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紀前的育兒方式很不科學嗎?也許答案會讓你大吃一驚! 這本書《育兒法》,出版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是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叢書中的一本。當時的《紐約時報》評論此舉:“為苦難的中國提供書本,而不是子彈”。 《育兒法》 “初乳有促小兒排泄胎糞之效。我國習俗,小兒產出后,先飲以三黃湯,以為能解胎毒也,實則不過一種瀉藥。 至于欲排泄胎糞,凡用母乳營養(yǎng)之兒,初乳即有此作用?!?/em> 書里還讓大家?guī)Ш⒆尤ゴ蚺6灰呙纭N哪┻€有一套體操,供幼兒鍛煉身體。 近百年過后,依然不過時的教養(yǎng)理念 在講游戲的教育方法時,他舉了一個孩子拖延不肯睡的例子。 那時候的幼兒園先驅 他提出了“活教育”理念,倡導“游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戲”,幼稚園里的生活豐富多彩。 ??參觀金陵大學的農科羊棚 ??坐船去燕子磯游玩 ??參觀火車頭 ??一只大船搖過來 ??陳鶴琴為孩子們設計的玩具、搖船和推車 本節(jié)圖片來自南京鼓樓幼兒園網站 ??陳鶴琴和孩子們 那時候的雜志 ??《玲瓏》雜志 那時候名人的育兒生活 許廣平的回憶錄《魯迅先生與海嬰》里有提到,他們會一起參照育兒法之類的書籍來照料孩子。說話從來很毒舌的魯迅,孩子不聽話他也只能乖乖哄著: “這時我也往往只好對他說幾句好話,以息事寧人。我對別人就從來沒有這樣屈服過。 如果我對父母能夠這樣,那就是一個孝子,可上‘二十五孝’的了!” 魯迅還批評過教育孩子的兩種態(tài)度: “一種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也無妨,在家是霸主,出了門卻像失了網的蜘蛛,毫無能力; 另一種是終日給予冷漠的待遇或者呵斥,甚至打到孩子畏縮,仿佛是奴才、傀儡,而父母卻美其名是“聽話”,自以為教育成功。” 魯迅曾經撰文批判中國的男人,多數(shù)是只管生不管養(yǎng)的,還曾提出要建“父范學堂”。 很是犀利。
阿九才兩歲半的樣子,我們住在杭州的學校里。不知怎地,這孩子特別愛哭,又特別怕生人。一不見了母親,或來了客,就哇哇地哭起來了。 學校里住著許多人,我不能讓他擾著他們,而客人也總是常有的;我懊惱極了,有一回,特地騙出了妻,關了門,將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頓。 根據學者的研究,科學育兒的興起,對女性的標準和要求都變高了,母親的角色其實是更加沉重復雜了。不僅要懂得科學知識生養(yǎng)孩子,還要懂得教育孩子。有越來越多繁復的地方需要母親親力親為。 新的“賢妻良母”“科學母親”“萬能母親”的要求,使得許多母親在工作和育兒之間拔河和煎熬。 在此前,根據熊秉真的《童年憶往》,傳統(tǒng)的教育兒童的責任,并不是母親的職責。所謂“子不教,父之過” ,實際負責親自指導幼兒學業(yè)的長親,父親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祖父,再次才是母親。 從這些濃濃時代感的書籍信息中,我們能感受到時代的變遷。 九十多年過去了,其實做父母的所思所想也還是那些,就像朱自清先生文章里說的: “光輝也罷,倒楣也罷,平凡也罷,讓他們各盡各的力去。我只希望如我所想的,從此好好地做一回父親,便自稱心滿意?!?/p> 參考文獻丨《家庭教育》,陳鶴琴,教育科學出版社;《育兒法》,姚昶緒,商務印書館;《塑造新母親—近代中國育兒知識的建構與實踐 1900-1937》,柯小菁,山西教育出版社 文章來源 |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小土大橙子】,ID:buyateng。小土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是國內首本嬰幼兒睡眠專著《嬰幼兒睡眠全書》作者,當當2017年度親子育兒作家。公號已有百萬粉絲,專注嬰幼兒睡眠和其他育兒知識。關注她,一起共成長。 |
|
來自: 昵稱44943940 > 《果殼同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