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十二法練筆 字丨清影嫻香 圖片丨網(wǎng)絡 摩尼天虹 - 陋室銘.mp3 來自清影嫻香微刊 00:00 01:40 第一法 前兩句或賦陳、或起興、或議論,第三句以否定詞轉接。 感春 作者:清影嫻香 已是梨園深閉門,牡丹芍藥趕時新。 人情卻未都交付,怕被楊花窺破春。 高郵雨泊 作者:王士禎 (清)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瓜洲渡江二首(之二) 揚子橋頭雞未鳴,瓜洲城外日東生。 風波不憚西津渡,一見金焦雙眼明。 第二:法 前二句說一事,第三句以轉折連詞承接。 月夜 作者:清影嫻香 橋頭佇立晚風闌,淮水清幽靜可禪。 更起半輪新皎月,徐徐照見夜行船。 虎山擅勝閣眺光福以雨阻不得往 清:王士禎 虎山橋畔盡層松,掩映寒流古寺紅。 卻上重樓看鄧尉,太湖西去雨蒙蒙。 秦淮雜詩十四首之二 清:王士禎 結綺臨春盡已墟,瓊枝璧月怨何如。 惟余一片青溪水,猶傍南朝江令居。 第三法 第三句故作假設或設問,第四句作答 。 立夏隨筆 作者:清影嫻香 春夏相交地走沙,東風起勁數(shù)楊花。 行人何故眉頭蹙,怕被飛塵揭面紗。 題胡玉昆宋梅圖為程翼蒼 清:王士禎 風雨崖山事杳然,故宮疏影自年年。 何人寄恨丹青里,留伴冬青哭杜鵑。 裂帛湖雜詠六首之四 清:王士禎 宣宗玉殿空山里,簫鼓樓船事已非。 何似茂陵汾水上,秋風南雁淚沾衣。 第四法 前兩句說現(xiàn)在的事,第三句追憶過去,多用“年來”“憶”“記”等詞。
真州絕句五首之二 清:王士禎 白沙江頭春日時,江花江草望參差。 行人記得曾游地,長板橋南舊酒旗。 雨宿山家二首(之一) 清:王士禎 郁岡山下雨瀟瀟,山店寒更斷麗譙。 遙憶青溪楊柳岸,一篙新綠漲江潮。 第五法 以前兩句說往事,第三句則用“而今”“此日”等詞點明今事,以見今昔之感。
鵝 溪 清:王士禎 剩水殘山只益愁,梓州荒絕接隆州。 眼明今日鹽亭路,十里鵝溪碧玉流。 灞橋柳 清:王士禎 灞橋楊柳碧毿毿,曾送征人去漢南。 今日攀條憔悴絕,樹猶如此我何堪。 第六法 前兩句直賦眼前景,第三句以 “好是”“分明”“好到”等詞加以作者的評論。 破曉東風肆意吹 作者:清影嫻香 破曉東風肆意吹,可憐宿鳥被驚枝。 分明五月愁春滿,欲盡楊花亮子規(guī)。 真州絕句五首之四 清:王士禎 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 惲向千巖競秀圖 清:王士禎 萬壑千巖云霧生,曹娥江外幾峰晴。 分明乞與樵風便,身向山陰道上行。 第七法 一二句就題直起,也是直賦眼前景、心中情; 第三句以敘寫人事轉接,而結句則必由實返虛。 淮畔紅疏綠已多 作者:清影嫻香 淮畔紅疏綠已多,雁天傳唱北歸歌。 閑人愜意湖邊坐,向晚聽蛙繞小荷。 再過露筋祠 清:王士禎 翠羽明珰尚儼然,湖云祠樹碧于煙。 行人系纜月初墮,門外野風開白蓮。 江上 清:王士禎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第八法 前幾法都是以第三句為主,此法以第四句為主,用否定詞作結;但第三句亦不可輕忽,多用時間狀語或轉折連詞、因果連詞與之有一呼應。 別去歸來 作者:清影嫻香 別去經年聲未聞,歸來憐是鬢霜人。 如今重拾家山月,不似當初那段春。 秦淮雜詩十四首之四 清:王士禎 三月秦淮新漲遲,千株楊柳盡垂絲。 可憐一樣西川種,不似靈和殿里時。 秦淮雜詩十四首之五 清:王士禎 潮落秦淮春復秋,莫愁好作石城游。 年來愁與春潮滿,不信湖名尚莫愁。 第九法 第四句作詰問,第三句或呼應,或不呼應。 綠楊庭院小橋西 作者:清影嫻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