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作者簡介: 王勃(約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guo·二聲)州參軍,后因海船失事,溺水而死。少時已顯露才華,作《滕王閣序》,受世人的稱贊。 注釋·解說: 1、滕王閣:唐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在今江西南昌西章江門上。2、渚:小洲。3、南浦:南面的水邊。4、悠悠:漫長的樣子。5、物轉星移:景物改換,星辰推移,形容時序世事的變遷。6、帝子:指滕王李元嬰。7、檻(jian·四聲):欄桿??眨喝匀唬諛?。 全詩解釋: 滕王的高閣對著江中的小洲,想當年,這里唱歌跳舞完畢,滕王才坐上馬車離開。如今整日整夜只有云和雨與高閣的珠簾畫棟作伴。在江中,云朵悠閑地留下影子,季節(jié)變換,不知過了多少年,高閣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欄桿外的長江不停地奔流。 品鑒·鑒賞: 這首詩原載于《滕王閣序》一文的結尾,題目是后人加上去的。據說王勃遠道去交趾探望父親,途徑洪州(今江西南昌),參加閻都宴會。他即席作了著名的《滕王閣序》,英氣逼人,才華橫溢,連輕視王勃年少的閻都督都都不得不心悅誠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