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觸內心的藝術,品味生活的真諦 展覽策劃/書畫收藏/聽琴/賞藝 「千古風流人物」 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北京︳故宮博物院 2020.9.1-2020.10.30 昨天是“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展覽的開展首日。這個大展,可以說是幾十年難遇的一個讓你與蘇東坡“真實面對面”的機會。蘇軾本人的作品、師友的作品,以及大量受到蘇軾影響的人的創(chuàng)作,都在這里。 第一單元 | 勝事傳說夸友朋 蘇軾《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合卷 北宋 紙本 行書 《新歲展慶帖》 《人來得書帖》 二帖裱于同一卷中。卷后有董其昌跋。鑒藏印有“御府書印”、“御府寶繪”、項元汴諸印、安岐諸印等。此二帖均是蘇軾寫給陳慥(季常)的書札,《新歲展慶帖》是相約陳慥與公擇(李常)同于上元時在黃州相會之事,《人來得書帖》是為陳慥的哥哥伯誠之死而慰問陳慥所作。 蘇軾《題王詵(shēn)詩詞帖頁》 北宋 元佑元年(1086) 紙本 行楷書
歐陽修《灼艾帖卷》 北宋 紙本 行楷書 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寫的一封信,有學者認為,是寫給自己的學生,主要意思是擔心學生的身體,特意詢問關心。 蔡襄《京居帖頁》 北宋 紙本 行草書
傅堯俞《蒸燠帖頁》 宋 紙本 行楷書
呂大防《示問帖頁》 北宋 紙本 行楷書
蔣之奇《北客帖頁》 北宋 紙本 行書 這封信是四十歲左右的蔣之奇寫給司馬光的,當時司馬光是翰林侍讀,正主持修撰《資治通鑒》。 黃庭堅《君宜帖頁》
李之儀《汴隄帖頁》 北宋 紙本 行楷書 米芾《盛制帖頁》 北宋 紙本 行草書 王詵《漁村小雪圖卷》 北宋 絹本 設色 朱耷《西園雅集記卷》 清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紙本 草書 丁觀鵬《西園雅集圖》軸 清 紙本設色 蘇東坡 李公麟 米芾 第二單元 | 蘇子作詩如見畫 作為一代文豪,蘇軾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眾多流傳千古的優(yōu)秀詩文,其中的不少名篇佳作也成為了后世書畫家喜愛的創(chuàng)作母題。他所提出的“士人畫”概念,奠定了后世文人畫的理論基礎,更是對中國繪畫史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本單元通過選取蘇軾本人的詩歌墨跡,及后人根據(jù)其詩文創(chuàng)作的書畫作品,展現(xiàn)其文學造詣和影響,為大家呈現(xiàn)作為文學家的蘇軾形象。 林逋《自書詩卷》 北宋 天圣元年(1023年)紙本 行楷書 蘇軾《三馬圖贊并引殘卷》 北宋 紹圣四年(1097年)紙本 行楷書 蘇軾《定惠院二詩草稿卷》(傳) ![]() ![]() ![]() 鮮于樞《海棠詩卷》 元 紙本 行草書 沈時《煙江疊嶂圖》 明 泰昌元年(1620年)絹本 設色 文徵明《前后赤壁賦卷》 明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紙本 楷書 文徵明一生寫了很多幅《赤壁賦》,但將前、后《赤壁賦》合為一卷的卻很少見。這幅字是文徵明70歲時所寫,字體格調高雅,是文氏小楷書的代表之作。 宋人《赤壁圖》 南宋 絹本 設色 胤禛 《蘇軾詞軸》 堅白子 《草蟲圖卷》 第三單元 | 我書意造本無法 蘇軾的書法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其造詣不但備受時人贊譽,他所引領的宋代“尚意”書風也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蘇軾的書法博采眾家,轉益多師,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面貌。 本單元通過選取蘇軾師法的前人作品、蘇軾本人的書法作品以及后人對蘇軾書法的仿學、臨摹和評論,展現(xiàn)其書史地位,為大家呈現(xiàn)作為書法家的蘇軾形象。 蘇軾《治平帖卷》 北宋 紙本 行書 蘇軾《歸院帖卷》 紙本 行書 蘇軾《春中帖頁》 北宋 紙本 行書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卷》 后漢 乾祐元年(948年) 紙本 草書 楊凝式一共只留下了四件墨跡,這就是其中之一。這短短8行85個字,四周每一寸紙面幾乎都被歷代的欣賞者蓋上了印章,從宋高宗到乾隆皇帝,都把它奉若珍寶。 蘇軾書醉翁亭記 紙本 明 墨拓 董其昌《臨蘇軾雜帖卷》 明 崇禎六年(1633年)紙本 行書
陳奕禧《臨蘇軾寒食帖》 清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紙本 行楷書 第四單元 | 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不僅以其藝術造詣而為人稱道,同時也因其獨特的人格魅力而深受歷代文人雅士的崇敬與仰慕。他雖然一生命運多舛,卻始終能夠灑脫的面對各種困境,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不斷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樂趣。 本單元選取以蘇軾逸事和其述懷小品文為題材的作品,展現(xiàn)他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態(tài)度,為大家呈現(xiàn)被后世視為文人典范的蘇軾形象。 仇英《竹院品古圖》 明 絹本 設色 黃慎《東坡玩硯圖》 清 紙本 設色 朱之蕃《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 明 萬歷四十九年(1619年)紙本設色 錢維城 《畫雪浪石》 「展品清單」 ![]() ![]() ![]() 最藝 |
|
來自: 昵稱35641324 >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