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心悸、氣短,失眠健忘】 趙某,心悸、氣短2年余,加重1周?;颊咦栽V近2年來經(jīng)常發(fā)生心悸、氣短,近1周來,因工作勞累,心悸、氣短明顯加重,自覺疲乏無力,失眠健忘,頭暈頭昏,食欲不振,面色無華,舌淡紅,脈細弱。 辨證分析: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統(tǒng)血。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脾氣虧虛則化源不足,氣血衰少,心失所養(yǎng),故心悸、氣短,勞累后加重;氣血不能上榮頭目,則頭暈頭昏,面色無華;血虛則心失所養(yǎng),神明無主,故失眠健忘;血虧氣虛,則疲乏無力;脾不健運,則食欲不振;舌淡紅,脈細弱皆為血虛之候。說明病位在心(血)、脾(氣)二臟,病性屬虛。 辨證:心脾氣血兩虛證。 治法: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方藥:歸脾湯加減: 藥后,心悸、氣短,稍有減輕,精神、食欲均有改善,仍感睡眠不踏實,易醒,面色萎黃,舌淡紅,脈細弱。原方加生龍齒,丹參。 |
|
來自: 仕仕霖霖 > 《現(xiàn)代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