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愿我心如流水 人們常說,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 但我覺得,婚姻歸根結(jié)底還是兩個人的事。一屋兩人,三餐四季,幸福滿足,失望疲憊,都是夫妻兩人在體會,沒有人會與你感同身受。 但常常有一些人,一些沒有界限感的人,喜歡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指點你的婚姻。例如,婆婆。 01 在電視劇《何以笙簫默》里,男主何以琛的工作搭檔老袁,是一個詼諧幽默的人。 在別人都質(zhì)疑優(yōu)秀的何以琛怎么會看上普通的趙默笙時,他說了一句話,很有道理,他說:“婚姻這種事,怎么說呢,如人飲水冷暖自知?!?/p> 確實,婚姻如人飲水,婚姻也如穿鞋,合不合腳唯有自知,局外人縱使有再多的生活經(jīng)驗,也不能完全體會其中的百般滋味。 所以,我很反感那些對別人婚姻指手畫腳的人,而那些直接介入兒子婚姻生活,甚至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兒子、兒媳身上的婆婆,則更讓人頭疼。 讀者杜女士就遭遇了一個沒有界限感,喜歡插足她婚姻生活的婆婆。 02 杜女士結(jié)婚兩年,和老公林涵(化名)獨立居住,兩人感情雖然不錯,但夫妻之間的小吵小鬧還是經(jīng)常會發(fā)生。 杜女士并不擔(dān)心夫妻間的爭執(zhí)會影響彼此的感情,她更擔(dān)心的是婆婆。 婆婆沒有和他們住在一起,但住處很近,也就相隔500米左右。婆婆有他們套房的鑰匙,經(jīng)常會上門來幫忙收拾,打掃,順便教育一下兒子、兒媳。 杜女士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在居家生活方面確實有所欠缺,在剛開始的時候,對于婆婆上門來幫助收拾房間,杜女士還挺感激。 但后來發(fā)現(xiàn),婆婆管的事情越來越多,不但不讓杜女士養(yǎng)寵物,而且連家具的擺放都要管,甚至連兩人吃飯、睡覺、做家務(wù)都要橫插一手。 而且,婆婆還喜歡四處宣揚,如果杜女士稍微有些拂逆她的意思,她便會到處找人訴說,尤其是在家族群里。 03 記得有一次,閨蜜送了兩條野生的海鯽魚,杜女士不會殺魚,就讓老公幫忙,沒想到被婆婆看見,被婆婆一頓數(shù)落。 “兒媳,你怎么讓小涵做這事?我家小涵長這么大,我連碗都沒讓他洗過?!?/p> “媽,我也從來沒做過啊,總不能不吃了吧?!?/p> 婆婆的觀點是,廚房里的事情是屬于女人的,而她兒子是男人,男人應(yīng)該是在外打拼事業(yè)的。杜女士不想和婆婆起糾紛,隨便爭辯了幾句就作罷。 誰知,婆婆竟將這事情搬到家族群里說。 婆家的家族群有30多人,平時有空聊天的都是一些中老年婦女,而且和婆婆關(guān)系挺好,當(dāng)然站在婆婆那一邊。 04 其實,婆婆在家族群里說那些生活瑣事,杜女士并不是很介意,可婆婆經(jīng)常將他們夫妻間的一些隱私,也放在群里說,這讓她很惱火。 剛結(jié)婚時,杜女士和老公感情如漆似膠,晚上的時候難免會有些放縱,然后早上睡得比較晚。 記得有一天早上,婆婆過來幫忙打掃房間,直接開門進了他們臥室,看見地板上一片狼藉,婆婆一邊收拾一邊嘮叨,杜女士羞愧不已,裝睡不敢說話。 沒想到,下午的時候,杜女士在家族群里和老公表妹打招呼,被婆婆看見,婆婆就當(dāng)眾教育她,讓她晚上要早點睡,別折騰太晚,還說兒子自從結(jié)婚之后就瘦了很多。 婆婆說得很隱晦,但群里的大媽大嫂都是過來人,一下就聽出話中的含義,一大群人就開始調(diào)侃起來,把杜女士氣得回家大罵老公。 從此,每天晚上睡覺臥室門都要反鎖。 05 在春節(jié)前幾天,婆婆再次在群里討論她的隱私,甚至還當(dāng)著家族群30多人的面,教育了她40分鐘。 忍無可忍的她決定反擊,她退出家族群,并提出了離婚。 事情經(jīng)過是這樣,那天,杜女士老公不顧妻子勸阻,非要出門參加同學(xué)聚會,而且,晚上12點多才一身酒氣地回到家。 杜女士很生氣,就讓他去客房睡覺,自我隔離14天才能再回臥室。原本只是夫妻間的小事情,可第二天早上婆婆過來發(fā)現(xiàn)了,頓時不高興了。 因為杜女士結(jié)婚兩年了還沒有孩子,婆婆一直很著急。如今兒媳又要和兒子分居,她哪能不生氣,可是杜女士房門緊鎖不理她,她有氣也無處發(fā)泄。 06 越想越氣的婆婆就開始在家族群里控訴。 當(dāng)婆婆在群里和其他親戚一唱一和的時候,還沒起床的杜女士正好看見,趕緊回了一句:“媽,這是我們夫妻的私事,你別管?!?/p> 正在氣頭上的婆婆見到兒媳也在,更是把滿腹的怨氣發(fā)泄出來,在群里數(shù)落了她40分鐘,而群里的親戚們并沒有勸阻,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tài),時不時地添把火。 杜女士昨晚的怒氣還沒消,今天又被婆婆這么一鬧,頓時情緒失控,跑到隔壁房間和宿醉未醒的老公又是一頓大吵。 最后,盛怒之中的杜女士和老公提出離婚,并在家族群里留下一句:“讓你兒子找別人去生孩子,我不伺候了?!?/p> 然后,退出群聊。 婆婆過了半天,才發(fā)現(xiàn)事情不對勁,趕緊跑到兒子住處,發(fā)現(xiàn)兒子垂頭喪氣,兒媳卻早已收拾好東西回娘家了。 大過年的鬧離婚,婆婆后悔莫及。 情感分析: 知名主持人涂磊曾說過:“一個好婆婆,永遠不會在媳婦和兒子吵架時,護著兒子;別讓媳婦覺得在那個家,她永遠是一個人,一個外人……” 我覺得婆婆的做法真的很欠妥,首先她在兒子兒媳發(fā)生沖突的時候,一味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而不考慮兒媳,會讓兒媳覺得老公一家人聯(lián)合起來欺負她。 她會有一種被排除在外的孤獨感,她感受不到家的溫暖,選擇逃離只是時間的問題。 其次,家丑不可外揚,這個簡單的道理,誰都知道。你把原本屬于夫妻之間的隱私說出來,并不會得到任何幫助,只會讓人看笑話。 最后,在我看來,婆婆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界限感。 周國平說:“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這兩人之間,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沖突都起于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p> 兒子已經(jīng)長大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但婆婆始終放心不下,不斷地插足其中,當(dāng)你突破了最后的界限,那么矛盾的產(chǎn)生,也是必然的。 我覺得,不但朋友之間需要界限感,夫妻之間也需要界限感,婆媳之間就更需要了。 界限感不是冷漠,不是拉遠距離,不管不顧,界限感是尊重,是我不認同你的價值觀,但我會尊重你的價值觀。 正如杜江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說的那句話: “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有誰的比誰的高明多少,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因為這也許對她來說是最喜歡的,最舒服的方式。” 是的,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婆媳之間,就該保持尊重,保持界限感。 唯有這樣,小家才能幸福,大家才能和諧。 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必刪。 作者:長愿我心如流水,自由撰稿人,用文字行走江湖,用筆尖觸碰心靈,用溫暖照亮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