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的精神壓力比較的大,心氣也比較的虛;自身的飲食不節(jié),運動量比較的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還要補氣,還需要健脾胃。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如果不去醫(yī)院找比較專業(yè)的醫(yī)生,我們自己可以做哪些食物來去除自身體內的濕氣,調節(jié)好自己的身體。 1、祛濕效果想要更好,需要做到以下這幾點:利水滲濕+健脾+補腎+理氣+溫性食材: 濕氣比較重的人,首先需要利水滲濕,將多余的濕氣排出自身的體外。但是,濕氣比較重的人普遍脾臟功能不好,紅豆薏米偏于寒涼,吃多會傷身體的脾胃。所以生薏仁不適合各位長期的進行食用,需要炒過的薏仁去寒之后就不寒了。 2、多去健身運動,排出汗之后,還有就是吃清淡了之后自身的濕氣就會慢慢的排出來了。自己堅持每天跑步,跑到感覺到身體在下雨的節(jié)奏就對了,有了這個感覺之后再堅持跑十分鐘左右。 3、而且90后也都已經開始養(yǎng)生了,每天晚上都會泡腳,大概泡30分鐘左右,泡到身體出汗。泡腳之前我會沖好一杯祛濕水,泡腳的過程之中會適當的補充我們身體的水分。泡腳后需要穿雙襪子在腳上,待腳的溫度舒適之后再脫,這樣是為了避免溫差著涼! A、艾葉泡腳: 艾葉泡腳可以治虛火、寒火所引起的頭面部以及咽部的不適,散寒、促進身體血液循環(huán)還可以祛除自身體內的寒氣濕氣。 用法:可以將艾葉或者是艾條撕碎之后,再放進桶里面,然后放開水下去泡。等水溫比較合適的時候就可以用來泡腳了,泡到身體有虛汗即可。 用艾草泡腳的期間,應該多喝溫開水,少吃一些寒涼的食物,注意自身多休息。 B、生姜泡腳: 熱姜水泡腳對于感冒所引起的頭痛也是非常有效的,還可以治療身體的腰間疼痛,使用老姜效果或許會更好,散寒、除濕。怕冷、比較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姜來泡腳。 用法:取生姜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即可。煮好之后,將全部的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不感覺到燙為宜。 然后用煮好的水泡腳,泡腳的時候水要沒過踝部,最好是可以邊泡邊搓雙腳。用生姜水泡腳一段時間之后,怕冷的癥狀一般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上面的改善。 C、紅花泡腳: 紅花先熏腳之后泡腳。可以有活血化瘀,治腰酸痛的作用。紅花也是一種婦科比較常用的中藥,它可以活血通經,祛淤止痛。 用法:取紅花10-15克(大約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腳,可以預防和改善凍瘡。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紅花同時煮水用來泡腳,還可以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預防以及減輕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 D、花椒泡腳: 可以先把花椒微煮或者是先泡一下,等到水溫要稍高一點的時候泡腳,水需要超過腳踝,泡一會兒兒就會全身冒汗,切忌吹空調風扇,堅持20分鐘左右。 當然,以上的祛濕方法只供大家參考,病情嚴重的還是需要找相關醫(yī)生進行醫(yī)治才是。 |
|
來自: 梅雪舟 > 《養(yǎng)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