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杭帆 期數(shù):2009年1月下 發(fā)布時間:2009-01-07 網(wǎng)站的編輯跟我交流說,今年要搞一個故事理論講座,我靜心想了一下,小說有“敘事學”,戲劇有“戲劇學”,這故事還真是沒有什么專門的框架體系,可以自成一“學”。所以,我想還是結合工作中的體會感悟談一些心得,零敲碎打、一家之言,也說不上什么理論指導,姑妄聽之吧。 不知道是哪位先賢大哲說過:“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边@句話后來被無數(shù)次的引用,出現(xiàn)在各種戲劇理論著作中,而“戲劇沖突”一詞也突破了原來的界定范疇,被抽象成為文藝評論文本中流行的刻畫“矛盾沖突”的專用名詞。這一講,我就想說說“故事中的戲劇沖突”。首先界定一下概念,什么是“戲劇沖突”? 我發(fā)現(xiàn)很多作者對此是不理解的,有時我評論他們的作品說:“表面看著熱鬧哄哄,但里面沒有戲,沒有沖突?!弊髡呔陀X得很委屈,說:“怎么沒戲呢,這不都是嘛?!蔽倚πΓ牢覀冋f的不是一回事情,這里面有個概念沒有理清。 “戲劇沖突”誠然是一種“矛盾沖突”,但“矛盾沖突”卻不一定都能構成“戲劇沖突”。那到底什么才能稱之為“故事的戲劇沖突”呢? 妯娌吵架、兄弟鬩墻、夫妻吃醋、鄰里口角算不算?這些當然是矛盾沖突,但只是生活里杯水風波般的小矛盾,生活矛盾可以作為“戲劇沖突”的基礎,但兩者決不是簡單的等同關系。故事倘若只是這些鬧鬧哄哄、一地雞毛的生活瑣事,那也太簡單了,很容易落入淺白,甚至陷于惡俗。 感情出軌、婚變情殤、江湖恩怨,千里尋兇算不算?愛得死去活來、恨得上天入地,這下總有戲了吧?不錯,矛盾是有了,也相當激烈、尖銳,但盡在個人的小恩怨小情仇中翻跟頭了,與人無關,它的社會意義極其有限,更缺乏激動人心的力量。 那么好,有人又要舉手了,說把沖突推向極致呢,自然災害、厄運變故算不算,甚至是戰(zhàn)爭呢?這可已經(jīng)是生活中矛盾沖突的極限了,而且關乎每個人的生存狀態(tài),拷問人性和正義,總可以了吧?我說,這還要分情況,看這個矛盾本身是否具有特殊性,解決矛盾的方式又是否具有智慧性。 比如,前不久我收到一個稿子,寫的是一個中國貨船遭遇索馬里海盜,船長帶領大家英勇抗敵最后壯烈犧牲的故事。作者跟我說:“這個故事好啊,題材新,立意好,有傳奇性,結尾還很悲壯?!?/div> 我就問他:“這里的中國貨船可以替換成漁船,索馬里海盜變成日本倭寇,現(xiàn)代化的槍支大炮變成大刀長矛,時間倒退幾百年,那么,和一個抗擊倭寇的傳統(tǒng)故事有什么質(zhì)的區(qū)別嗎?而且,用胸膛去堵槍眼這招,黃繼光老早就給我們表演過了啊?!?/div> 所以說,一次格斗、一場戰(zhàn)爭,一個災難,這里面都有沖突,但并不是輕而易舉地就能直接轉(zhuǎn)化為戲劇沖突,更不能認為那些制造了巨大障礙的事件里面,就一定有戲;相反,沒有吵架、不涉爭斗,看似平實的小事里面,卻常常充滿著戲劇沖突。 說到底,故事里的“戲劇沖突”和其他文體不同,對故事來說,單純的自然災害(即人物與環(huán)境的沖突)是沒有意義的,人物內(nèi)心的小糾結小痛苦(即人物的內(nèi)心沖突)也不重要,最為關鍵的其實是第三種沖突,即人和人的較量、針鋒(即人物之間的沖突)。 故事就是要給主人公樹立一個勢均力敵的對立面,千方百計地阻撓、干擾其達到目的;故事就是要看雙方的斗智斗勇你死我活,力量的此消彼長互相拉鋸;故事就是要看一對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演變激化至最高程度,然后以一個出其不意的漂亮方式收尾。這個才是真正的“故事的戲劇沖突”。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故事的戲劇沖突”?我認為有兩點: 首先,有一定社會意義的生活矛盾,能夠揭示社會生活的本質(zhì),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比如,這期里的一個故事《資格》,關注的民辦教師的問題,故事里的張老師兢兢業(yè)業(yè)、有情有義,處境待遇卻比正式教師差了很多,連一個評選十佳教師的資格都沒有,這時矛盾就顯現(xiàn)了——付出多而回報少,如何平衡?這關乎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其次,有一定特殊意義的生活矛盾,能夠構成獨特的戲劇沖突,從而產(chǎn)生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比如本期的《村里有個伴娘叫小芳》,這個故事關注的就是鬧洞房這一有趣的生活場景,一個是不把新娘鬧到痛哭流涕不算完的小混混,一個是身懷絕技誓死保護新人的伴娘,這兩個人撞在一起鬧出的笑話,真是笑到肚子都要破了。 我想說,戲劇沖突是一個故事的靈魂,它來源于生活,但決不是生活矛盾的簡單復制,更不是所有生活矛盾都可以提煉成戲劇沖突。什么才是有價值的、新鮮的戲劇沖突,需要作者用自己的眼睛去提煉,選擇,集中,塑造。 先就此打住了。下一講,我們說說戲劇沖突的主要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