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身體需要鍛煉,一個好的頭腦需要學習和思考,一個好的習慣需要耐心培養(yǎng),任何一方面的成功,都離不開“行動”二字。 而行動分被動和主動,沒有人能夠一輩子提醒、督促、要求你,所以一個人一定要養(yǎng)成主動學習和做事的好習慣,培養(yǎng)自律的好品質。
今天就由北京亞運村北中心的呂宇霞老師,總結在競思多年工作的教育經驗,為我們分享培養(yǎng)和提升孩子自律性的好方法! 在競思我遇到過很多自律性不強的孩子,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也讓家長十分操心,其中有一位學員小帥(化名)最讓我印象深刻。 小帥來競思參與訓練時已經上四年級了,但在日常生活中,學員媽媽總是幫他張羅好所有的事情,從來不讓小帥分擔家務事。 小帥也從來沒有主動嘗試去做自己的事情,包括收拾文具和整理衣物這些最簡單的任務。慢慢的,孩子的自律性越來越差,做事沒有計劃,拖拉磨蹭嚴重,無時無刻都需要媽媽在旁邊督促、監(jiān)督他。
來競思后,小帥的專注力在訓練中慢慢獲得了提升,學習和寫作業(yè)的效率提高了不少,但是主動性和自律性仍然有待改進,學員媽媽和我談論起這個問題時一直眉頭緊鎖,非常困擾,不知道該怎么辦。 根據小帥的情況,我與學員一家人共同溝通制定了一些規(guī)則和目標,同時要求媽媽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執(zhí)行,遇到錯誤的時候不要著急批評和放棄,而是要尋找到問題的根源去幫助孩子解決。 堅持2個月后,孩子的自律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學習規(guī)劃和生活管理能力都大有改善,家長也輕松不少,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的事情,不用整天圍繞著孩子轉。 讓孩子更自律的小妙招:1.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完成某些事情,也就是養(yǎng)成孩子自律的信念。這樣的信念需要依賴父母親的協(xié)助,家長可以堅定地告訴孩子:“你辦得到!” 2.讓孩子對自己正在進行的事情產生興趣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比起不斷告訴孩子他為什么要做、做了有什么意義,引導他們發(fā)現其中的樂趣更能提升孩子的主動性,引發(fā)孩子下一次自覺去完成。 3.試著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比起規(guī)定孩子必須完成某些工作,讓孩子主動去選擇事情更能讓他們產生責任感。家長可以用“你選擇的事情相信你能完成”去代替“這都是為你好”。 4.讓孩子自己決定做到什么樣的程度很多時候,父母的要求往往超出子女所能達到的限度。讓孩子自己去限定目標,他會更樂在其中,并且能更輕松的達成,樹立自信。 5.試著引導孩子預測結果世上沒有不辛苦的工作,當孩子中途疲倦或者受到其他事物誘惑,想要放棄的時候,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堅持,讓他們明白完成的收獲和不完成需要承擔的后果。 6.制定必要的戰(zhàn)略當我們問孩子“應該怎么辦呢”而不是告訴他們“這樣做就不會錯”的時候,孩子會主動思考、加深記憶、更有成就感,會為了達成目標而努力。 7.及時有效的鼓勵即便孩子只是做對了一件小事,同樣需要家長大力的鼓勵。一點點的堅持和積累,就是促使孩子慢慢完成一件事、一步步養(yǎng)成自律習慣的絕佳方法。 孩子的每一項表現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尤其是作業(yè)拖拉、學習分心、做事沒計劃,很有可能是專注力缺失、多動沖動等因素造成的。 每個孩子在參與競思訓練時,獲得的不僅是專注力的提升,很多學習、生活中所需的良好習慣和品質,同樣也在慢慢養(yǎng)成。 如果家長正因此而煩惱,可以借鑒今天北京亞運村北中心呂宇霞老師分享的方法,也可以尋求競思注意力的幫助, 讓我們陪伴孩子獲得更多成長! 競思專注力始創(chuàng)于美國內華達州,目前在中國遍布70多家直營中心,專業(yè)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閱讀障礙、情緒問題、作業(yè)拖拉、厭學、阿斯伯格癥等問題,幫助孩子提升各項能力!截止目前,已服務中國658603學員,好評率高達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