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港:貨物吞吐量1389萬噸,比上年減少0.2%,四川第二大港口。
瀘州港:貨物吞吐量1421萬噸,比上年減少59.3%,四川第一大港口。
重慶港:貨物吞吐量20444萬噸,比上年增加3.7%,西南第一大港口,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內(nèi)河主樞紐港,
宜昌港:貨物吞吐量6868萬噸,比上年減少16.9%,湖北第二大港口。
荊州港:貨物吞吐量3798萬噸,比上年增加9.2%,湖北第四大港口。
武漢港:貨物吞吐量10318萬噸,比上年增加3.0%,湖北第一大港口,是交通部定點的水鐵聯(lián)運主樞紐港。
黃石港:貨物吞吐量4219萬噸,比上年增加4.4%,湖北第二大港口。
岳陽港:貨物吞吐量11121萬噸,比上年減少6.8%,湖南第一大港口。
長沙港(湘江):貨物吞吐量3469萬噸,比上年減少43.7%,湖南第二大港口。
湘潭港(湘江):貨物吞吐量1644萬噸,比上年增加3.2%,湖南第三大港口。
株洲港(湘江):貨物吞吐量859萬噸,比上年減少1.6%,湖南第四大港口。
九江港:貨物吞吐量11689萬噸,比上年減少0.2%,江西第一大港口,九江港是長江五個主樞紐港之一。
南昌港(贛江):貨物吞吐量2884萬噸,比上年減少12.1%,江西第二大港口。
安慶港:貨物吞吐量2983萬噸,比上年增加24.2%。
池州港:貨物吞吐量6723萬噸,比上年增加40.6%,安徽第四大港口。
銅陵港:貨物吞吐量10008萬噸,比上年減少9.8%,安徽第二大港口。
蕪湖港:貨物吞吐量12016萬噸,比上年減少6.2%,安徽第一大港口。
馬鞍山港:貨物吞吐量10355萬噸,比上年減少6.1%,安徽第三大港口。
滁州港(滁水通長江):貨物吞吐量1566萬噸,比上年增加33.1%。
合肥港(合裕線):合肥合裕航道溝通長江,合裕線是合肥和巢湖地區(qū)唯一溝通長江的航道,該航道起點為合肥市當涂路橋,終點為裕溪河入長江河口,由南淝河、巢湖、裕溪河三段組成,貨物吞吐量4784萬噸,比上年增加35%,安徽第五大港口。
南京港:貨物吞吐量25199萬噸,比上年增加6.6%,江蘇第三大港口。南京港是中國沿海主要港口、主樞紐港和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是長江流域水陸聯(lián)運和江海中轉(zhuǎn)的樞紐港,是國際性、多功能、綜合型江海轉(zhuǎn)運主樞紐港。
鎮(zhèn)江港:貨物吞吐量15331萬噸,比上年增加7.9%,處于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交匯處。
揚州港:貨物吞吐量15331萬噸,比上年增加7.9%,處于京杭大運河和長江北岸交匯處。
常州港(新北區(qū)):貨物吞吐量3140萬噸,比上年減少57.7%。
泰州港(高港港):貨物吞吐量24509萬噸,比上年增加22.9%,江蘇第四大港口。
蘇州港:貨物吞吐量52227萬噸,比上年增減少12%,江蘇第一大港口,是張家港港,常熟港,太倉港三港合一組建的新。
江陰港:貨物吞吐量17560萬噸,比上年增加10%。
南通港:貨物吞吐量26702萬噸,比上年增加11.3%,江蘇第二大港口。
徐州港:貨物吞吐量3140萬噸,比上年減少57.7%。
宿遷港:貨物吞吐量3140萬噸,比上年減少17.6%。
淮安港:貨物吞吐量8769萬噸,比上年減少12.6%,京杭大運河第一大港,17年破億噸吞吐量。
揚州內(nèi)河港:貨物吞吐量2442萬噸,比上年減少6.4%。
鎮(zhèn)江內(nèi)河港:貨物吞吐量934萬噸,比上年減少37.2%。
常州內(nèi)河港:貨物吞吐量5314萬噸(17年數(shù)據(jù))。
無錫內(nèi)河港:貨物吞吐量5680萬噸,比上年增加5.3%。
蘇州內(nèi)河港:貨物吞吐量7129萬噸(17年數(shù)據(jù))。
嘉興內(nèi)河港(杭申線):貨物吞吐量10696萬噸,比上年增加13.4%,通過杭申線到黃浦江。
湖州港(長湖申航道):貨物吞吐量10486萬噸,比上年減少0.5%,通過長湖申航道接通黃浦江。
杭州港(錢塘江,京杭大運河,杭甬運河):貨物吞吐量11812萬噸,比上年增加10.2%,通過錢塘江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