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健身交流群2019-12-12 站樁者腹壓增強的實現(xiàn),不是腹腔微鼓收緊(不是腹肌往里吸)的一成不變,要隨著呼吸的悠長轉(zhuǎn)換,腹壓同步增減,盡量緩慢而不間斷。 吸氣悠長、橫膈肌的下拉、腹內(nèi)感的充實,合起來造成腹壓增強,吸氣和呼氣的節(jié)奏緩緩?fù)?,呼氣盡量把肺里的二氧化碳吐盡,吸則氧氣吸夠,呼吸之間沒有停頓。 腹壓強則帶脈脹,命門處內(nèi)部有力充實,大量的氧液注入。 腸胃系統(tǒng)因此而受到擠壓,但不能收腹,要微鼓,此時較不腹緊時能承受大的外力。 吸氣盡而呼氣,腹壓、帶脈、命門均有回松感。 傳統(tǒng)拳對于下腹部、帶脈、命門這一部分的松緊極其重視,謂之人體總重心。 它是連接人體上下兩部分的關(guān)鍵所在,打拳發(fā)力時,這里有瞬間收縮,一緊即松,松而能蓄。 平常練功,要重視該核心力量的增強,對養(yǎng)生效果至關(guān)重要。 對于腹瀉、便秘、腸胃炎等很有運動療效。 久坐辦公室的、開長途車的,大都腰肌勞損,隨著呼吸深長的帶動,腰肌一脹一縮,很能增加腰肌、腹肌的彈性。 大成拳有“膈肌動力”之說,站樁不鍛煉人體總重心,橫膈肌不隨吸氣下拉、呼氣回升,腹壓的增強便沒有動力支持,就像鼓風(fēng)箱沒地方往里打氣。 人體下腹部,不能著意收縮而挺胸收腹,吸腹折腰為站樁大忌。 站樁是試力、發(fā)力的靜力培養(yǎng),表現(xiàn)出來是呼吸、腹壓、帶脈勻速的進行,“呼吸長靜細”就是這個道理。 靜細,又稱靜息,聽見的為氣,不聞?wù)邽橄?,站樁不能聽見自己呼吸的氣聲?/div> 很多站樁追求的東西,根本沒有外形,氣息、腹壓、帶脈脹縮怎么表現(xiàn)?根本沒有形,只有自己知道。 膈肌的下拉、下腹部、帶脈的脹縮,會引發(fā)人體前面的肌肉進行向下牽拉,后面如肩后、背肌、腰后肌等同步放松,傳統(tǒng)拳管這叫“陰緊陽松”,很多人視為不傳之秘,其實沒那么神秘。 陰面肌肉向下牽拉,同時背部放松,必然造成脊背發(fā)力時的一直一弓,打出拳來不好看,但實用。 這些說著容易,實現(xiàn)起來卻復(fù)雜,別看簡單了。 站樁的松緊重點,先一步是從下腹部開始,由呼吸深沉啟動,進而擴展至全身,此為心法。 外形也很重要,房子蓋好,得先穩(wěn)固,你才能說怎么求舒適,是么? 因此,站樁先自樁形正確開始,呼吸、腹壓增減、帶脈脹縮等等一步一步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