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原文】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四章 譯文 名譽和生命相比哪個更值得珍惜?生命和財物相比哪個更重要? 得到名利和失去生命哪個更有害?所以,過度追逐名利必定要付出更大代價,過多積聚財富必定導致更慘重的損失。所以要知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害,這樣才能長久。 我的心得感悟 人生來有欲望,追求名利和財富能夠提升人的身份地位、名譽和生活質(zhì)量,這很正常。老子反對的是,人只為了追求名利和財富,而忽略了其他更有價值和意義的事物,過度追逐名利、財富而迷失心智,導致患得患失,為錢所害、為名所累。 無獨有偶,前幾天儲老師在學校講堂上說:“我只想在人生的路上,不斷地學習、探索、交流以點燃心中的一盞燈,照亮自己前行的路,并希望自己的這盞燈能散發(fā)一點微弱的光亮,稍稍給行路的他人一線光亮。因為,自己心中的這盞燈也曾是他人點燃的,自己前行的路也多有他人亮光的照耀。我知道,雖然人生的路我已走了過半,但我心中依然有幽暗區(qū)有待照亮,我還記得繼續(xù)以學習、探索、交流來添加燃料,燃燈前行。”儲老師低調(diào)、務實、簡單的人生追求卻如同星星之火,照亮整個寒冬的夜晚,讀完此段,我莫名的受到感動和激勵。人有時走著走著就會忘記自己的目的和意義,生活的負擔、工作的煩惱、人生的困惑,往往迷失了我們的心智,以為只有財富和名利可以讓自己解脫,素不知許多人因此而鈴鐺入獄、身敗名裂。 學會急流勇退、適可而止、知足常樂,往往會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威震天下,位至人臣之極。而他卻在權力高峰,自削兵權,以釋清廷之疑,終而安享晚年、惠澤后代。 分享者 2017級MBA pc 楊景歡 2019-1-14 ![]() |
|
來自: 大智若愚wxy > 《《道德經(jīng)》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