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關系中,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可能會發(fā)生一些矛盾、沖突。如果能夠換位思考,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對孩子來說,學會換位思考也非常重要。經常有人說,現(xiàn)在的孩子很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其實都是源于不會換位思考造成的。
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系的思考方式。 只有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才能設身處地理解別人,與他人良性互動。親子之間的矛盾沖突也會減少,親子關系得到改善。 今天的“浙江家長學?!睂冢瑴刂葜袑W劉鵬志老師要和各位爸爸媽媽聊一聊關于換位思考的話題,以及如何幫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課前預習 按照慣例,當然還是要為大家 先介紹一下今天的主講教師
劉鵬志 溫州中學
認真聽講 《幫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主講人:劉鵬志 溫州中學 沒有流量的朋友也不要著急,小編也為大家劃好了這一課的重點,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記住??! 如何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一、讓孩子明白看待問題的角度是多元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磸]山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景色也是不一樣的。 在人際關系中也是如此,父母要經常引導孩子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不要以非黑即白的一種模式。如果不是黑就是白的,不是好的就是壞的,這樣的孩子非常容易有極端思維。
二、抓住契機,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葉圣陶在教育子女要多為他人著想時,舉過一個例子:一位父親讓兒子遞給他一支筆,兒子隨手遞過去,不想把筆頭交在了父親手里。 父親就對兒子說:“遞一樣東西給人家,要想著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筆頭遞過去,人家還要把它倒轉來,倘若沒有筆帽,還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類物品更是這樣,絕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對著人家?!?/p>
三、利用“我訊息”讓孩子體會父母的情緒 你訊息:以第二人稱開始,往往有指責的意味。 我訊息:以第一人稱開始,重在表達感受和陳述事實。 “我訊息”如何表達?依照三個步驟:描述行為、表達感受、表達期望。 描述行為 說話的內容盡量描述具體的行為,把焦點集中在某一個特定的狀況或行為,然后加以描述。并且少使用“一直”、“永遠”、“都是”等字眼。 表達感受 在描述完特定的狀況或行為后,接下來描述自己的感受。 表達期望 在說完對你的感受之后,你還可以把你的期待說出來。
四、換位思考之前先處理情緒 如果孩子和人發(fā)生矛盾,正處于情緒爆發(fā)期,此時不宜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當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以后,再引導他進行換位思考。 五、換位思考四步曲 1. 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 2. 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3. 如果我是對方,我的做法是…… 4. 我是以對方期望的方式對待他嗎?
六、利用小技巧幫孩子換位思考 空椅子技術 角色扮演 換位思考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僅僅通過講道理或者理性思考的話,有些孩子是很難做到的。通過一些小技巧,或者象征性的行為,讓孩子去表達,這樣孩子的感觸更深。 策劃:浙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浙江省婦聯(lián)兒童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