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省份先后宣布,小升初民辦學校全部搖號入學。有的省份甚至連一個自主招生的名額都不能留下,100%搖號入學。 在教育部均衡教育的理念下,可以預見的是,以后小升初只剩下兩種錄取方式:公民同招,公辦劃片入學,民辦搖號入學,這已經(jīng)成為定局。 顯然,這對于防止民辦學校掐尖招生,搶奪優(yōu)質生源有極大的制約作用,可以使一部分優(yōu)質生源回流到公辦,這對公辦學校提高教學質量極其有利。 但一位知名公辦的老師的看法卻有所不同,他認為即使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入學,依然很難改變目前民辦初中優(yōu)于公辦的局面。 l 民辦初中的生源依然遠遠強于公辦 公辦是劃片招生,不但生源質量參差不齊,什么樣的都有,最頂尖的生源公辦也遠遠不如民辦。民辦學校雖然搖號入學,但報名讀民辦的都是些什么學生? 要減負的家長肯定不可能去民辦,嫌棄學校作業(yè)多的家長也不可能送孩子去民辦??梢赃@么說,去民辦學校搖號的基本上全是要讀書的,沒有家長閑得無聊每學期多掏幾萬元讓孩子去民辦學校搗亂。 搖號進入民辦的生源,無論是頂尖的學生,中游的甚至是目前基礎較差的,無一不是希望能夠在中考博一個重點高中的,這就決定了幾乎所有的學生或者家長都會全力配合學校的教學工作。 理論上來說,公辦的優(yōu)質生源都是民辦搖號未進遺留下來的,除非經(jīng)濟上實在拮據(jù),不然不會有優(yōu)質生源主動進入公辦學校。 l 民辦有勸退的權利 民辦除了生源出眾外,還有個殺手锏,那就是勸退。民辦學校的教學進度,學習強度一定遠大于公辦,這個無論教育局怎么規(guī)定都是一樣。 公辦升學率再低,依然沒有任何生存的危機。但民辦不同,資本是要逐利的,沒有升學率做保障,民辦也就離倒閉不遠了。 因此,對于民辦來說,升學率是第一位的。超綱教學,加大難度也是必然的,民辦的學習一定非常辛苦,也一定會有學生跟不上學校的節(jié)奏。 對于這類的學生,民辦的做法很簡單,勸退。這類學校不可能讓跟不上學校教學進度,成績達不到要求的學生留在學校,這會嚴重拉低學校的升學率。 因此,進民辦也只是第一步,能夠在民辦生存下去并不容易。基礎差點還好說,理解力不夠的學生在民辦會非常艱難,一旦成績掉隊,很容易被學校勸退。 l 民辦的教學強度遠遠強于公辦學校 僅從師資角度來看,公辦初中即使不強于民辦,但至少不差。但在教學質量上,公辦學校遠遠無法和民辦相提并論。 首先是上課效率,因為不準分班,公辦一個班級的學生程度相差極大,老師只能按照中等生來設置教學進度和難度。 這就造成了相當部分的優(yōu)等生和差生上課完全沒有效率,他們上課大部分都是在無謂地消磨時間。 其次作業(yè)量有明顯的硬性要求,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難度稍稍過線,立馬就有家長會投訴,于是老師戰(zhàn)戰(zhàn)兢兢,絕不越雷池一步。 而民辦呢,它才不管這么多,民辦是學生必須跟上學校的節(jié)奏!跟不上?那對不起,你可以轉學了。當然,民辦的老師會答疑解惑,民辦的作業(yè)量也是按照學校要求的來,沒有任何一個家長會因為這個去投訴。 簡單說,公辦本來生源就不如民辦,還捆住手腳和民辦競爭,這要能反超才是真的見鬼了! l 頂級民辦都有“爹”,在自招中占盡優(yōu)勢 基本上頂級民辦要不就是某個頂級重點高中的嫡系初中,要不就是和這類的頂級高中有協(xié)議,在自招中的優(yōu)勢是其他學校無法比擬的。 比如,在上海,四大名校最頂級的上海中學,就有三個嫡系的民辦初中,分別是華育中學,上寶中學和張江集團,簡稱“張寶華”。這三個學校一個在浦東,一個在閔行,另外一個在徐匯。上海最大的兩個區(qū)的優(yōu)質生源一網(wǎng)打盡。 上海中學每年自招給出500張門票,其中80%被“張寶華”壟斷。事實上,還沒有自招考試,基本上自招名單已經(jīng)大致定了。為何?上海中學有三校非常詳細的優(yōu)秀學生名單,對于這些學生的成績和能力了如指掌。 四大其他幾個學校也一樣,比如復旦附中的嫡系就是復旦蘭生這個頂級的民辦初中。 這些民辦學校教學質量如何?上海中考均分前5,上面4家占了其中4個。 l 民辦的教學環(huán)境遠遠強于公辦 民辦學校的孩子,絕對不敢和老師頂牛,更不敢不做作業(yè)。出現(xiàn)任何問題,老師一個電話打給家長,或者請家長到學校,家長一定會配合學校教育孩子。 在民辦這個環(huán)境里,人人都在讀書,誰成績好誰牛!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不讀書又能做什么?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非要進民辦的理由,等于花錢給孩子買個學習環(huán)境。 公辦呢?對于調皮搗亂的學生有辦法嗎?完全沒有。這類學生,家長不去管,學校管不了,老師不敢管,于是在學校無人敢惹。 一個班不要多,這類的熊孩子只要有這么2-3個,老師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維持課堂紀律了,還怎么把精力放在教學上。 l 民辦教學方針非常靈活 民辦學校的教學非常靈活,分班教學,走班,補差,提高,什么方式都有。只要對提升學生成績有用的辦法,他們幾乎都在用。 自修課分班教學這已經(jīng)是一種常態(tài)了。尤其是到了初三,民辦為了提升成績幾乎無所不用其極。 比如,前面所說的“張寶華”中的一家,到了初三是這樣分班的。下午正常上完課后,開始走班。所有同學分為三個部分,競賽班,主攻競賽;提高班,主攻自招;成績不好是不是沒事了,當然不,請參加成功班,為了中考,請把基礎補扎實。走向成功。 那么普通學生呢,請在競賽班,提高班,成功班中自由選擇,且必須選擇。所有班級的上課以及考試資料全部在教學組有備份,學生可以自取。 而且,上述班級是針對每門學科,也就是每門學科都要分這么多的班級,因材施教做到了極致。把每個學生的潛力挖到極致,中考均分遠超過其他學校還奇怪嗎? 綜上所述,即使公民同招,即使民辦搖號,在現(xiàn)行的教育規(guī)則下,公辦初中幾乎沒有超越民辦的可能。 不準分班,把公辦最好的,性價比最高的提高班廢掉了。均衡教育,不準留級開除,差生得到保護了,那么課堂紀律需要老師花大量時間精力來維持。 限定作業(yè)時間,禁止超綱教學,不準放學大規(guī)模補課, 不準占用副課和體育課自修課,這幾條一出,堵死了公辦老師想提升學生成績的所有的路。 在這樣的情況下,公辦初中沒落幾乎是沒有任何疑問。那么想學習的孩子怎么辦?補習班歡迎你!在這點上,民辦也一樣,除非夠牛,完全能夠跟上學校的教學進度,不然一樣得去補習班。 這樣的教改誰是贏家?學渣是小贏家,至少現(xiàn)在減負了,不用做那么多作業(yè)了,至于將來,學渣要什么將來? 課外補習機構是大贏家,賺的盆滿缽滿,最關鍵的是根本無須費心,家長爭著搶著把錢送過去。 至于其他家長和學生,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是輸家,差別在于輸多輸少而已。最大的輸家是父母學歷不高,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的寒門學子,本來只要努力,還有一拼的機會。現(xiàn)在,不是說沒機會,但顯然要比過去要困難很多。 學生個體不同,條件不同,能力不同,主觀意識不同,意愿也不同。因此絕對的均衡從來就不存在,過去沒有,現(xiàn)在沒有,將來同樣也不會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