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奶奶70歲了,以前還能幫家里多少做一些事情,但是現(xiàn)在自理能力都越來越弱了,被兒子送進了養(yǎng)老院,理由就是自己事業(yè)太忙了,沒時間照顧,況且還有還有兩個孫子要照顧。 這在村里被當成了笑話,因為兒子劉飛是張奶奶最疼孩子的孩子,畢竟那時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偏心兒子也是“正常”的事情。認為兒子養(yǎng)大了,自己的養(yǎng)老問題也就解決了。 但是,自從劉飛把新房子修起之后,就開始嫌棄張奶奶了,開始是讓張奶奶住在一樓,然后又讓張奶奶住在樓房外面的一個小房子里。 女兒長大是要嫁人的 在以前,女兒對張奶奶的那種偏心很不滿,而張奶奶也理直氣壯的說:“女兒長大遲早是要嫁人的,嫁人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沒必要對女兒那么好?!?/p> 每次女兒都會被氣哭,張奶奶說:“養(yǎng)兒才能防老,所以對弟弟好也是應該的,你也要對弟弟好,比較以后他才是主要照顧我的人?!?/p> 由于年輕時,老伴舍得拼,超負荷工作,來供兩個孩子讀書,尤其是為了兒子。造成身體疾病凸顯,在幾年前就去世了。 而現(xiàn)在張奶奶又找到嫌棄,被送進了養(yǎng)老院,劉飛幾乎不去看她,甚至連電話都懶得打,張奶奶天天都悶悶不樂的,但也無可奈何。 才知道女兒的好 但是大女兒卻經(jīng)常去看他,尤其是還會帶上她的一雙兒女去看張奶奶,也就只有那時,張奶奶才會比較開心。張奶奶才向女兒道歉,說不應該偏心對待,讓女兒受了不少委屈。 這強烈的對比,張奶奶確實感到女兒要比兒子懂得心疼人些。當她和其他老人聊天的時候,忍不住抹眼淚,確實,現(xiàn)在誰對她好,一目了然。 后悔當初的態(tài)度 流著眼淚說:“原以為生個兒子就不錯了,所以生了女兒之后,堅決要生個兒子,來照顧自己的生活,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養(yǎng)兒養(yǎng)女真的不一樣,到現(xiàn)在這個地步,才發(fā)現(xiàn)養(yǎng)女兒更好,真對不起女兒?!?/p> 有些事情,剛開始意外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然而當自己上年紀了才發(fā)現(xiàn),那只不過是自以為的事情,但后悔也沒用了。 在平常養(yǎng)兒育女中,就要一視同仁 老一本都不少人吃了“重男輕女”的虧,以為養(yǎng)好兒子就有依靠了,然而誰能知道孩子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心態(tài)慢慢變化呢?尤其是受到別人的影響之后。 男孩有著“鋼”的一面,他適合闖蕩,來保證生活的正常進行,甚至是提升生活品質,在照顧人的這一方面,往往缺少耐心,缺少愛心。 而女兒是“柔”的一面,看上去她不能當家庭的頂梁柱,實際上她才是能保護家庭和睦和家庭溫暖的人。 因為女兒的心思更細膩,更懂得照顧人,心痛人,會舍不得放下心中重要的人,而男孩有時卻做不到女孩那樣對父母的周到照顧。 當父母一視同仁的對待了兒子和女兒,就會讓兒女之間有一種競爭感,那就是誰表現(xiàn)好,可能就會對那個孩子好,并不以男女性別來衡量。 而女孩往往又會大度一些,這就形成了一種很和諧的畫面,那樣的話,父母即使老了,也不會造成兒女都不管的局面。 生活中的這種案例不少,很多都是以父母孤苦伶仃為結局,那其實與父母自認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要平等對待兒女。 今日話題:你覺得兒子好還是女兒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