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清胸中熱之要藥。 《傷寒論》一三八 小結(jié)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黃連一兩 半夏半斤 栝蔞實大者一枚 《傷寒論》一七三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黃連三兩 甘草三兩,炙 干姜三兩 桂枝三兩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掰 《傷寒論·熱病脈證并治》(桂林古本) 熱病,口渴,喘,嗽,引胸中,不得太息,脈短而數(shù),此熱邪乘肺也,黃連石膏半夏甘草湯主之。 黃連一兩 石膏一斤半(綿裹) 半夏半升 甘草三兩 《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桂林古本) 便膿血,相傳為病,此名疫利。其原因,于夏而發(fā),于秋熱燥相搏,遂傷血氣,流于腸間,其后乃重,脈洪變數(shù),黃連茯苓湯主之。 黃連二兩 茯苓三兩 阿膠一兩半 芍藥三兩 黃芩三兩 半夏一升 若胸中熱甚者,加黃連一兩,合前成三兩;腹?jié)M者,加厚樸二兩;虛者,加甘草二兩,渴者,去半夏,加栝樓根二兩。 臨床用小陷胸湯習(xí)慣用黃芩代替黃連,今日讀《傷寒論桂林古本》之黃連茯苓湯后聯(lián)想到小陷胸湯、黃連湯、黃連石膏半夏甘草湯等,前后互參,明黃連乃清胸中熱之要藥。藥物皆有其專攻,如膽汁、丹皮清肝膽熱(黃連黃芩半夏豬膽汁湯)、梔子清心(梔子連翹甘草瓜蔞湯)、黃柏清腎(地黃黃柏黃連半夏湯)等,仲圣一字、一藥皆不可亂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