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國家基本藥物與上清丸有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注: 1、表中備注欄標注“*”的劑型規(guī)格為代表品。 2、表中備注欄加注“△”的劑型規(guī)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guī)格為臨時價格。 3、備注欄中標示用法用量的劑型規(guī)格,該劑型中其他規(guī)格的價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藥品差比價規(guī) 則》計算的。 4、表中劑型欄中標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4 概述上清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17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記載上清丸的部頒標準。組成為菊花 60g、薄荷 10g、川芎 10g、白芷 60g、荊芥 10g、防風 20g、桔梗 20g、連翹 60g、梔子 20g、黃芩(酒炒)100g、黃柏(酒炒) 40g、大黃(酒炒) 120g,具有清熱散風,解毒,通便的功效。用于頭暈耳鳴,目赤,鼻竇炎,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5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5.1 方名上清丸 5.2 組成百藥煎4兩,薄荷(凈末)4兩,縮砂仁1兩,片腦1錢,玄明粉5錢,甘松5錢,桔梗5錢,訶子5錢,硼砂5錢,寒水石1兩。 5.3 功效主治《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功在清聲潤肺,寬膈化痰,爽氣寧神。主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煩熱。 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或嚼3-5丸,茶湯送下。 5.5 制備方法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6 《石室秘錄》卷三方之上清丸6.1 方名上清丸 6.2 組成薄荷1兩,柴胡1兩,蔓荊子5錢,白芷5錢,蘇葉2兩,陳皮1兩,半夏1兩,甘草1兩,桔梗3兩,黃芩2兩,麥冬3兩,天門冬3兩。 6.3 主治《石室秘錄》卷三方之上清丸主治強弱之人,感中風邪,上焦有風火者。 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錢,飽食后服。 6.5 制備方法上各為末,水為丸。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8 《壽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8.1 方名上清丸 8.2 組成龍腦2分(另研),硼砂2分(另研),薄荷末1兩,川芎末5錢,桔梗末2錢,甘草末2錢。 8.3 主治《壽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主治心脾有熱,上焦痰火咳嗽。 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臨臥噙化;或食后茶清咽下。 8.5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10 《便覽》卷一方之上清丸10.1 方名上清丸 10.2 組成玄參5錢,烏梅3個,薄荷葉1斤,川芎2兩,防風2兩,桔梗5錢,砂仁5錢,甘草4兩(一方加硼砂5錢)。 10.3 主治《便覽》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堵塞。 1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噙化。 10.5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11 《古今醫(yī)鑒》卷九方之上清丸11.1 方名上清丸 11.2 上清丸的別名上清噙化丸 11.3 組成薄荷葉3兩,硼砂5錢,天花粉1兩,天竺黃5錢,風化消1兩,百藥煎1兩,防風1兩,孩兒茶1兩,桔梗7錢,甘草1兩。 11.4 主治《古今醫(yī)鑒》卷九方之上清丸主治口舌痛,生瘡。 1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口中,徐化下。 11.6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11.7 附注上清噙化丸(《濟陽綱目》卷一○五)。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12 《奇方類編》卷下方之上清丸12.1 方名上清丸 12.2 組成玄參8兩,南薄荷葉5兩,荊芥穗5兩,苦桔梗1兩,生甘草8兩,歸尾5兩,熟大黃1兩,陳皮8兩,片芩(酒炒)8兩,枳殼(炒)8兩,川芎4兩。 12.3 功效主治《奇方類編》卷下方之上清丸功在清頭目三陽之火。主治風熱上攻,發(fā)渴喉疼,口痛牙血。 12.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錢,溫湯送下。 12.5 制備方法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13 《濟陽綱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13.1 方名上清丸 13.2 組成南薄荷4兩,桔梗1兩半,甘草1兩半,白豆蔻1兩,片腦1錢。 13.3 功效主治13.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噙化。 13.5 加減加孩兒茶1兩,效尤速。 13.6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14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14.1 方名上清丸 14.2 組成薄荷葉4兩,粉甘草1兩,官硼砂5錢,嫩桔梗1兩。 14.3 主治《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火刑金燥,熱極生風,痰凝喘嗽,口燥舌干,咽喉腫痛,鼻息不利,上焦一切浮火之癥。 14.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分為數份,不拘時,噙化口中。 14.5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煉蜜為大丸。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15 《魯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15.1 方名上清丸 15.2 組成烏梅肉1斤(去核),薄荷8兩,柿霜4兩,沙糖4兩,石膏(火煅)1兩,粉草1兩,冰片2分。 15.3 功效主治《魯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功在化痰止嗽,清火,生津止渴。 1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 15.5 制備方法上為末,烏梅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16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16.1 方名上清丸 16.2 組成蘇州薄荷葉1斤,百藥煎半斤,砂仁1兩,硼砂2兩,冰片2錢,桔梗1兩,甘草半兩,玄明粉半兩,訶子半兩。 16.3 功效主治《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功在止嗽、清音、潤肺,寬膈化氣。主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 1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臨睡噙化;或為小丸,茶清送下亦可。 16.5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17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17.1 方名上清丸 17.2 組成薄荷1斤,川芎2兩,防風2兩,桔梗5兩,砂仁半兩,甘草4兩。 17.3 功在主治《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主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 17.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不拘時噙化。 17.5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角子大。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18 《攝生眾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18.1 方名上清丸 18.2 組成薄荷(取頭末)4兩,川百藥煎(黑餅者)4兩,桔梗1兩,寒水石(生用)1兩5錢,砂仁(頭末)3錢,甘松2錢,玄明粉2錢5分。 18.3 功效《攝生眾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功在清上焦之熱。 1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口噙化。甚妙。 18.5 制備方法以甘草膏為丸。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19 《異授眼科》方之上清丸19.1 方名上清丸 19.2 組成羚羊角(鎊)1兩,犀角(鎊)1兩,牛黃5錢,琥珀3錢,厚樸(姜汁炒)1兩,黃芩(酒炒)1兩,川芎5錢,白芷5錢,菊花8錢,防風8錢,羌活8錢,草決明1兩,生地7錢,熟地7錢,防己8錢,黑牽牛8錢,蟬蛻(去頭足)7錢,地膚子(炒)1兩,滑石1兩。 19.3 主治《異授眼科》方之上清丸主治風熱上攻,目有昏花,迎風流淚,怕日羞明。 1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9.5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20 《活人心統(tǒng)》卷一方之上清丸20.1 方名上清丸 20.2 組成硼砂3錢,川芎4錢,薄荷1兩,桔梗2錢,冰片2分,玄明粉2錢。 20.3 主治《活人心統(tǒng)》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上焦火盛,口干;痰火證。 2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遠含化。 20.5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21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之上清丸21.1 方名上清丸 21.2 組成川芎、薄荷、荊芥各0.5kg,連翹、菊花、白芷各3kg,防風、桔梗、炒梔子各1kg,大黃3.5kg,黃柏2kg,黃芩5kg[1]。 川芎16兩,連翹96兩,白芷96兩,防風32兩,大黃192兩,菊花96兩,薄荷16兩,桔梗32兩,黃柏64兩,黃芩160兩,梔子(炒)32兩,荊芥16兩。 21.3 功效主治《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之上清丸功能清熱散風,消腫止痛,治肺胃積熱,風火牙疼,頭目暈眩,大便秘結,小便黃赤[1]。 21.4 制備方法為細末,水泛為丸[1]。 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 2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 21.6 用藥禁忌孕婦忌服。 21.7 附注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22 上清丸的中藥部頒標準22.1 拼音名Shangqing Wan 22.2 標準編號WS3-B-1878-95 22.3 處方菊花 60g、薄荷 10g、川芎 10g、白芷 60g、荊芥 10g、防風 20g、桔梗 20g、連翹 60g、梔子 20g、黃芩(酒炒)100g、黃柏(酒炒) 40g、大黃(酒炒) 120g 22.4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170~ 180g, 制成大蜜丸;或用水泛丸,低溫干燥,即得。 22.5 性狀本品為黑棕色的大蜜丸或黃褐色的水丸;氣微,味甘、苦或苦。 22.6 鑒別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纖維束鮮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木化增厚。纖維淡黃色,梭形, 壁厚,孔溝細。內果皮纖維上下層縱橫交錯,纖維短梭形。花粉粒類圓形,直徑24~34μm 外壁有刺,長3~5μm,具3個萌發(fā)孔。油管含金黃色分泌物,直徑約30μm。果皮石細胞鑲嵌排列成層。 22.7 檢查22.8 功能與主治清熱散風,解毒,通便。用于頭暈耳鳴,目赤,鼻竇炎,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 22.9 用法與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水丸一次 6g,一日1~2次。 22.10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 9g 22.11 注意孕婦忌服。 22.12 貯藏密閉,防潮。 展開本節(jié)剩余內容 23 上清丸藥品說明書23.1 藥品類型中藥 23.2 藥品名稱上清丸 23.3 藥品漢語拼音23.4 藥品英文名稱23.5 成份23.6 性狀23.7 作用類別23.8 適應癥/功能主治清熱散風,解毒,通便。用于頭暈耳鳴,目赤,鼻竇炎,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 23.9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23.10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23.11 禁忌孕婦忌服。 23.12 不良反應23.13 注意事項1.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 2.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3.服藥后大便次數每日2到3次者,應減量;每日3次以上者,應停用并向醫(yī)師咨詢。 4.服藥三天后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者,應立即停藥并去醫(yī)院就診。 5.小兒、年老體弱及脾胃虛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須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23.14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23.15 上清丸的藥理作用23.16 備注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