也只有像朱棣這樣,洞悉東方社會和人的心理,把權(quán)力的奧秘琢磨的通透的人,才能在這片土地上取得成功,并且姿態(tài)瀟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