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觸金庸的作品是在小學(xué)四年級,同學(xué)中傳借的《天龍八部1》,厚厚的一本,訂價1.99元,看過之后,大為迷戀,以為金庸是古代人,和寫《三俠五義》那幫人同時代。 去報刊亭打聽到《天龍八部》整套書居然有五本,大失所望~我當(dāng)時一天的零花錢只有五分錢,整套的《天龍八部》是絕對買不起了…… 初三中考前一天,借到一套沒看過的,金庸的《倚天屠龍記》四本,沒忍住誘惑,一天一宿看完后,第二天早上到了中考考場,大腦一片空白,與報考的師范學(xué)校入取線只差一分落榜。 那時候?qū)鹩钩绨莸囊惶ず俊?/p> 金庸的武俠世界,是多少少年人的夢…… 成年之后,慢慢把金庸當(dāng)作普通人看,才知道偶像是不存在的。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人生。 那時候才開始長大吧。 做為文人來說,金庸在財富上的成功,是華人的文化人里,是無人能比的,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初,媒體公開金庸的身家財產(chǎn)就超過10億港幣,金庸的武俠小說更是傳遍華人世界。 在政治上,1981年,香港代表團訪問北京,金庸是代表團成員之一,最先受到了鄧的親自接待,鄧也是金庸迷,看過正版、盜版的金大俠的小說。 兩人互贈禮物,金送鄧一套正版《金庸全集》,鄧回贈熊貓香煙,之后兩人成為牌友,一時傳為佳話。 由于此事,金在大陸的媒體里一直是正面報導(dǎo)的人物。 之后不久,金庸父親查樞卿在50年代被冤殺的案件被海寧縣人民法院撤銷原判,宣告查樞卿無罪,給予平反昭雪。 …… 在父親被冤殺前,金庸來到香港就業(yè),成為《明報》的一個小記者。 這時的金庸遇到了他這一輩子中的夢中情人傾國傾城的年輕演員“夏夢”,那年夏夢19歲,可惜當(dāng)時的金庸無錢無名無貌,苦苦追求,沒得到佳人的芳心。 女明星夏夢在21歲那年嫁給了林葆誠,婚后息影去美國定居,這成為金庸內(nèi)心一輩子的痛。 后來金庸在自己的武俠小說里無數(shù)次的表達自己愛情上未滿足的心理遺憾,在著名的《神雕俠侶》和很多作品里那些??菔癄€的愛情……很是為很多人迷戀。 但金庸一輩子不懂愛情,很多迷戀金庸武俠作品的男孩子,試著學(xué)做書里男主人公的辦法方式追求女孩,無不以慘敗收場,那些書中對愛情的描寫只存在金大俠個人對追求愛情失敗后的想像之中。 憑籍自己大受歡迎的武俠小說,和《明報》的專題評論 文章,金庸很快名利雙收,成為《明報》的主編,做為企業(yè)家的金庸對報社下屬員工在經(jīng)濟上極為苛刻。 《明報》在金庸成為主編后,十年沒給專欄作家漲稿費,作家林燕妮去找金庸交涉加稿費,金庸大吼:給你加錢也沒用,反正多少錢都會被你花掉! 給《明報》寫專欄的女作家亦舒也去交涉,被金庸同樣大吼:給你加錢有什么用?反正你賺錢也不會花! …… 1975年,金庸在寫完《鹿鼎記》后封筆,《鹿鼎記》里有大量對當(dāng)時大陸的影射,比如對神龍教的諸多描寫。 書中主角韋小寶的艷福齊天,也是金庸對自己心理的投射。 這時期生活里的金庸,正在經(jīng)歷第三次婚姻,也是最后一次婚姻。 在寫《倚天屠龍記》時,金庸遇到了16歲的咖啡店女招待,女孩兒主動,兩人很快墮入情網(wǎng),那年金庸50歲了,老房子著火,不可收拾,之后金庸同第二任妻子離婚,導(dǎo)致18歲正在美國留學(xué)的大兒子苦勸不住,最終絕望從21樓跳下身亡。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后記里描述了自己的喪子之痛,算是給傷口貼了片創(chuàng)可貼。 不是好丈夫,也不是稱職的父親。 被世人稱作“一代大俠”的金庸,在自己的武俠世界里放縱自己的人生想像,給了幾代讀者無數(shù)武俠之夢。 金大俠在自己的人生里是失敗還是成功? 只是普通人的一生吧。 一個成功的商人,一個成功的作家。 先生才能是非常的,人生~不談了。 不懂得愛情,也不懂人生。 金庸先生一路走好。 嗚呼哀哉,尚饗。 俗人金庸尚饗。。 題外話:人的性格一般在16歲之前定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里的描述,多來自童年、少年時的記憶,那時民國革命對于中國史的重新描述、肢解貫穿了金庸先生一生對中國歷史的理解,并在自己的作品里表達出來。 那不是真實的歷史。。 更不是那些為什么什么的需要而造出來的“道德歷史觀”。 與其說金大俠的歷史觀,道德觀有硬傷,那么許多人評價金大俠的一生是“唯利是圖”的解釋更加貼切些。 那才是很多人的正常心態(tài)的實際表現(xiàn)。 |
|
來自: 昵稱18154423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