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撥開 ——徐渭的藝術人生文/陳文璟 
驢背吟詩圖 明 徐渭 紙本墨筆 縱112.2厘米 橫30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以逸品為上,神能后之。以神為上者,不能得魚忘筌也。 徐渭(1521-1593年),子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陰人。山陰,即今天的浙江紹興,與魯迅先生算是老鄉(xiāng),也是大才子,在詩歌、戲劇、書畫等方面卓有造詣。 徐渭作畫,開大寫意之先河,算得上一代宗師。所謂大寫意,自然是針對小寫意而言,大小之分,其實并不符合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因為所謂寫意,就是抒發(fā)真性情,舒緩胸中不平之意,即常言所說的逸氣,就真性情而言,它不存在大小之分,只有合適與否的度而已。倪瓚不可能胡涂亂抹,文征明必然會一絲不茍,徐渭也只有筆墨淋漓,各有千秋,自成一家,這才是真正的寫意。勉強區(qū)分寫意之大小,其實是后人拘束于世間羈絆,不能暢快情懷,只有在理論和形式上多做闡釋,慰藉一下不及古人的傷感而已。當然,這行為本身,也算是一種寫意,值得后人之后人再做深層次的解讀。 
菊花(局部)四時花卉圖卷 明 徐渭 紙本墨筆 縱29.9厘米 橫1081.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青藤此菊以墨寫其意象,用筆剛勁,鋒芒外露,顯見畫家與命運抗爭之不屈個性。畫中題詩“人如餉酒用花酬,長掃菊花付酒樓。昨日重陽風雨惡,酒中又過一年秋”,可資品味。 既然已經(jīng)約定俗成,我們姑且以大寫意風格來概述徐渭的繪畫特色,畢竟其畫作筆意縱橫,水墨淋漓,情緒宣泄得痛快干脆,畫面令人耳目一新,加上徐渭本身的才子光環(huán),自然成了一種風格流派。不過,齊白石說過:學我者死,似我者生。所以雖然齊白石本人非常崇拜徐渭,說:“余心極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為諸君磨墨理紙?!钡€是畫自己的畫,走自己貼近民俗的路數(shù)。同樣的人還有八大山人、石濤、鄭板橋、吳昌碩等繪畫大師。這說明削足適履、蕭規(guī)曹隨是沒有辦法成為藝術大師的,畢竟屬于自己的畫道才最適合自己走下去。對一般人來說,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道自然有難處,甚至齊白石這樣的大畫家,到了衰年還要變法,就是因為其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道,但需要換雙合腳的鞋。與他人不同,對徐渭來說,法因道生,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之所以這么說,其實還是因為他一直光著腳走路。俗語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徐渭能開創(chuàng)大寫意先河,奧秘就在于此。 
墨葡萄 明 徐渭 紙本 縱166.3厘米 橫64.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算得上大寫意繪畫的代表作,不僅筆墨酣暢,更重要的是能舍形取影,求其氣韻生動,更求其能暢快精神。信筆揮灑,忘乎所以,恰恰是徐渭半生潦倒,卻又絕不甘心的寫照。自題“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币嗖抛訒娖潇`動和不忿之情。 彼時徐渭因胡宗憲案有些精神失常,最終殺妻自戕,雖然有好友張元忭千方百計地施以援手,但還是得坐一段牢獄。獄中雖然條件艱苦,但畢竟事情塵埃落定,總有一個念想,所以情緒開始穩(wěn)定下來,是非成敗皆是虛幻,不如讀書,或者畫畫。之所以不說學畫,是因為徐渭的文化底子好,書法技能高,畫又是大寫意,不需要在形式上多做考據(jù),所以畫畫對他來說,是手到擒來,不費力氣。比如墨牡丹系列,算得上繪畫中的精品。筆墨暢快,情緒充沛,很好地體現(xiàn)了他“富貴非濁,貧賤非清”的文化認識。不過,他又說:“牡丹為富貴花,主光彩奪目,故昔人多以勾染烘托見長,今以潑墨為之,雖有生意,終不是此花真面目,蓋余本窶人,性與梅竹宜,至榮華富麗,風若馬牛,弗相似也?!庇欣碚?,有實踐,雖然有些自相矛盾,但能信手涂抹,落筆成畫,是毫無疑問的。 
蟹魚圖 明 徐渭 紙本墨筆 縱28.7厘米 橫9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畫對徐渭來說算得上無可奈何的選擇,畢竟因為命案官司的緣故失去了一切經(jīng)濟來源。昔日往來無白丁,哪怕是當了入贅女婿,也能與沈煉等好友組成個社團,搞搞詩會,教教書,算是一個文化人。更別說為胡宗憲幕僚時,意氣風發(fā),暢快恩仇。現(xiàn)在就是一個囚犯,雖然有好友接濟,但總得與茶米油鹽醋茶打交道,總得跟貧下中農(nóng),包括獄中小吏打交道。遙想當年,大將軍周勃入獄,方知獄卒之威;大英雄岳飛,受刑之后,一樣受到獄卒欺凌。小小的徐渭,會免除這方面的待遇嗎?所以,只有畫畫才能換錢,打點上下,才能喘口氣。徐渭不是冥頑不靈的老頑固,他聰明絕頂,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會為張元忭的禮法講究而勃然失色,斷袖而去,說“我殺人當死,也不過是頸上一刀,你現(xiàn)在竟要把我剁成肉糜”這類話,這是因為他知道張元忭不會傷害他。面對真能拿刀砍他的人,比如李尚書,他又會委曲求全,請人通融,才能了結(jié)恩怨。人事糾紛,自來繁雜如許。有人愛你,有人傷害你,有人說愛你才會傷害你,有人說傷害你就是在愛你,顛倒夢想,莫過于此。徐渭想來深有體會。他一直說為文寫詩要有真性情,但是面對胡宗憲,他又讓步了,不僅違心為皇帝獻瑞,更違心地為嚴嵩寫賀壽文。要知道嚴嵩可是害死好友沈煉的罪魁禍首啊!如許矛盾人生,若如我等麻木不仁者,自然得過且過。偏偏徐渭是個愛惜羽毛的人,則其痛苦一生就不可避免。科舉考試,屢敗屢戰(zhàn),是一種執(zhí)著,也是一種不甘;自殺殺人,裝瘋賣傻,是一種逃避,也是一種絕望。無數(shù)愛恨情仇,糾纏在一起,哪能沒有不塊壘難消的情緒?但是,現(xiàn)實就是一張網(wǎng),每個人都是網(wǎng)上的一個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亂動就要承擔后果。君子謹言慎行,徐渭做得到,難受;做不到,難過。 以筆墨論,徐渭的螃蟹可謂獨占鰲頭,蓋因其習慣橫行故也? 相反,一切情緒都可以無所顧忌,真實地涂抹在紙上。在大獄里服刑的徐渭,還能失去什么?更別說,借助于書畫藝術,徐渭還可以把自己的文化認識和胸中塊壘付諸藝術形象,不至于抑郁成疾。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他懂得自我陶醉,或者褒義一點,自我調(diào)侃。比如他最著名的《墨葡萄》詩,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置野藤中?!边€是那么自信,可惜就是賣不出去。夫子言:“沽之哉!”徐渭大概有所戚戚焉吧!他四十六歲入獄,五十三歲出獄,可謂正是大好年華的時代,結(jié)果一切成空,再也沒有機會去科舉了,為人幕僚也失去了再發(fā)展的可能性,再折騰,也不過是“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diào)的人”。幸好還沒有失去文人的底線,沒有魚眼混珠,還知道畫畫不過是為了換口飯吃,不是為了發(fā)財致富,更不是要迎合市場,成為金融工具。所以,徐渭的畫雖然有那么多的不平之氣,但不俗氣;雖然強調(diào)個性意識,但終歸有所歸屬。他的大寫意繪畫是有底線的,絕不是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情緒宣泄。 比如他對筆墨的認識,他說:“吳中畫多惜墨,謝老用墨頗多,其鄉(xiāng)訝之。觀場而矮者相附和,十之八九,不知畫病不病,不在墨重與輕,在生動與不生動耳?!庇终f:“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且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徐渭《題畫梅》)”東風就是生機。所以,在徐渭看來,筆墨之重除了作為勾勒皴法之外,更應該是一種筆致神韻的變化,形而上說就是一種審美意識的建立。這是藝術意識的自覺,更是藝術精神的獨立,也是徐渭所以能開繪畫大寫意先河的基礎。那這種審美意識建立在何處呢?他說“渭為人度于義無所關時,輒疏縱不為儒縛,一涉義所否,干恥詬,介穢廉,雖斷頭不可奪?!币簿褪钦f,雖然很多小事上看似放蕩不羈,但在原則問題上,涉及“義”的底線,關乎個人品性清濁處,他會堅持自己。 所以,大寫意終歸還是要寫出來,而不是描出來,做出來?!皩憽辈攀侵袊L畫筆墨審美的基礎。舍此就談不上中國畫?!爸袊嬛两衲苁睾悴惶妫诎l(fā)展前進中仍保存著國畫的本體特色,那么重‘寫’應該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保愑衿浴渡剿嬂怼罚皩憽本褪菫a,引申為散。蔡邕說:“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其實就是強調(diào)作為審美意義的“寫”的作用。所以,徐渭以率真之情,縱橫筆墨,舍形而悅影,故其筆下情懷若江河自然泛濫,溢出筆端,絕不奇怪。大多數(shù)人視之為奇,乃至以“無一不奇”來形容徐渭文字書畫,這是習氣作怪。人因為習慣了霧霾,會視晴空萬里為咄咄怪事。比如,很多人想學大寫意,以為信手涂抹,怪叫連連,飲酒長歌,高喊時不我與,就算是徐渭第二,類似于新水墨實驗等等,看似藝術感十足,其實忸怩做作,令人作嘔。徐渭說這類人是“鳥人”,他說:“鳥有學人為人言者,其音則人也,而性則鳥也?!碑斎?,他說的很含蓄,不像我總結(jié)得這么刻薄,畢竟他是大才子,我沒辦法說得更好,只能簡而化之了。徐渭知道了,最多說我是個不解徐渭之深,愛吹毛求疵的苛刻之徒而已。 文學家袁宏道是徐渭的隔代知己,他沒有苛刻之徒的淺薄,寫了一篇《徐文長傳》,算是為徐渭身后之名開了一個好頭??上⒅氐倪€是“奇”。雖然徐渭的才華橫溢,鋒芒畢露,文字書畫無一不奇,作為性靈說的推崇者,袁宏道從這個角度肯定徐渭、推崇徐渭的文藝成就,并不奇怪,但是,作為文化愛好者,我們應該有一個大原則:好奇務新,不惟詩之病,亦文之病、人之病。故孔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也。”(《論語·里仁篇》)我們評價一個人,往往更能從其過失處得其本來面目。比如宋徽宗,我們?nèi)糁挥^其藝術,則不失一浪漫情懷的才子,然而他卻是皇帝,他的過失令天下生靈涂炭,斯文喪盡。后人罔顧其失,而贊美其繪畫天賦,其愚頑不明,真是可憫可嘆。又如阮元,作為藏書大家,興建許多藏書樓,于金石書畫亦多有貢獻,若僅于此,則不失一儒家風流人物。然其為兩廣總督期間,外夷欺凌,阮氏懦弱無能,退避讓利,為費正清輩有所不齒(費正清《中國:傳承與變遷》)。我們當然承認寫作或者畫畫都離不開真性情,甚至也認為真性情是藝術發(fā)軔的起點。徐渭說:“人生墜地,便為情使?!庇终f:“古人之詩本乎情?!钡珶o論真性情如何借助藝術形式得到多大程度的表現(xiàn),文藝作品本身的價值觀還是要“一歸于正”的。若能“一歸于正,復得其大矣!”(徐渭《答許口北》) 
墨竹圖 明 徐渭 紙本墨筆 美國華盛頓博物館藏 此徐渭得意之作,用筆如飛如動,墨法淹潤自然,得挾風帶雨之勢,世所謂“一筆畫”者即此也。圖右貼邊自題曰“枝枝葉葉自成排,嫩嫩枯枯向上裁。信手掃來非著意,是晴是雨恁人猜?!贝嗽娨饩晨膳c云林“余之竹聊以寫胸中逸氣耳,豈復較其是與非,葉之繁與疏,枝之斜與直哉?;蛲磕ň弥艘暈槁?、為蘆,仆不能辨為竹,真沒奈覽者何”的觀點參看。 也就是說,真性情固然可以在藝術領域?qū)嫾业牟湃A展現(xiàn)無遺,但現(xiàn)實不可以絕對理想化,最終還是要歸于正道才是至理??偸怯性S多的羈絆讓人生更加豐富多彩,甚至,恰恰因為這些羈絆讓我們的人性更加圓融無礙。韓退之有詩曰:“我寧屈曲自世間,安能隨汝巢神仙?!彼囆g終究要為生活服務,若果真形而上至現(xiàn)實之上,往往就會失去價值和意義。所以,韓愈寧可在世間摸爬滾打,也不肯諂媚神仙,面對人生中的種種不幸,卻依舊對世間充滿眷戀和愛意。義之所在,雖萬死不辭。韓愈為文處世,何嘗不是大才華,真性情!因此,我們是否可以說,徐渭的了不起,就在于他總是跌倒之后,還能爬起來,爬起來之后還能充滿激情地去奮斗,去拼搏。要不,一個既老且窮的書生,一無所有,還能跑到邊塞宣化府去做文書?歸根結(jié)底,就是不死心,他是真心想做出點畫家之外的功績來,但終究還是止于一個畫家。真情付出,得到的卻不是自己所期望得到的,這大概就是徐渭一生的悲劇所在。 
竹石圖軸 明 徐渭 紙本設色 縱122厘米 橫38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 此圖寫兩竹,墨色淋漓,枝葉濕潤靈動,風雨之意得矣!更以闊筆濕墨寫石,筆法狂放不羈,當為徐渭杰作。畫上自題曰“紙畔濡毫不敢濃,窗前欲肖碧玲瓏,兩竿梢上無多葉,何自風波滿太空”詩情畫意,發(fā)入深思。 或有人說,徐渭也是著名的軍事家。這就演義過于現(xiàn)實了,胡宗憲坐擁數(shù)省之兵,又有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為輔,平定倭寇是遲早的事情,怎么可以將功勞都歸之于作為幕僚的徐渭呢?倘使徐渭果然智如孔明,首先要做的應該是獨善其身,或者至少引導胡宗憲遠離禍端吧?而且,僅就繪畫而言,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徐渭的山水畫、人物畫很少,幾乎可以說沒有,這是為什么呢?繪畫畢竟是造型藝術,完全脫離形式不可能也不可取,山水畫需要了解太多專業(yè)技法,人物畫需要形似,這都不是徐渭一個半路出家的畫家所能掌握的。一如科舉八股文,徐渭怎么寫都不能中舉,不是他的文采不好,更不是他的見地不高,而是他不適合寫這類的文字。人有所長,尺有所短,徐渭肯定有自己的不足之處,只是身世遭遇實在可憐,后人往往就故意忽略了他的缺點,將其完美化,乃至愛屋及烏,矮人觀場,真是既可憐又可嘆。 時光荏苒,幾百年也如白馬過隙。我們現(xiàn)在議論徐渭,其實與徐渭沒有半點關系,大多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演繹解析,我肯定也不例外。比如我就對徐渭解讀《中庸》的一些觀點不以為然,甚至覺得他有時候功利心過于嚴重,乃至于糾纏在滾滾紅塵中,痛苦不堪。雖然陶淵明也過著“饑來驅(qū)我去,不知竟何之”的生活,但對于此生的遇或不遇,全然采取一種我的生活我做主的態(tài)度,“衡門之下,有琴有書,載彈載詠,爰得我娛?!弊怨攀扛F乃見節(jié)義,身前饑寒,聲名身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灌園蓬廬,自然能陶然自得。糾纏紅塵,自然要摸爬滾打。后人羨之怨之,其實都不是人生本色。 是不是本色,重要嗎?不重要嗎?徐渭說:“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撥開?!保ㄐ煳肌额}漱老謔墨》) 
水墨牡丹圖軸 明 徐渭 紙本墨筆 縱109.2厘米 橫3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筆墨淋漓,氣韻爽快,正是徐渭性情奔放、生命力旺盛的寫照。
|