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源自于一位修者的記述,因網(wǎng)絡因素作了一些改動-- 看了小蓮的《千載玉兒(之四)黃州赤壁》之后,想起了一位跟蘇東坡有關聯(lián)的同修,我把他的故事寫出來,同時也是對同修的懷念。 那是2001年,初次看見他感覺很小,十五、六歲的樣子,靈秀俊美、一臉的機靈像。一問才知他19歲了,修煉已有5年。因為他年齡最小,個頭也比較單小,大家都稱他“小不點”。后來我們經(jīng)常在一起交流,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他曾經(jīng)給我講過他塵世輪回中的一些經(jīng)歷,下面我把它整理出來。 舜 在四千多年前,“小不點”轉(zhuǎn)生成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圣人―― 舜,又稱虞舜。舜是大德之人,雖然他的父親、后媽和弟弟對他百般刁難,甚至幾次欲置他于死地,但舜仍然對他們很好。舜到哪里,他的德行都能感化當?shù)氐娜恕?他到哪里,哪里的人都會興起禮讓之風。人們都愿意到他住的地方來安家樂業(yè),漸漸的人多起來了,一年就聚成村落,二年成城鎮(zhèn),三年就成為一個城市。“小不 點”說他在耕地的時候,大象為他犁田,小鳥為他播種。鑒于這種德行,當時的天子――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他,后來把帝位也傳給了他。 舜即位后天下大治、四海賓服。 在家庭中舜與兩個妃子――娥皇、女英非常恩愛。后來舜死于九嶷山,娥皇、女英聞訊后悲痛欲絕,一直哭了幾天幾夜,眼淚流干了,流出血淚來,最后投湘江殉情而死。 娥皇、女英的眼淚,灑在了九嶷山的竹子上,竹子上便呈現(xiàn)出斑斑淚痕,人們稱之為“湘妃竹”。 唐玄宗李隆基 唐代中期,“小不點”轉(zhuǎn)生成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開創(chuàng)了輝煌的“開元盛世”。唐明皇前期政治清明,經(jīng)濟、文化、藝術達到空前繁榮,一時萬國來朝,各國都派使者前來求學。后來唐明皇用不正當手段娶了兒媳婦楊貴妃,因此而失德,唐朝從此走向衰落,一蹶不起。 李隆基手書《鹡鸰頌》 再 后來“小不點”轉(zhuǎn)生成南唐后主李煜。李煜先后有兩位皇后,是兩姐妹,史稱大周后和小周后。后來的人覺得奇怪,為什么大周后、小周后的名字和舜帝二妃的名字 一樣,也叫娥皇、女英?其實她們本來就是先前的娥皇、女英輪回轉(zhuǎn)世。為什么姓周呢?“小不點”解釋說:“周,乃周而復始之意也?!?/p> 南唐后主李煜 當 時在監(jiān)獄里有一位同修 ,“小不點”看見他就厭惡。后來他明白了厭惡他的原因。原來那位同修就是歷史上的宋太宗趙匡義。當初李煜投降宋朝后,趙匡義多次強幸小周后,李煜是敢怒不 敢言,后來寫下了千古名篇《虞美人》后被趙匡義用毒酒毒死。李煜雖然治國無能,但在文壇上卻是承前啟后的大宗師,開宋詞豪放派之先河,為以后宋詞的輝煌奠 定了基礎。 李煜 《入國知教帖》 蘇軾 《木石圖》 北宋 日本私人藏 “小不點”轉(zhuǎn)生成蘇東坡這一世,其藝術天賦在李隆基、李煜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詩詞、散 文、書法、繪畫都代表了宋代的最高成就,是中華文化史上少有的全才。蘇東坡在朝廷政事上和宰相王安石不和,有時戲弄王安石。王安石在所著的《字問》中對 “篤”解釋為:“以竹鞭馬為篤” 。理由是以竹鞭馬,馬就老實了、忠誠了,故而篤字從竹從馬。蘇東坡當面戲問:“若以竹鞭馬為篤,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古時上面竹頭,下面犬字通 “笑”)” ?王安石一時語塞,很是尷尬。 蘇東坡 蘇軾丨《東武帖》丨行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蘇軾《瀟湘竹石圖》 在監(jiān)獄“小不點”遇到了當年的王安石,還被“王安石”小小的報復了一下。 有一天“小不點”和一位同修談到女媧造人的故事,“小不點”說:“女媧的‘媧’字意思就是一個女神用口對著三界內(nèi)吹了一口氣,就造出了人?!蹦俏煌薨阉魂嚦靶?,并接著講了上面蘇東坡嘲笑王安石的故事?!靶〔稽c”明白他就是當年的王安石。 至于黃州寫《念奴嬌 赤壁懷古》沒有聽“小不點”談起過,可能他這部分記憶還沒打開吧。 武元直 赤壁懷古 蘇軾《寒食詩帖》 “小不點”所扮演的這些歷史人物在中華文明史上濃墨重彩書寫了壯麗的篇章。今生“小不點”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父親是一個大型國有廠礦的工人,后來因病 退休?!靶〔稽c”初中畢業(yè)后,改大了年齡 ,在父親所在廠里上班。娥皇、女英也轉(zhuǎn)生在他所在的城市里,都已得佛法。雖然不知他近況如何,但我想他一定在證實法的路上兌現(xiàn)著自己史前的誓約! |
|
來自: 高山仙人掌 > 《蘇東坡故事及連環(huán)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