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養(yǎng)生閨蜜 聽了3000次雞叫,有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都熟悉,雞叫三遍之后,天才破曉。
民間有[神雞請?zhí)朷的神話故事。相信太陽是公雞叫出來的。在古代的一些祭日風(fēng)俗中,雞是最主要的象征物。
秘密:古人起床時間:早上雞鳴3遍后。在古代,人們以雞鳴為行動的信號,確定時間的早晚,制定生活中的作息制度。 古書記載
從養(yǎng)生的角度聊一聊早起雞鳴第三遍后起床,養(yǎng)陽氣。 《左傳·昭公五年》杜預(yù)《注》,載有十二時辰的完整名日為:
食時(7-9點)、隅中(9-11點)
日昳(13-15點)、晡時(15-17點)
黃昏(19-21點)、人定(21-23點)
雞鳴(1-3點)、平旦(3-5點)、
朝則為春(陽氣初生,日春5點-11點) 日春時生長,陽氣從肝出生,就像春天播種下莊稼的種子; 日中為夏(陽氣隆盛,日夏11點-17點) 日夏時成長,陽氣在心里長,在陽光的照射下莊稼茁壯成長; 日入為秋(陽氣減少,日秋17點-23點) 日秋時收獲,陽氣漸漸的往肺里收,收獲成熟的莊稼。 夜半為冬(陽氣潛藏,日冬23點-5點) 日冬時收藏,陽氣要完全藏進(jìn)腎里面,儲存收獲的糧食。 來年也就是第二天再播種,這是陽氣,在一天中的生長收藏的過程。
春天早起:《黃帝內(nèi)經(jīng)》講“夜臥早起,廣步于庭”。陽氣生發(fā)、萬物萌生,重在生發(fā)。 早一點起床,讓身體舒筋活絡(luò)起來。 夏天早起:《黃帝內(nèi)經(jīng)》講“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多照陽光,不要厭惡晝長天熱。 早早起床接受陽光,適當(dāng)活動,以適應(yīng)夏季的“養(yǎng)長”之氣,使體內(nèi)的陽氣得以向外宣發(fā)。 秋天早起:《黃帝內(nèi)經(jīng)》講“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天氣轉(zhuǎn)涼,陽氣由疏泄轉(zhuǎn)向收斂。早一點起床,以順應(yīng)陽氣的舒張。 冬天日出后起床:《黃帝內(nèi)經(jīng)》“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天氣候寒冷,重在閉藏。太陽出來后起床,以免擾動陽氣,有利于精氣的閉藏。 生活在城市,聽不到雞鳴聲,我們幾點起床呢?冬天必待日光。早起,更好的補(bǔ)充陽氣。 突然想到北京升旗的時間,按照日出的時間。 早晨,當(dāng)太陽的上部邊緣與天安門廣場所見地平線相平時,為升旗時間。 日期不同,國旗的升降時間也有所差異。 12月31日到1月10日每天的升旗時間分別為恒定的7時36分。 【逐漸提前階段】每年1月11日到6月6日,升旗由早晨7時36分逐漸提前到凌晨4時36分,平均每天依次提前約1分鐘; 6月7日到6月21日,每天的升旗時間分別為恒定的4時46分。 【逐漸推后階段】6月22日至12月30日,升旗時間由4時46分逐漸推遲到7時36分,平均每天推遲52秒鐘。 三遍雞鳴之后,我們要養(yǎng)陽氣。日出時間作為我們養(yǎng)生早起的時間。日出后起床,就是在我們體內(nèi)升起了一天中的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