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鐘,調(diào)理脾胃輕松瘦身不反彈!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脾胃的升清降濁功能出現(xiàn)了問題,如果想健康減肥不反彈,必須要調(diào)理脾胃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調(diào)理脾胃的方法,每天僅需10分鐘,就可以讓你的脾胃恢復正常! 在中國傳統(tǒng)強身健體領域,有“三絕”流傳至今,分別是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jīng),其中“八段錦”簡單實用,老少皆宜,倍受推崇,“八段錦”的第三段“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可以很好的調(diào)理脾胃,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一式就被古人用來健身治病。 “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動作簡介 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左手翻掌上托,五指并緊,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時右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動作復原后,變?yōu)?/span>“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兩手交替反復進行。 ![]() “單舉”何以能“調(diào)理脾胃”? 脾為五臟之一,其氣主升,胃為六腑之一,其氣主降,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調(diào)理脾胃的動作應以導引脾氣上升,胃氣下降為原則。 本式通過兩手臂上托下按,可以充分牽拉腹腔,刺激胸肋及腹部的足太陰脾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促進脾氣上升和胃氣下降,達到健脾和胃的目的;部分初習練者會有腸鳴的現(xiàn)象,就是脾升胃降,氣機加強的具體表現(xiàn)。 另外,通過左右上肢一松一緊的上下對拉,使肝膽脾胃等臟腑受到牽拉,進而促進了胃腸蠕動,增強了消化功能。 足太陰脾經(jīng)起于足大趾內(nèi)側端,沿大腿內(nèi)側緣上行進入胸腹部;足陽明胃經(jīng)起于頭面部,通過胸腹部循行至足;兩條經(jīng)絡均貫穿胸腹部。 ![]() 除此之外,兩肋也是肝經(jīng)、膽經(jīng)循行的部位,那為什么這個動作能“調(diào)理脾胃”呢? 依據(jù)五行相生相克理論,肝膽屬木,脾胃屬土,木克土,肝膽會克制脾胃。 為什么木克土?因為樹木吸收土中的營養(yǎng),以補己用,樹木強壯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補充,自然削弱。 在正常情況下,肝主疏泄、生發(fā),膽主通降,脾的升清作用依賴于肝木生發(fā)之氣制約,而胃的降濁作用依賴于膽木下降之氣制約,如果肝膽氣機郁滯,就會影響脾胃的升清降濁功能。 ![]() 通過雙手上下對拉,可抻拉兩肋的肝經(jīng)和膽經(jīng),使肝膽之氣平和條暢,從而促進脾胃升降正常,達到調(diào)理脾胃的效果。 “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動作分解 動作一:輕輕吸氣,兩腿微屈,雙手捧于腹前 ![]() 動作二:(左式)慢慢深吸一口氣,吸氣的同時左手自身前成豎掌向上高舉,繼而翻掌上托,指尖向右,同時右掌心向下按,指尖向前。 ![]() 動作三:保持上托下按的姿態(tài),同時閉氣片刻。 ![]() 動作四:緩緩呼氣,左右手回返至腹前。 ![]() 動作五:右式與左式動作基本相同,惟方向相反。 ![]() 動作六:緩緩呼氣,左右手回返至腹前。 ![]() 動作要領 做上舉下按動作的過程中,兩手掌要放平,要力達掌根,手腕處用力,肘關節(jié)要稍彎曲,身體挺拔要有撐天拄地之勢;鍛煉時需配合呼吸,雙臂上舉下按時吸氣,復原時呼氣,注意用鼻吸氣,用口呼氣。 動作頻率 上舉下按動作一左一右為一組,每次一般做10-15組,運動至微微出汗為宜,每天可以重復做3-5組。 常練八段錦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除了練習“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調(diào)理脾胃以外,練習八段錦的整套動作益處更多,不僅可以滋陰助陽、培元補氣、疏通經(jīng)絡、活血生津,長期鍛練還可強身健體、耳聰目明、延年益壽。 舉個例子,我國著名作家楊絳女士享年105歲,她是錢鐘書夫人,著名作家、翻譯家,楊絳晚年非常鐘愛八段錦,每日早起先完成一套八段錦,走路鍛煉,然后開始寫作,晚年依舊頭腦清晰、筆耕不綴,并完成《我們仨》等著作。 ![]() 俗話說“治本才能治標”,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脾胃的升清降濁功能出現(xiàn)了問題,如果只是一味的減重,而沒有調(diào)理脾胃改善體質(zhì),那么體重減下去只是一時的,反彈只是時間問題。 研究發(fā)現(xiàn),常見的易胖體質(zhì)有痰濕體質(zhì)、氣虛體質(zhì)、濕熱體質(zhì)、陽虛體質(zhì)四種,此外氣郁質(zhì)、陰虛質(zhì)、血淤質(zhì)等也會有肥胖的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