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名家講宋詞|傷心人語——晏幾道〔臨江仙〕詞

 星河歲月 2020-01-16
傷心人語
——晏幾道〔臨江仙〕詞
名家講宋詞

宋初詞壇,承繼南唐的衣缽,風格清婉,題材卻較為狹窄且失于單調。這是因為拘泥于“詩余”、“艷科”的成見,把莊嚴的大題目都讓給詩與文,自己則安于表現旖旎戀情的世襲封地的緣故。而在這小天地里能夠恣意游衍,甚至詞風也能逼似南唐后主李煜的,當推人稱“小晏”的晏幾道了。

晏幾道是晏殊的幼子。晏殊為仁宗時的宰輔,臺閣燕飲,一生富貴,詞風追隨五代那位三朝元老馮延巳,雍容華貴而又清新婉麗,實為宋初詞壇的領袖人物。幾道作為官宦子弟,生長在富貴圈里,從小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因而具有很深的藝術素養(yǎng)。不過,其人不善處世,幾近天真幼稚。時人黃庭堅為他的《小山詞》作序,竟以“癡”字描述其為人,說他既“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投靠權勢,又“不肯作新進士語”——撰寫時髦文字,甚至“人百負之而不恨,已信人終不疑其欺己”,說明他于人情世故的一竅不通。這樣的迂夫子一當步入那爾虞我詐的社會,猶如龍睛魚放諸江河,難以自保;臨西麋游戲群犬必遭吞噬。所以,終其一生只做到潁昌府(治所在今河南許昌)許田鎮(zhèn)上的一名小監(jiān)官,一家人也不得溫飽。和南唐后主李煜相較,雖然沒有李后主的國破家亡之恨,但是榮華富貴已成過眼云煙,饑寒交迫又無能擺脫,撫今追昔,自不乏“天上人間”之嘆。就這一意義上說來,他和李后主的感情相通。清人馮夢華把他說成是“古之傷心人也”,無疑也是因此而發(fā)的。

這里又引出了一段公案,那是近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挑起的:

馮夢華《宋六十一家詞選·序例》謂:“淮海(秦觀)、小山(晏幾道號)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庇嘀^此唯淮海足以當之。小山矜貴(自視尊貴)有余,但可方駕子野(張先)、方回(賀鑄),未足抗衡淮海也。

由于情趣相異、傾向不同,甚至欣賞角度的差別,對同一詩人褒貶不一,本屬正常,毫不足怪,即所謂仁智各見,難以定于一尊。小晏詞縱有“矜貴”之處,但大部也是對良辰美景的追憶;即便所“矜”的“貴”,也都不過是水中之月、鏡中之花,如他在〔蝶戀花〕詞所感嘆的那樣:“聚散真容易”,“總是凄涼意”。沒有富貴與貧賤、熱鬧與孤獨的親身經歷,很難有這種切實感受,而這也正是他的最大的傷心之處?;蛟S,王氏于“古之傷心人也”的評語并不持異議,但是,難道“淡語”中寄寓深意、“淺語”中洋溢情致,就和小晏無緣了嗎?恐亦不盡然。今即拈其〔臨江仙〕一詞以證之。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夜,曾照彩云歸。


此詞是追憶歌女小蘋的。關于小蘋,作者在《小山詞》的跋語中有這樣一段記述:曾與沈廉叔、陳君寵相過從,沈陳兩家有歌女蓮、鴻、蘋、云四人。每次聚會,得一佳什便交付她們演唱。三人遂以飲酒聽歌為賞心樂事。后來沈陳二人一病一亡,當時的詞作也隨四歌女之離散而流轉于外。《小山詞》就是將自己的已經流散的詞作重新收集起來并加訂正而成的,故初名《樂府補亡》。寫到這里,作者感慨道:“考其篇中所記悲歡離合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但能掩卷憮然,感光陰之易逝,嘆境緣之無實也。”其中雖不無好景不長、歡娛難再的悲哀,然而,這也恰恰是作者本人提供給本詞的切切實實的注腳。

借酒澆愁的人最怕酒醒,郁悶滿懷的人最怕夢去,因為這意味著失去了暫時的擺脫,又回到了必須面對的冷酷的現實,繼續(xù)經受那痛苦的熬煎。起首兩句就是從這“兩怕”入手,展示酒醒、夢后的景況:酬賓宴飲的高閣關上了——人去樓空,輕歌漫舞的簾幕降下了,——萬籟無聲,主人公重又沉浸在孤獨、寂寞之中。這高閣上酬賓宴飲和簾幕下輕歌漫舞,固然可以認作是醉臥前的場面,不過,聯系下文,似乎理解為醉夢之中的享受更為妥貼,意即這一切只是醉臥中的“一晌貪歡”,并沒有現實的屬性。

在孤獨與寂寞的籠罩下,一種無名的惆悵——“春恨”又涌上了心頭?!按汉蕖?,即恨春之去,一般用作暮春的同義語。此處因加上了“去年”的特定時間狀語,所以也應有特定的含意,只是主人公未道出,讀者不得而知罷了。但在歇拍一聯卻透露了消息——“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主人公于百無聊賴之際,步出室外,佇立院中,凋謝了的花瓣隨著綿綿細雨飄落在身上而不自知,成雙的飛燕劃破細雨織成的帷簾翩翩而去,又勾起他的無限向往。一個“獨立”,一個“雙飛”,兩相對照,撩撥起主人公的感傷情緒。自然地過渡到下片,呼喚出美麗的倩影。

都說“落花”一聯對仗工巧而意境深遠,清人譚獻在《譚評詞辨》中甚至稱之為“千古不能有二”之絕句。其實,這兩句完全是從五代翁宏《春殘》詩中移植過來的。只是因為情景交融,化用得成功,倒反而成了小晏的專利。《人間詞話》曾將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引作“無我之境”的例子,并解釋說:“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毙£檀嗽~之歇拍二句可謂得此境界。詞中的主人公獨立庭中,寒雨、香瓣拂面而不覺;雙燕飛過,凄然有感,以至魂不守舍,幾欲隨之,去追逐那消失的年華、久戀的情侶,完全忘懷了自己那孤獨、寂寞的現實景況。

“記得小蘋初見”,下片終于推出了縈系主人公心頭的“去年春恨”的核心人物。小蘋,一作小顰,乃前面所提到的沈陳兩家的四歌女之一,向為詞人屬意,所以《小山詞》中也多處留下她的蹤跡。即如〔玉樓春〕(瓊酥酒面風吹醒)詞:“小蘋微笑盡妖嬈,淺注輕勻長淡凈?!蓖{詞:“小蘋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足見是個天真無邪、秀色天成、笑語盈盈、風度翩翩的少女。相處日久,情深意長,反倒更加深了初次見面時的第一印象,這是因為在日后的交往中,第一印象常是一段風流韻事的開端,具有“劃時代”的紀念意義,所以要經常地提到它、回味它,因而不但不會隨時間的流失而淡漠,反而會更加強烈;甚至在離散之后,一當想起這段往事首先浮現心頭的依舊是這不尋常相會的第一印象。詞人得到歡娛自此始,為失去它而傷心也從這里來,故此才記“初見”以志永懷。表面上看來,詞人是按部就班地歷述了自己一見一聽一送的“初見”的經過,實際上借此形、情、神三個側面烘托出了所戀之人的光彩,從而展現了自己感情升華的過程。

所見的是“羅衣”,是羅衣上的“兩重心字”。這很可能是種時髦的服飾,但不俗,不僅不俗,還透露出點高雅的文氣。在把雙重的“心”字的文繡作為自己服飾這一點上,標志著服飾主人的別出心裁——情竇初開,憧憬同心;而在文氣這一點上又會引起文人的注目,勢必與詞人相通,從而預示了日后的心心相印。這在外形的勾勒上已經是先入為主,表明二者的一見鐘情了。

所聽的是“琵琶”,是琵琶弦上的“說相思”。能夠借助琵琶上的弦索把相思之情說出來,可見小蘋撥彈技藝之高;而能夠把琵琶弦上說出來的相思之情聽進去,心領之,神會之,又可見聽者已成為彈者的知音。彈者脈脈含情之狀,聞者楚楚動情之態(tài),一往情深,全在這“說相思”三字中體現出來。意味著二者之間的感情交流已深化了一大步。

以下,詞中并不正面描寫小蘋與詞人的眉目傳情,或是喁喁私語,只是寫了詞人的癡情相送:“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在皎潔月光的輝映下,小蘋宛若一朵艷麗的彩云冉冉離去。請看,同樣是這一個小蘋,在詞人的心目中,從衣著入時的少女,一躍而為琵琶傳情的情侶,再躍而為飄然而逝的仙女;從寫形到寫情,到寫神韻光輝,意味著詞人與小蘋之間的感情在逐步地深化、凈化、以至升華。小蘋全然成為美的化身,而詞人也似乎置身仙境,猶如劉晨、阮肇之誤入桃園,與仙女相會。這種高格的境界,對詞人、對讀者,無疑都是一美的召喚,美的享受。

然而,這美好的一切都已成為不能再現的過去。偏偏愈是失去的美好,其美好愈是縈繞心頭,真?zhèn)€是“剪不斷,理還亂”,簡直無法排遣。索性把已經失去的美好再做回味吧,結果等于是冰上加霜、痛上加痛,反更為其永不復返而柔腸寸斷。這種痛苦思緒是借助“當時明月在”一語相當含蓄地反映出來的。句中包含了這樣兩層意思,一則是送別的當時正值明月當空,輝映得小蘋的形象愈加光彩奪目;另一則是曾照小蘋歸去的明月今日仍在,可是當時的小蘋今日又到何處尋覓呢?當年與小蘋聯翩而行,今日卻只剩自己煢然獨立,詞人的痛心疾首自是不可名狀。至此,方將無名“春恨”的具體內容合盤托出:詞人正是為美好的時刻不得再現,美好的人兒不能再來,而惆悵,而苦悶,而感傷。詞人也正是以這種“感光陰之易逝,嘆境緣之無實”的切實感受,最終完成了這篇撫今追昔的傷心文字。

……………………………………………………

選自《文史知識》主題精華本《名家講唐詩》


《文史知識》:大專家寫小文章,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定價:25.00元


與歷史對話 與時代同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