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按字?jǐn)?shù)和韻律分為五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律詩、七言絕句,讀起來長短相同,朗朗上口。不過總有一些人喜歡創(chuàng)新,比如李白,他憑借自己的絕世才華,發(fā)明了一種“三五七言”的古詩形式,在一首詩中雜用三、五、七言為句,讓詩和詞相互雜糅,既靈活多變又韻味十足,改變了人們對古詩的普遍認(rèn)識,別出心裁的創(chuàng)作了這種耳目一新的形式。在深秋的夜晚,李白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和棲息在已經(jīng)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詩人以寒鴉自比,寫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詩: 一個深秋的夜晚,明月、寒鴉、秋風(fēng)、落葉,這些都是寒涼而悲切的,此時的李白不知不覺的也感到了悲切,他思念起一個舊時的戀人。萬千悲傷和無奈,一時涌上心頭,狂傲如李白,原來也會悲秋,也會感嘆癡情之苦。這秋風(fēng)、秋月、落葉和寒鴉烘托的凄美加上詩人的奇麗想象,讓整首詩顯的凄婉動人。 從“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一句到最后,被證實(shí)為他人另加,并非李白原創(chuàng)。對于這一段是續(xù)得好,還是續(xù)得不好,可眾說紛紜,認(rèn)為這幾句加得好的,是覺得基本上能接上李白的前詩。通過“相思”的疊加,道出了相思之苦,將相思之情寫得入木三分。后來這兩段詩合起來一起被譜成了一曲首《秋風(fēng)詞》,也是我國古琴曲中的名曲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